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一章 太虛仙境


  太虛仙境分「靈極」、「太極」、「無極」三大界天,為「道尊」老子所統轄。
  老子道號「元始天尊」,居住第三層天「無極大界天」。
  「元始天尊」為殊勝因緣,三天前廣發「太上無極令」,邀約第一層天「靈極大界天」「靈寶天尊」所轄禽畜牲類修煉得道者參與法會;邀約第二層天「太極大界天」「道德天尊」所轄無形靈界類修煉得道者參與法會。
  「無極大界天」神仙眾皆歡天喜地忙於莊嚴道場,佈置得美輪美奐,個個面露欣色,期待一場空前大法會圓滿舉行。
  黃石公奉師父「道尊」老子之命,於陽間找回到處逍遙,閱歷山川人情的師弟李探花回太虛仙境參加盛會。
  李探花帶著兩位孿生嬌妻任天嬌及任天柔,乘坐青牛馱拖棚車,乘返回「無極大界天」機會,先至南邊神仙府宅探望岳母戚夫人。
  天柔、天嬌兩姊妹見著如母恩師戚夫人,少不了一邊噓寒問暖,一邊孺慕撒嬌。
  李探花好奇問道:
  「師兄!師父老人家廣發『太上無極令』,遍邀太虛仙境各界天神仙眾,到底所為何事?」
  黃石公慈容微笑道:
  「探花!相傳周昭王時天呈異象,現五色光芒,直貫太微星。當時的人史蘇由啟奏皇帝說:『必有聖人降生西方,天現祥瑞,一千年後,此聖人的聲教將傳來中國,大盛後世。』」
  「師兄,蘇由所說聖人是誰?」
  「就是西方聖人『佛』,今因緣際會,師父老人家恭請『佛』至『太虛仙境』為神仙眾說法!」
  「哇!這『佛』比師父老人家還偉大嗎?竟值得『太虛仙境』來個神仙總動員?」
  「聽師父老人家的語氣,非常推崇『佛』,他說有此因緣參與盛會者,皆是宿世有大福報之人,千載難逢呢!」
  「師兄!師父管轄的『太虛仙境』神仙眾數不勝數,難道比不過一個『佛』麼?」
  「聽師父說,此『佛』神通廣大,統領三千大千世界,有無量數之神仙、鬼靈、天人等眾生,『太虛仙境』只是其中一個世界而已。」
  李探花聽得目瞪口呆,然而滿臉不信,揚眉噘嘴道:
  「師兄!如此譬喻,可把師父老人家比得太低了吧?」
  「探花!這個問題我問過師父老人家,他說不要有分別心,『佛門』『道門』是殊途同歸,上者可超三界外,下者還在三界內,因緣業力各有不同,皆可成就『佛祖』『道祖』,又因宿世所發願力故,各自前往他方世界因緣渡眾!」
  「太難理解了,這麼說『佛』不止一個嘍!也就是教化區內有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大,如此有千百萬『佛』,不就有千百萬三千大千世界了?」
  「是的,師父老人家還說了個新辭叫『次元空間』,大如太虛,小如芥子皆世界。」
  「師兄!您在說什麼跟什麼呀?」
  「我也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師父老人家太忙,還沒來得及問清楚呢!聽聽那個『佛』怎麼說法吧!」
  「師兄!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大,『佛』真有通天本領可以管?」
  「聽師父老人家說,『佛』的本領大到每個世界開了幾朵花,下了幾滴雨都瞭然於胸。」
  「真的?那麼厲害?連這等雞毛蒜皮芝麻小事都知道?那功夫是怎麼煉成的?」
  「大概是吧!『佛』如何成就廣大神通的,恐怕只有師父知道了!」
  黃石公與李探花這一問一答,戚夫人和天柔、天嬌姊妹是聞所未聞,看看這個,看看那個,也忍不住插嘴。
  任天嬌好奇問道:
