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5



  有一回,是在某個禮拜中的休假日,巴威爾臨出門時,對母親說:
  “□拜六城里有客人來。”
  “從城里?”母親重复了一句,突然哭出聲來。
  “噯,為什么?媽媽!”巴威爾不滿地詢問。
  她用圍裙擦了擦臉,歎息著說:
  “我不知道為什么——就是這樣……”
  “是害怕吧?”
  “害怕!”她下意識地承認道。
  他對著她的臉俯下身來,像他的父親那樣气沖沖地說道:
  “要是膽小,我們就會失敗的!那些騎在我們頭上的人,看見我們害怕,就會變本加厲地威脅我們。”
  母親憂愁地說:
  “你不要生气!我哪能不怕呢!我害怕了一輩子了——心里盡是可怕的事。”
  他緩和了語气,低聲說道:
  “媽媽,請原諒我——實在沒有別的法子!”
  他走了出去。
  這三天之中,一想起那些可怕的陌生人要來,她的心就不停上打戰。
  儿子目前所走的那條路,正是他們指點的。
  禮拜六的傍晚,巴威爾從厂里回來,洗了臉,換過衣服,又要出門的當口儿,把目光避開母親說道:
  “客人要是來了,就說我馬上就回來。請你不要害怕……”
  她無力坐在凳子上。儿子皺著眉頭看著她說:
  “要么,媽媽……到別的地方去走走吧?”
  這句話使她生气了,她否定地搖搖頭,說:
  “不用。為什么要那樣呢?”
  這是十一月下旬。白天,在結凍的地上,落了一場細粒的干雪,所以現在可以很清晰地听見走出去的儿子踩雪的聲音。很濃的暮色,好像心怀叵測地要窺探什么,不動聲色地靠近了窗邊。母親用手按著凳子,望著門口的方向,在那儿等候著……
  她好像覺得置身黑暗中,有些身著奇裝异服的歹人,彎腰屈背,東張西望,從四面八方偷偷地鑽了進來。果不其然,有人已經在房子周圍走動了,正用手在牆壁上摸索。
  能听見口哨的聲音。這娓婉而哀愁的口哨,好像一般細流在寂靜的空气里盤桓,它沉思似的在黑暗的曠野上徘徊,仿佛是在尋覓什么,漸漸地走近了。突然,好像在板壁上沖撞了一下,這聲音驟然消失在窗下了。
  門洞里有腳步聲,母親打了個冷戰,緊張地豎起眉毛站起身來。
  門開了,起初,屋子里先伸進一個戴大羊皮帽子的頭,跟著,慢慢地弓著腰走進一個很高的人來,他伸直了腰板儿,緩緩地舉起右手,深深地吐了一口气,用洪亮而有力的聲音說:
  “晚安!”
  母親默然地鞠了個躬。
  “巴威爾不在家嗎?”
  那個人從容地脫下毛皮外套,抬起一只腳來,用帽子撞去了長筒靴子上面的雪,接著又把另一只腳上的雪撣去,把帽子仍到角落里,邁開兩條長腿,一擺一擺地走進房來。走到椅子旁邊,朝著椅子看了一眼,像是估量一下這把椅子是否牢靠,最后,坐了下來。用手掩著嘴巴,打了一個哈欠。他的圓腦袋,剪得光光的,兩頰也剃得精光,長長的唇髭往下垂著。那大而突鼓的灰色眼睛,朝屋子四下望了一望,然后把一條腿落到另一條腿上,在椅子上面搖晃著,問道:
  “這間房子是你自己的,還是向人家租的?”
  母親坐在他對面,回答說:
  “是租的。”
  “房子并不怎么好。”他批評了一句。
  “巴沙馬上就回來,請你等他一會儿。”母親安靜地說。
  “我是在等他呢。”那個高大的男人鎮定地回答。
  他的鎮定的態度、柔和的言談和單純的容貌,使她覺得安心他坦白誠懇地望著她,在他清澈的眸子里流露出愉快的火花。在他那修長的兩腿、聳肩屈背、瘦骨嶙峋的身体里面,似乎有些什么好笑而又使人喜愛的地方。他穿著藍色的襯衣和黑色的褲子,褲角塞進長筒靴里。
  她想問他叫什么名字,從什么地方來,是不是很早就認識她的儿子,但是,他忽然搖動了一下身子,先開口問她了:
  “媽媽!你額上的傷疤,是誰打的?”
  他眼里含著明朗的微笑,親切的探問著。但這個問題卻使她气惱。她緊閉著嘴唇沉默了一會儿,然后用一种冷淡而又不失禮的口气反問道:
  “我的老天,這种事情与你有什么關系?”
  他把身子朝她傾斜過來。
  “不要生气,干嗎要生气呢,因為我的養母也和你一樣,頭上有這么一個疤,所以我才這樣問的。你听我說,她是被同居的靴匠用楦頭打破的。她是洗衣女人,他是個靴匠。她——在我已經做了她養子之后——不知在什么地方碰到了這樣一個酒鬼,真是她天大的不幸。他常常打她,真的!我嚇得肉皮儿几乎要裂開了……”
  由于他的直率,母親覺著好像完完全全解除了戒備,她心想,巴威爾會因為她這樣不客气地回答這個怪人而對她生气的——她歉意地微笑了一下,說:
  “我并沒有生气,不過你問得太突然了……這是我去世的男人留給我的禮物……你不是韃靼人嗎?”
