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錄
一本奇書的遭遇和它引出的話題

作者:周毅

  ———《富爸爸窮爸爸》引進出版引起熱烈反響

  如果說一本引進版暢銷書,在我國一個月內銷售10万冊尚不能算新聞,那么它能讓農民朋友自發地訂購1000冊,就應該算作新聞了。
  美國人羅伯特·T·清崎所著《富爸爸窮爸爸》去年4月在美國出版發行,迅速創下半年銷售100万冊的紀錄。上月,該書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引進登陸中國,即在社會各人群中不脛而走,引發了興奮而熱烈的議論。
  本周二有人在“雅虎搜索”上鍵入“富爸爸”一詞,竟出現了四百多條相關信息。除眾多個体讀者,該書已收到如下集体定單:上海貝瑞德國際集團訂購1000冊,吉林梨樹縣副縣長田貴君為梨樹縣農村合作經濟協會的農民朋友們訂購1000冊,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及國家審計署國際會計師培訓中心都計划將它作為培訓教材為學員們訂購。這本書還被當作禮物在朋友中間流傳。它打破了常見理財書冷漠的工具性面孔,處處涉及人們對金錢感情上的弱點和痛處,以致它召喚的感情也是廣泛而深刻的,面對這本理財書,竟不止一人像上海通用汽車公司一位職員那樣認為,這是一本哲學書,它不僅讓他如何看待金錢,也啟發了他如何對待人生。
  “富爸爸”項目組組長湯小明認為,中國人的金錢觀長期以來只有“君子不言利”和“拜金主義”兩种態度,其實兩者都無助于揭示金錢運作的真相。這本書雖然講的是美國的狀況,但它從一個角度講述了金錢的真相,在市場經濟社會,它有助于人們對支配他們生活的重要規律能“免于無知”。
  《富爸爸窮爸爸》究竟是一本什么樣的書?除了它敘述方式上的簡明、親和的特點外,下面這段話也許能略述其要,書中說:“在今天的世界,每個孩子都需要知道真實生活中的游戲規則,各种不同的規則。富人有他的那套規則,而富人的規則對于絕大多數窮人和中產階級來說還是個秘密。其他占人口95%的人的規則是從學校中學到的。但學校卻從未讓他們真正學到關于金錢的知識,其結果就是他們只知道為錢而拼命工作,從不思考如何讓錢為他們工作……”
  吉林省梨樹縣副縣長田貴君和這本書的故事帶有動人色彩:這位農業大縣的副縣長在長春出差時在机場買了一本《富爸爸窮爸爸》,回去三五天之后就在自己的同僚們之間傳開了,出現了每天晚上人們聚到他屋子里來談論這本書的熱鬧情景。對此田貴君的表述是:“看了這本書,就像腦子里又多了一雙眼睛。”這位正在開展農村經濟改革、富有激情的副縣長,還馬上找到縣里師范學院校長:“給我一個應屆畢業班,我要給他們開這門課。”校長問:“講什么?”“理財。”“小學老師學這個干什么?”“他們將來組不組織家庭?他們過不過日子?只要要過日子,我就講。”這位副縣長的想法是,早就應該有這樣一本書給農民看,幫助他們走進市場經濟大門了。也不僅是農民的問題,田貴君認為,作為一個政府官員,更應該補這一課,正是因為許多政府管理人員都沒有接受過財務教育,不講預算,沒有管理成本概念,才造成國家管理上資源浪費的現象。
  從事高級財務培訓的專家們也持有相同看法。國際財務培訓專家、國家審計署合作處處長章軻在出差到机場的路上接到記者的電話,但這個話題讓他熱情地在机場接受了記者的電話采訪,他談到,朱?F基總理大聲疾呼需要培養大批精通國際業務的國際會計師,但他在培訓過程中發現,許多高層經管人員對金錢、經濟的認識极其缺乏,不了解金錢在整個社會生活中起的作用;這和我們國家歷史上一直忽視回避對金錢的教育有關,現在為推動國家經濟生活的進步,大力普及推廣金錢訓練應是提上議事日程上來的大問題,金錢教育絕不是拜金主義。這個觀點被人大、北大的一些學者附和。
  由于金錢教育對眾多傳統觀念提出了挑戰,對于它勢必會引起的一些爭議,我們拭目以待。

  《文匯報》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