  「師兄!現今皇上推行『黃老之治』,全國奉行,已然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百家爭鳴,並未聽聞所謂『佛』的聲教傳世。」
  戚夫人微笑說道:
  「是啊!黃老,妾身伺候高祖劉邦時,各地戰亂剛剛平息,百姓流離顛沛,民不聊生,物資非常缺乏。『黃老之治』不過實行短短幾十年,百姓豐衣足食,京師錢累巨萬,貫朽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如此盛世已是前所未見的成就,難道還有比道門更高明的學說?」
  黃石公雙目烔烔,正色道:
  「戚夫人!師父老人家體驗春夏秋冬飄花落葉寒天暑地自然循環瞬息無常之四季變化而入道。任何學說之推行存乎當政者一心,真誠推動,以民為天才能成功,如果只是利用學說統御百姓供其役使,實行愚民政治,只會應了世事無常,物極必反之理,終要幻滅如泡影,遲早天下動亂又起。」
  戚夫人若有所悟,頻頻點頭,又問道:
  「黃老前輩,『佛』的聲教何時會傳入中國?」
  「戚夫人問得好,師父老人家曾提及此事,說『佛』的聲教四百年後,即本朝末葉會傳入中國,大盛於後世,又說會有什麼『三武滅佛』之亂的,我就不懂了。可見緣生緣滅,因果是互動的。」
  佛道高妙,因果循環之理非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的,眾人一時沉默不語。
  李探花天生達觀,不再追究,改了話題道:
  「師兄!當今漢皇景帝劉啟雖然刻薄於儉,耳根輕了點,但還是一位好皇帝!」
  「探花!物極則反,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逆天而行,好不過三代,不管他是「堯舜聖世」、「黃老之治」,因緣不減,終將隨著因果循環而消失,所以別太樂觀。例如你已經娶妻,又是當朝御封神仙,卻無所事事,不求上進,早晚會被神仙界淘汰的。」
  李探花聞言尷尬十分,正如黃石公所說,身處太平盛世,養尊處優,不免鬆弛道業,逸於安樂。
  任天柔見夫婿默然臉紅,於心不忍道:
  「師兄!探花雖性喜戲謔玩耍,不過已收斂很多,只是滿腹新奇主意,但皆朝著仁義方向走,只是功夫卻滯而不進!」
  黃石公也不忍苛責,微笑道:
  「天柔!武功好壞還在其次,心靈修行最為重要,神通變化靠的是神識靈力,今有幸躬逢『佛』會,大家應該虔心聆聽佛法,必能有所收益。」
  黃石公話畢,太虛仙境突然起了震動,西方天際現出霞光萬道,瑞氣千條,大放光明。
  道道金芒穿透神仙府宅,只覺無比溫馨,萬緣放下,頓時起了肅穆恭敬之心,神仙眾個個神識充盈飽滿,神靈清明,知道『佛』已降臨。
  太虛仙境召集符角吹響,四面八方神仙眾百千萬億潮湧而來,無量無邊,無法算計,遍佈仙境,卻紀律嚴謹,絲毫不亂。
  仙樂飄飄,仙女翩翩,盡散百花供養佛,五彩繽紛,朵朵晶瑩剔透,薄似雪花,落地即融。
  「佛」結趺端坐金剛蓮華寶座,全身八萬四千毛細孔皆綻放光芒,佛光遍照虛空,百寶光中湧出千葉寶蓮,幻化如來千百萬億尊,皆雙盤趺於金剛寶花之中,身放金光,莊嚴肅穆,無以倫比。
  「佛」如此廣大神通,太虛仙境天地為之大大震動,地面湧出神泉,甘之如飴,神仙眾瞻仰光中寶蓮之佛,有如醍醐灌頂,個個神采奕奕,雀躍萬分。
  「佛」身旁隨侍文殊、普賢、大勢至、觀世音四大菩薩,十大弟子,五百大阿羅漢眾隨行。
  菩薩全身瓔珞珠寶莊嚴,大阿羅漢眾慈目祥眉,皆著皂服,偏袒右肩,雙手合十,赤腳恭立。
