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如何接受文學遺產


  常有友人以如何接受文學遺產的問題相質。我以為要決定這個問題,須先看看我們要成為什么樣的文藝作家。假若我們要成為一個古文家,這就很簡單了:我們只須以術為主,确定思想,而后博及群書(古書),以判得失,要浸漬古人為文義法,即能成功,倘不能博及群書,亦可精研六經,旁及史漢,漢魏文章,也自能落筆不凡,有古人气象。黃山谷說過:“往年常請問東坡先生作文章之法,東坡云:‘但熟讀所記《檀弓》當得之’。既而取《檀弓》二篇,讀數日過,然后知后世作文章,不及古人之病,如觀日月也。”蘇黃為宋代兩大文豪,書讀得很多,而且在思想上都深受佛教影響,可是他們教人作文之法不過簡單如此。我以為,假若我們要立志成為一個古文家,我們便須首先假設頭上有一位皇上,不管我們相信什么,我們必須在思想上按照孔孟的道理說話,在方法上按照著賈陸韓蘇的技巧行文。明乎此,我們就差不多能一以貫之的明白中國的文學史了。中國文學史中,正統的文學是今古一致,思想与技巧大致相似,即使文体有些變化,也不過是平仄上微微的一些波紋而已。因此,我們沒有農司奇拉司,也沒有莎士比亞。我們并不是沒有成為莎士比亞的人才;象太白,子美,東坡,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可是他們都有位皇上,不許他們瞎胡鬧。只有一些絕對不管皇上的人,象《水滸》,《紅樓夢》的作者,才真寫出了一些自由的,象樣子的東西來,可是這樣的東西實在不多見,因為寫了出來,既不能取得功名富貴,碰巧了還要被官府及正人君子所檢禁,太不上算。作古詩文,應知:“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蓋后人讀書少,故謂韓杜自作此語耳”。字字有來歷,皇上与大家才都放心,于是中國文學中乃如一圓珠滾來滾去,老是那么圓滑,那么大小,那么平平無奇,只要我們能以圣賢之心為心,能無一字無來處,我們便也能點鐵成金,成為一個小圓珠子。我們能吸收,能摹仿,就夠了。因此,我們論詩文,也差不多是千載一致,所不同者不過略有偏重,甲重音節,乙重气勢,只在枝節上求技巧的不同,其用心立論則一也。
  那么,假若我們要成為一個新文藝家呢,我想我們一定不能只以摹仿為滿足。我們似乎第一就該開拓我們的思想,把世界上那些最善最美最真的都須略略知道一點,使我們成為一個會為全人類思想的中國人。我們自然不必放下自己,而去描寫別人;但是我們必須在描寫自己的時候,也關切到我們的世界。我們的一位抗戰士兵,也就是全世界反法西斯蒂戰線上的一個弟兄。他的生命即使是特殊的,可是他的苦痛,責任,与問題,都是世界的。我們應以世界文藝作為我們的遺產,而后以我們的文學、材料,寫出我們自己的,同時也是世界的作品來。因此,欲治新文藝,就必先預備至少一兩种外國語言,使我們多長出一兩對眼睛來。假使我們只有一對眼,只能看中國的作品,即使我們專找那些偉大的著作去讀,也得不到多少好處。以《紅樓夢》來說吧,它的确是一部偉大的作品。但是它并不能啟發我們,象《戰爭与和平》那樣。一本書必有它所預期的效果,就是哥哥妹妹的那一點,在這一點上它有极大的成功。我們不能責備它沒有《戰爭与和平》那樣的效果。可是,為我們學習起見呢,我們便不應只抱著《紅樓夢》,而不去多學几招。無論是但丁,歌德,還是托爾斯泰,他們總把眼睛放開,看到他們所能看到的世界,盡管你一點也不信天堂地獄,但是你沒法不承認但丁的偉大。他把天堂地獄与人間合到一處去指導人生。他到今天也使我們崇拜,因為世界文學史中還沒有第二個但丁。假若我們只學了漢文,唐詩,宋詞,元曲,而不去涉及別國的文藝,我們便永遠不會知道文藝的使命与效果會有多么崇高,多么遠大,也不會知道表現的方法會有那么多的變化。很明顯的,假若“五四”新文藝運動者,都是完全不曉得西洋文藝的人,這二十年來就絕對不會有一篇東西比得上茅盾,曹禺,徐志摩等的作品的。
  自然,中國老的作品,并不是与我們毫無關系。我們現在既還用方塊字作我們表現的工具,我們就該知道以前的人曾經怎樣運用這個工具來著。而且,從前的人們,在思想上既不敢冒險去亂說,他們只好在文字上想辦法。所以,文字在前人的手里真講得起千錘百煉,值得我們去學習。我覺得,能練習練習舊体文,与舊体詩詞,對我們并不是件白費功夫的事。
  用世界文藝名著來啟發,用中國文字去練習,這是我的意見。
  其次,我們于上述兩點之外,還該擴大“遺產”二字的意思,把社會情形也放在里邊。因為,假若我們已讀過希腊,羅馬,中古文藝复興,以及近代的西洋文藝名著了,也已從李杜蘇韓學過詩文了,可是我們不明白目前的社會是什么,我們便勢必寫出有偉大的企圖,而內容空洞的東西,那才冤枉!社會上的一切自有根源,書是世代相傳下來的,我們應把這文化視作遺產,而后下筆乃能有物。我們應當批評,但先須“知道”。《紅樓夢》雖不能啟發我們什么,但它描寫的那一部分的人生的确是中國樣子,使人相信。假若我們只閉戶讀文藝遺產,而不睜眼去看社會,便只認識了死的靈魂,而忘了活的世界,恐怕便要變成唐吉珂德式的寫家,而到處鬧笑話了。
  載一九四二年九月十五日《文學創作》第一卷一期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