  他把腿不伸,咧開了大嘴笑起來,笑得差不多要把耳朵扯到后腦勺上去了。然后又認真地說:
  “暫時還不是。”
  “听你的口音好像不是俄國人,”母親領會了他的詼諧,微笑著解釋道。
  “這种口音要比俄國人的好听些吧!”客人愉快地點點頭,說道:“我是霍霍爾,出生在卡涅夫城。”
  “來這住了很久了嗎?”
  “在城里住了一年了,一個月前,才進了你們這儿的工厂。在這認識了許多人,——你儿子和別人。在這里——打算暫時住一段。”他揪著胡子這樣說道。
  母親對他喜愛起來,因為他贊美了自己的儿子,便想酬謝他一下,于是她說:
  “喝杯茶吧?”
  “怎么,先請我一個人嗎?”他聳著肩膀回話。“等大家都來了,您再請客……”
  這句話又使她重新想起了方才的恐怖。
  “但愿大都和他一樣!”她熱切地這樣希望著。
  門洞里又傳來了腳步聲,門被很快地推開了。母親又站起身來。但是,叫她著實吃了一惊,走進來的原來是一個個頭不高、長著一副鄉下姑娘的單純面孔、留著一根亞麻色粗辮子的姑娘。她低聲問道:
  “我遲到了吧?”
  “哪里,不遲!”霍霍爾望著房外回答。“走來的?”
  “當然。您是巴威爾·米哈依洛維奇的母親嗎?您好!我叫娜塔莎……”
  “父名呢?”母親問。
  “華西里也夫娜。你呢?”
  彼拉蓋雅·尼洛夫娜。”
  “好,我們認識了……”
  “噯!”母親微歎似的應了一聲,含著微笑望著這個姑娘。
  霍霍爾幫她脫下外套,問她:
  “冷嗎?”
  “郊外很冷!風大……”
  她的聲音圓潤而晨晰,嘴巴很小,有點鼓起,她周身滾圓而且健康。脫了外套,她立刻用她那雙被寒風吹紅了的小手用力地磨擦緋紅的臉頰。長稠皮靴的后跟很響地踏著地板,急急地走進屋晨來。
  “連套鞋都不穿!”這個念頭在母親心里一閃而過。
  “是啊!”姑娘顫抖著,拖長了聲音說。“凍僵了,哦!”
  “我馬上就燒茶爐去!”母親快步走向廚房。“一會儿就來……”
  她覺得這個姑娘她早就認識,好像早就對她怀著一种母親般的善良而怜惜的愛,她不斷的含著微笑,傾听著房間里面的談話。
  “你為什么這么煩悶,那霍德卡?”那姑娘問道。
  “唉,——是這樣。霍霍爾低聲作答。“這位媽媽的眼睛好看得很,我想,我的母親大概也有這樣的眼睛。我常常想起母親,我老覺著,她或許還活著。”
  “你不是說她已經死了嗎?”
  “那是我的養母。我現在是說我的親生的母親。我覺得她是在基輔的什么地方討飯,喝醉了酒的時候,就被警察打耳光。”
  “唉,怪可怜的!”母親獨自想道,歎了口气。
  娜塔莎低聲地、快速而熱烈地不知說了些什么。就又傳來了霍霍爾洪亮的聲音。
  “嗨,你還年輕,朋友,苦酒喝得還不夠多!生儿育女固然不容易,但都人學好卻格外困難……”
  “呵,真有兩下!”母親在心里叫了一聲,她禁不住想和霍霍爾說些親切的話。但是,這當口儿門被緩緩地推開了。尼古拉·維索夫希訶夫走了進來,他是老賊達尼拉的儿子,是這個工人區里有名的孤僻的人,他老是陰沉著臉,避開一切人,因此人們都譏笑他。
  母親吃惊地問他:
  “你來干什么,尼古拉?”
  他用那雙大手擦了擦顴骨突出的麻臉,也不寒喧,就悶聲悶气地問道:
  “巴威爾在家嗎?”
  “不在家。”
  他朝房間里看了一眼,一邊往里走,一邊說:
  “晚安,朋友們……”
  “他也是?”母親帶著敵意怀疑著,當她看見娜塔莎親切而高興地向他伸過手去的時候,覺得十分奇怪而惊訝。
  此后,又來了兩個差不多還是孩子的少年。其中一個名叫菲奧多爾的,母親認得他是老工人西佐夫的外甥,是一個尖臉盤、高額頭、卷頭發的少年。另外一個頭發梳得很光,樣子非常朴實,他雖然不是母親的熟人,但也不是可怕的人物。最后巴威爾回來了,和他一起,又來了兩個年輕的男人。她都認識他們,兩個都是工厂里的工人。
  儿子對她和藹地說:
  “茶爐已經生好了?那真得謝謝你了。”
  “要買點酒來嗎?”她建議道。她不知應該怎么向他酬謝那种她尚未理解的事。
  “不,這倒不必!”巴威爾面帶微笑親熱地告訴她。
  她豁然感到,儿子故意夸大了集會的危險,是為了要捉弄她。
  “這些就是危險人物嗎?”她偷偷地問他。
  “就是。”巴威爾走進房間,一邊回答母親。
  “你這個人啊!……”她用一种親切的感歎送走他,心里寬恕地想道:“還是孩子呢!”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