  釋門異國樸素風采,行住坐臥四威儀莊嚴,為神仙眾驚歎不已,讚歎如來有此功
  元始天尊、道德天尊、靈寶天尊三人見「佛」八十寶相,神通變化,即刻起身離座,伏地叩拜,為四大菩薩親切阻止。
  太虛仙境三層天眾見天人導師「佛」如此寶相莊嚴,廣大神通力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皆歉喜匍匐跪拜,畏愛兼具,恭敬仰慕之心自然流露。
  釋迦牟尼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號稱南無、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共十稱謂。
  文殊菩薩首先介紹釋迦牟尼佛出身來歷,本是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悉達多太子,因見人世生、老、病、死無常,乃棄太子之位出家苦修,而後入道。
  接著佛陀弘法宣講「入正道」、「四聖諦」。
  佛音迥繞仙境無量數天人眾耳際,字句清晰,歷歷分明。
  令人驚訝的是,耳際佛語並非外面傳進之密意傳音,竟是從自己心中湧出,滔滔不絕,如長江大河奔流入海。
  李探花好奇心大熾,頑性又起,暗道:
  「這是什麼仙法神術,如此玄奇?『佛音』到底能傳出多遠?」
  舉目四望,神仙眾或睜目或闔眼,皆端坐蒲團洗耳聆聽,虔誠恭謹。
  於是悄悄離座,招來青牛,施展「閃靈追星」極招「如影隨形」,電光石火往外怒射而去。
  「小青!盡力放蹄疾奔,測惻佛音到底能傳多遠?」
  青牛四蹄如電交加,咻咻迸出火花,駕起雷雲,馱著李探花騰空而去,片刻遠離太虛仙境。
  二個時辰之後,來到忉利天界「靈霄寶殿」南天門外。
  南天門守將數十名,全身鎧甲執戈戍守,金光熠熠,神威赫赫。
  值班統率托塔天王李靖見李探花騎著青牛奔馳而過,似有十萬火急之事,正待招呼,已不見蹤影。
  炷香時間過後,李探花倒轉回來,朝自己招手,又是一愣。
  李探花也不下牛背,急問托塔天王李靖道:
  「李天王老前輩!您是否聽見『太虛仙境』有何聲音?」
  「有啊!聽見『佛』在廣演妙音,如沐春風,玉皇大帝已經下了玉旨,將率領天界文武百官及天人千百萬眾前往護法,聆聽佛訓。」
  「什麼?會有這種事?竟然玉帝都驚動,也要參加法會……探花有急事待辦,不奉陪了!」
  李探花雙腳一蹬牛腹,穿透天界祥雲,往下層天飛逝。
  時空轉移,已不知天日時辰,只見前方靈山疊立,風光明媚,散仙聚落,鑿洞修真。
  李探花跳下牛背,耳際佛音竟然還是清晰可辨。
  這可奇了!李探花毫不客氣拎住一位修真道人前襟,猛然問道:
  「老兄!說!是否聽見『太虛仙境』有何異常聲音?」
  「神仙別急!有『佛』在廣演妙論,您可以和我們一起前往聆聽佛訓!」
  「你真的聽見『佛音』?怎麼個聽見法?」
  「神仙別慌!『佛音』玄妙,是從心中本性湧出來的,聞之法喜充滿,可見『佛』之偉大!」
  李探花二話不說,跨上牛背,蹙眉噘嘴,猶是不服道:
  「小青!闖進阿修羅魔界,我就不信魔類也會聽見『佛音』宣揚?」
  青牛愕了一下,牛頭搖得鼓浪似的,不贊同此議。
  「去啦!不證實一番我會寢食難安的,要不然逮個阿修羅魔將問問也好!」
  青牛點頭,踆蹄再奔,穿過雲層往東北馳去。
  阿修羅魔界四周魔林密佈,樹牆環繞,妖花異草茂盛。
  一員魔將騎著魔馬,率領十二名妖兵,緩緩一路巡邏。
  乍見神光奕奕的李探花騎著頭青牛,蹄踏雷雲轟然,風馳電掣而來,急忙揮動手中長槍來擋。及見李探花人單勢孤,騎頭笨碩青牛,認為有機可乘,喝令妖兵眾把他團團圍住。
