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五章 談談時間,談談自己


  “噢,路齊利,一切都不是我們的,而是別人的,只有時間是我們自己的財產,”賽納卡寫道,“造物交給我們,歸我們所有的,只有這個不斷流逝的、不穩定的東西。就連這個東西,誰只要愿意,都可以把它從我們手里剝奪走……人一點也不珍惜別人的時間,雖然它是唯一再怎么想也無法收回的東西。你可能會問,我對你訓誨開導,我自己又是怎么做的呢?老實說,我的所作所為同那些揮霍浪費然而有條理的人一樣,對自己的每一筆支出都要記賬。我不能說我一點也沒有浪費,但我總是心中有數,我浪費了多少,是怎么浪費的,為什么浪費的。”
  你們看,早在紀元初,公元五十年,科學工作者——賽納卡滿可以算作科學工作者——就已經在計算自己的時間,努力節約時間。哲學家,古代的哲學家,是最先理解時間的价值的。肯定在賽納卡以前,他們就試著想個什么法子去給時間戴上籠頭,使它馴服,了解它的本質,因為當時的人們已經對時間的奔馳感慨系之了。
  但是我們出于我們的自食不凡,深信古人的時間綽綽有余。古人只有日晷、水漏、沙漏,連計算時間都不象個樣子,還談得上什么珍惜時間。按照實于家的見解,進步不就是在于替這位實干家節約時間嘛。為了節約時間,實干家下了馬車坐上火車,下了火車坐上飛机。發明了電報和電話來代替書信,電視代替了劇院,拉鏈代替了扣子,圓珠筆代替了鵝翎。電梯、計算机、百貨公司、電傳打字机、電動制刀——這一切發明,都是為了替人節省時間。然而,不知道為什么,人越來越感到時間不夠用。實干家加快了速度,推廣了電子計算机,把百貨公司翻修成自動售貨公司,采用照相制版法來印報紙。連說話都盡量說得簡洁些,也不動手寫了,而是利用錄音机口授。但時間卻越來越緊張。不僅是實干家,人人都感到時間的匱乏。沒有時間看朋友;沒有時間寫信;沒有時間照料孩子;沒有時間去想;沒有時間到秋天的樹林里去站一會,什么也不想,光去听听飛舞的落葉颯颯作響;沒有時間吟詩;沒有時間去給父母上墳。小學生也好,大學生也好,老頭儿也好,大家都沒有時間。時間不知哪里去了,越來越少。手表再也不是奢侈品,每個人手腕上都戴的有,走得很准,校正過,還防水;人人都有一座鬧鐘滴滴答答走著。但是時間并沒有因此而增加。時間的分配几乎同兩千年以前賽納卡時代一摸一樣:“我們一生的時間,大部分用于錯誤及种种惡行;很大一部分虛拋浪擲,無所事事。我們整個一生,几乎都沒有用來干應當干的事。”
  如果能把用于工作的時間一筆勾銷,那倒是滿有必要的。這兩千年來,情況當然有些好轉,有許多著作問世,探討自由時間、物理時間、宇宙時間,研究時間的節約以及如何正确地利用時間。時間原來是不能倒轉的,也不能儲存起來,把多余的時間放到倉庫里,要多少取多少。如果能這么做,倒是挺方便,因為人并不是什么時候都需要時間的。有時候他壓根儿無處可用,只好磨時間。時間的令人煩惱之處正是在于它不能不用。結果,人們隨興之所至,亂花濫用,用來干五花八門的荒唐事。有些人,時間對他們是個累贅,他們不知道把它怎么辦,怎樣開銷打發。
  大家知道,幸福的人是不看表的;反過來說也對,不看表的人是幸福的。但是,柳比歇夫不是由于工作上的關系,不是出于不得已,而是自愿地擔當起“看表”的苦差使。
  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的女儿講過,她在童年時代,有時和弟弟一起到書房去找父親問問題;每當他開始耐心地回答的時候,他總要在紙上做什么記號。哪一回都是這樣。多年后她才知道父親是在記時間。他無休無止地進行自我工時標定。任何活動——休息。看報、散步,他都記下時間,多少小時多少分鐘。他這是一九一六年一月一日開始的。當時他二十六歲,在部隊里服役,是在化學委員會,在著名的化學家弗拉基米爾·尼古拉耶維奇·伊格納節耶夫手下工作。時逢元旦,人們往往在這一天發下誓愿:什么再也不干了,什么該干起來。柳比歇夫也是在這一天起的誓。
  我上面說過,頭一本統計冊保存下來了。頭一本用的方法還挺原始舊記也同后來不一樣,思考和感想挺丰富。他的方法是逐步形成的,在一九三七年的日記中已臻于完善。
  不管怎么樣,從一九一六年到一九七二年他去世的那一天,五十六年如一日,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一絲不苟地記下他的時間支出。他的歷史長編一天也沒有中斷過;連儿子的夭亡也擋不住他在這份沒完沒了的結算表上記上一筆。時間之神克羅諾斯不也是這樣嘛,不也老是揮舞自己的辮子,一次也不放過。
  柳比歇夫每天都要結算他度過的時間,算出這個那個都用了多少小時多少分鐘。
  柳比歇夫如此忠于自己的方法,這本身便是一個獨特的現象;這樣的日記,單單它的存在,說不定便是獨一無二的。
  多年來經常看表的結果,柳比歇夫肯定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時間感。在我們机体深處滴答滴答走著的生物表,在他身上已成為一种感覺兼知覺器官。我作出這樣推斷的根据是:我同他見過兩次面,在他日記中都有記載,時間記得十分准确——“一小時三十五分”、“一小時五十分”;然而當時他自然沒有看表。我同他一起散步,不慌不忙,我陪著他;他借助于一种內在的注意力,感覺得到時針在表面上移動——對他來說,時間的急流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他仿佛置身于這一急流之中,覺得出來光明在冷冰冰地流逝。
  我測覽了他《論生物學中運用數學的前景》一文的手稿,在最后一頁我看到了這篇論文的“价格”:

  “准備(提綱、翻閱其它手稿和參考文獻)  十四小時三十分
  寫                    二十九小時十五分
  共費                   四十三小時四十五分

  共八天,一九二一年十月十二日至十九日。”
  看起來,早在一九二一年他對時間統計已經研究停當,可以准确地算出每項工作的時間消耗。
  他做時間統計,也善于做時間統計。
  有些作者在稿子上注明竣稿日期。寫上具体日子的較為少見;寫明從几日到几日的,那就更少了。至于用了多少小時,我是頭一遭見到。
  柳比歇夫的每篇論文,都有“成本”核算。這個核算是怎么做的?原來根本沒有專門做過什么核算。他的時間統計法仿佛是一架計算机,自動提供了數据:寫一篇文章,看一本書,寫一封信,不管干什么,每道工序的時間都算得一清二楚。
  ……時間比過去少了,時間的价格比過去高了。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但是仔細分析一下這個生命,可以說,最寶貴的是時間。因為生命是由時間构成的,是一小時一小時、一分鐘一分鐘累積起來的。現代的人對他寶貴的、奇缺的、干什么都不夠用的時間,總是要這樣那樣地計對這個時間統計法已經習慣了,沒有它就沒法工作。”但為什么要養成這個習慣呢?為了什么要創造這個方法?實干家為什么需要這個方法,它為什么對實干家有好處——這樣泛泛而論,我們倒是明白的。籠統的說明,我們總是能夠明白的。可是為什么柳比歇夫地要這樣做?是什么迫使他這樣做的?

  ------------------
  素心學苑 收集整理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