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北京俗曲百种摘韻序一


  這部小書可以算作羅莘田先生的“通俗”著作,因為:一,從材料上說,這里的材料都是從北方民間“俗曲”百种中摘提出來的;二,從旨趣上說,羅先生以前的許多著作,都是音韻學上的專門研究,而此書雖然還是以學術研究為出發點,可是它可以直接應用到通俗文藝的寫作上去。所以,我說,它可以算作“通俗”著作。
  抗戰以來,文藝寫家和有志于文藝習作的,鑒于文藝之須入伍下鄉,頗注意于固有的民間文藝作品,而加以研究。同時,在作品上,有的以舊瓶新酒的方法,改造舊有的民間戲劇詩歌,有的取精去粕的另制新瓶新酒,供給軍民以可以接受的讀物。方法雖殊,而求作品之通俗,期使新文藝深入民間,則一也。
  文藝通俗化不是個簡單的問題,我們不能詳細的提列各點,在這里一一加以討論。讓我們單說羅先生這部小書与通俗文藝習作的關系吧。
  一,民間的活文藝,不用詩人或詩匠所遵守的死韻腳,是件行之已久的事實。以轍代韻,由來已久,且日見普遍,廣被民間;十三轍的形成是其明證。但十三轍是什么呢?請看此書——這里有活的例證,与其變化發展的史跡。例證足供寫作之參考,因為今日的文藝語言,大半以國語為標准,以一個不深知國語的人,去寫或欣賞以國語為工具的文藝作品,也許不易找到或認識合适正确的韻腳,看了此書,自有把握。至于十三轍發展的軌跡,更使我們相信活語言自有活韻腳,不管守舊的詩人如何要遵古用韻,可是民間自有自己的膽量与自由,有無可阻止者。就是今日新詩与“改良舊詩”的押韻也須舍舊取新,以轍代韻。羅先生對轍与韻變遷的考證,足以使我們理足气壯的去革新。
  二,十三轍是有了固定的組織,但是由羅先生所提出的例子來看,轍口的運用在民間文藝中還是千變万化的。這些變化大概有几种不同的原因,象是:(1)在上句無韻,下句有韻,一气到底的形式中,一般的說,理應用平韻就都押平韻,用仄韻,就都押仄韻。可是,也許是因為民間文藝作家的技巧不夠,而平仄夾攙,出了規矩。(2)平仄亂押,有的也許是因為音樂的關系,應用平聲者而用了仄聲,使在歌唱或朗讀的時候更為悅耳。(3)民間文藝中的轍口用字,隨地方的讀音而增加了字匯,一地方所用的轍,不完全适用于另一地方。因此,十三轍雖然在北方有了固定的組織,可是仍不能強迫任何人“謹遵欽此”!
  由上列的三個原因,我們看出來,轍數雖已固定,而運用尚有自由,稍微出了規矩,不能算作大毛病。因地方語的差別,因韻文的音樂性的需要,我們還可以審情度勢的隨便一些,以求其“活”。這本書在一方面使我們看見了十三轍,足為參考;在另一方面也使我們看到其中的變化,教我們既轍有所依,而還能各善其用——活文藝絕不是語言音韻的奴隸,而是它們的主人。

  老舍三十,九,一 昆明龍泉鎮寶台出

  載羅常培著《北京俗曲百种摘韻》,
  一九四二年重慶國民圖書出版社出版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