  「何方大膾神仙!竟敢犯我魔界,快快報名受死!」
  李探花哪把這小小仗陣放在眼裡,自顧沉聲問道:
  「說!是否聽見「太虛仙境」有何聲響?」
  魔將妖兵表情木然,似是耳聾失聰,不理會李探花在問什麼,往前就要擒拿。
  李探花拍拍牛額道:,
  「小青!你看他們茫然不知,我就不信『佛音』能傳入魔界,打發這些妖魔鬼怪再回去!」
  一旋身,從牛背上飛掠而起,所謂擒賊先擒王,「如影隨形」身法猶似天際游龍,直拳摜出。
  魔將慌忙挺搶刺來,哪知直拳為虛,化掌為實,捉住槍頭一提,把魔將撂下魔馬,駢指點倒。
  再遊走妖兵眾一圈,十指點出,如敲熟瓜,彈指間妖兵盡皆倒地。
  李探花揪起魔將衣領,不由分說甩了兩個巴掌下下馬威,盛氣凌人問道:
  「本『老小子』『浪蕩孽神』李探花,以後撞上我即刻迴避,聽懂沒有?」
  魔將雙頰紅腫,嘴角溢血,圓睜雙眼,露出恐慌神色,卻一臉茫然,不知李探花說些什麼,無法響應。
  一見李探花又伸手揮來,趕忙從雙耳掏出泥丸似的棉絮,急道:
  「大仙饒命!上頭交代小將們塞住耳根,所以不知大仙說什麼,請大仙饒命!」
  李探花愣了一下,喝道:
  「你給本神仙注意聽著,西方可有什麼聲音傳來?」
  魔將趕緊伏跪傾聽,片刻之後,淚水奪眶而出,靈台之間透出縷縷白煙,青面獠牙鬼臉漸漸消失,恢復常人五官,莊嚴肅穆,渾身起了顫抖,一時嚎哭不止。
  李探花哪見過大男人如此哭法,不以為然道:
  「怎麼!聽那『佛音』才一會兒就哭得如此哀淒,魔類也會傷心掉淚?倒是奇聞!」
  「大仙!……您有所不知……『佛音』宣法字字契入心靈……使我悲心湧現……悔恨當初誤入邪道……」
  李探花訝然,佛法無邊,竟能瞬間渡化魔性,口氣轉為溫和,歎道:
  「算了!你既然覺醒悔悟,現在作何打算?」
  魔將正氣凜凜,毅然道:
  「小將決定重返魔界,趁此『佛音』演說正法因緣,渡些同類,促其脫離苦海!」
  「重返魔界?你難道不怕被發現偷聽『佛音』,引來殺身之禍?」
  「大仙!小將今日得聞正法,起正念,乃緣起於您,恩同再造,來世當結草啣環以報。小將回去若能喚醒同類得聞『佛法』,就是換來粉身碎骨之災,也是宿世業障,罪有應得,捨了這身臭皮囊,要能入佛,正是求之不得!」
  李探花聞言肅然起敬,想不到魔界中人竟說出一番大義凜然,不畏生死的話,自己卻不生正信,還要偷測「佛音」,宦在慚愧。
  「好自為之!」
  李探花躬身一揖表示敬意,回頭跨上牛背,絕塵而去。
  「世人心粗,好像猿猴,為煩惱業風吹動,心情時刻轉變,或者攀緣不息,難得片刻寧靜。吾人當自觀心,勿使妄動,但觀無明起處,隨即渡化,以不生而渡,不可放縱無明煩惱,使用六根而不覺,吾人常自覺照,心即清淨。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隨起隨覺,當下清淨。今日說法到此,各自安歇,明日再傳。」
  這豈不是說著自己像猿猴麼?
  李探花心中一凜,回味這番「佛音」,字字珠璣,句句皆法。
  思想間,前方一片金芒閃熾,包融了人、牛,虛空俱寂,似入滅處,身心兩忘。不知經過多久,只覺佛光普照,安詳寧靜。倏然,耳際響起一個慈祥聲音道:「請問佛陀!弟子肩頭之上怎會有只『人頭蟲』及『角頭四蹄蟲』,是何因緣來到『佛國世界』?」
  李探花及青牛聞得此聲,即刻清醒,不知到了何處?
  極目所見,皆是灰白巨大高山聳立,引頸仰望,看不到山頭,但見群山排列有序,井然坐落,卻無一草一花一樹。
  這是什麼巍巍石山之陣?
  巨大高山錯落之間,裊裊輕煙飄繞,聞得是沁人心脾的檀香味,心曠神怡,精神為之一振。
  「剛才慈音說著什麼『佛國世界』?什麼『人頭蟲』、『角頭四蹄蟲』?不就是在罵我和小青麼?」
  李探花剛動心起念,未及思慮,突然地動山搖。驚慌之餘急忙施展「閃靈追星」身法,人、牛疾射半空,以免不測。
  這一勝空,赫然看見一雙巨眼在前,晶瑩澄澈,猶如秋日平湖,正映照出自己渺小身影;巨眼之下數里之遙呼呼刮出兩股氣流,有如龍捲旋風,風中夾雜淡淡檀香;再往下看去,朱唇山脈,皓齒雲屏,正微笑綻開,廣大如海。
  這一嚇非同小可,頭麻腳軟,一個把持不住,人、牛雙雙摔落原處。
  「我的媽呀!不不!……不是高山峻嶺……竟是無數『巨巨人』結跏趺坐……比高山還高……這就是『佛國世界』之人麼?」
  就這當兒,極目之處佛陀顯現金身,巨大無倫,似要頂破天際,毫芒萬丈,金光耀目。
  佛陀相好莊嚴道:
  「阿閃毗歡喜德羅漢!莫出此言,你肩頭上之『人頭蟲』及『角頭四蹄蟲』乃另一他方世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之欲界下方四大部洲『南贍部洲』之人類、畜類,為釋迦牟尼佛報身轉世之教化區,最為污穢世界,又稱『五濁惡世』。」
  阿閃毗歡喜德大阿羅漢雙手合十,白佛言:
  「佛陀!『南贍部洲』人類、畜類為何如此渺小似蟲?是何因緣?」
  佛陀正色道:
  「阿閃毗歡喜德羅漢!『南贍部洲』最下層天是個貪、嗔、癡、慢、疑、殺、盜、淫、妄、酒五欲六塵熾盛世界,人類福報甚小,有如廁中之蛆,蠕動片刻即逝,壽命只在俄頃之間,五欲六塵污濁世界如是糞池。」
  阿閃毗歡喜德大阿羅漢訝然歎道:
  「佛陀!如此五濁惡世竟有釋迦牟尼佛降世,實在不可思議,可見『南贍部洲』眾生皆有福報。」
  佛陀道:
  「阿閃毗歡喜德羅漢!所謂一佛出世,千佛扶持,四周大菩薩眾皆是成佛後倒駕慈航,扶持降世的,但唯有大雄、大力、大願、大慈悲之釋迦牟尼佛能入五濁惡世渡眾,貿是佛國稀有,令人讚歎!」
  在座佛國出家眾聞法,皆燃起渡眾偉志,恭敬仰慕之心,如釋迦牟尼佛功德無量,浩瀚如海。
  佛陀續道:
  「阿閃毗歡喜德羅漢!我佛國世界眾生金身八萬四千丈,天壽八萬四千年,逝後轉投他方佛國世界,永浴佛法光明。」
  又道:
  「阿閃毗歡喜德羅漢!千萬別小覷這個『人頭蟲』及『角頭四蹄蟲』,前者乃『道尊』老子李耳之徒,『九天神龍』轉世,又稱『太歲星宿主』;後者曰『牛』,是老子李耳座騎。現今『人頭蟲』雖頑劣不冥,但有朝一日風雲際會,回歸他統轄之『九天太歲世界』,號稱『太歲天皇』。」
  言及此,乃朝伏地昂首,傻愣愣手足失措的李探花道:
  「李探花!別自作聰明,『佛意難測』,憑你小小道行如何能得而知之,此為不敬也,將來成佛自然知曉,快回『太虛仙境』乖乖聽聞佛法去吧!」
  李探花受此教化,頓時心生慚愧,汗流浹背,五體投地叩頭如搗蒜,不敢仰視莊嚴肅穆佛面。
  佛陀舉臂輕點一指,金光迸出,化成圓罩,包融李探花及青牛,如泡沬幻影,瞬間消逝。
  李探花朦朧中悠然醒來,發覺身在睡榻之上,一驚,霍然躍起,已置身太虛仙境。
  佛國世界一番經歷恍如南柯一夢,然情景歷歷,猶似眼前。
  符角號響,佛陀法會繼續開講。
  西邊虛空,釋迦牟尼佛結跏趺坐金剛蓮華寶座,展現三十二寶相,八十隨形好,全身迸出毫芒萬丈,光中七寶蓮花遍佈虛空,有億萬量如恆河沙數之多,無法估計,五彩絢麗,靈光熠熠。
  東邊虛空,第二層天「忉利天界」玉皇大帝展現神通力,化土百千萬幢幡,華蓋如海,散佈太虛仙境,莊嚴道場,率領百千萬億天人眾齊齊盛服,正襟端坐七寶蓮華中,寶蓮大小顯示道行深淺.然而最小者也似巨輪。天人眾如繁星滿天,巍巍壯觀。
  南邊虛空,第四層天「兜率天界」彌勒菩薩顯化神通莊嚴道場,身上冒出雨點般七寶珠,散佈太虛仙境,每一顆寶珠又變化成笙、簫、管、笛、琵琶、鐘磬、魚鼓等樂器,懸於空中,不鼓自鳴,播出無量無數法音,聞之適悅安詳。兜率天界內外兩院無邊天人眷屬眾趺坐七寶蓮花中,肅穆莊嚴,待佛演法。
  北邊虛空,王母娘娘顯化神通「雨如意珠」,寶珠一一落在幢幡寶蓋之上,不止錦上添花,也是莊嚴道場。如意珠並幻出寶杯,盛滿瓊瑤玉漿,供養虛空無量數神仙眾,廣結善緣;又變化百千萬億朵寶花,花中皆出現一名玉女,供神仙眾差遣,玉女毛孔中發出種種妙樂,都是賞心梵音。
  太虛仙境無量無邊神仙眾遍佈下方,端坐七寶蓮花之中,同享仙樂、玉漿,不虞匱乏,個個莊嚴肅穆不敢越矩,靈光赫赫,與四方擁聚神仙眾映照,毫不遜色。
  李探花環顧四方神佛,如夜空繁星,熠熠生輝,無量無邊,無法計數,浩瀚偉大,頓時自覺渺小如芥,慚愧之餘,乃收起輕慢之心,暗下奮發圖強決心。
  「哎喲!嘖!嘖!不得了,一下子從哪裡蹦出來這麼多神仙?從四面八方穿透時空而來,難道是師兄說的『次元空間』。祂們皆有頭頭率領,到哪一天我才能像祂們一樣威風,擁有一方世界?年少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不加把勁修行真要被淘汰了。」
  釋迦牟尼佛開講︽阿彌陀經︾,介紹西方極樂世界教主大慈大悲阿彌陀佛之次元空間,及四十八大宏願,並宣說往生淨土神咒,咒曰:
  「南無阿彌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彌利。都婆毗。阿彌利哆。悉耽婆毗。阿彌璃哆。毗迦蘭帝。阿彌璃哆。毗迦蘭多。伽彌膩。伽伽那。積多伽利。娑婆訶。」
  虛空四方無量天人眾,皆讚歎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誓受奉行,歡喜作禮。
  李探花也隨眾頂禮。
  突然,從頭髻綸巾上綻放萬丈毫光,衝破太虛仙境,幻出一位出家人,高八萬四千丈,莊嚴威儀,全身毛細孔泛出霞芒千萬,無量無邊天人一時驚訝,倒是何方神佛?
  巨人出家眾五體投地頂禮,白釋迦牟尼佛道:
  「啟稟佛陀!弟子乃他方佛國世界出家比丘,稱『阿閃毗歡喜德』羅漢,因有李探花停駐肩頭因緣,認識於您。今特來恭請佛陀,到我方佛國世界開示佛法。」
  釋迦牟尼佛輕啟金口道:
  「阿閃毗歡喜德羅漢!有你到此邀請,證明十萬億佛土就有十萬億佛,十力世界萬物皆有佛性,都能成佛。善哉!法會結束,我就隨你前往。」
  阿閃毗歡喜德大羅漢欣喜萬分,再次五體投地頂禮,變化一艘龐然華麗大船停立空中。
  釋迦牟尼佛於是率領四大菩薩,五百大阿羅漢等如法而來,如法而去,乘坐法船,疾飛虛空消逝。
  東邊虛空玉皇大帝率天人眾,南邊虛空彌勒菩薩率內外兩院天人及眷屬眾,北邊虛空王母娘娘率天人玉女眾,下方「元始天尊」老子率太虛仙境三層界天神仙眾,盡皆遙拜釋迦牟尼佛,以示尊敬,各返天界,法會圓滿結束。
  李探花因有阿閃毗歡喜德羅漢借身因緣,在天人神仙界之中大大出了名,真是始料未及。
  黃石公詢問李探花為何有此殊勝因緣。
  「師兄!弟乃是無心,依您神通,可否測算出何事因緣?」
  ------------------
  熾天使書城OCR小組
  KUO 掃瞄, 菁 校正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