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七章 神鷲黑木征塵事


  情話綿長,可歷盡天長地久,永無中絕的時候。
  但楊缺礙於形勢,雖則胸如天地日月,口若萬里懸河,在此強敵林立珍兒被擄之際,也只能說到這裡,戛然止住。
  台上老婦一直面罩寒霜,直至此刻,方始冷冷說道:「峨嵋半山,有一位丁大媽,平素深居簡出,不問世事。嘿嘿,想不到峨嵋山上上下下所有人都走瞧了眼,她原來便是楊教主的生母,確是真人不露相啊!」
  楊缺聽見老婦提起母親,不禁瞼色一沉。
  只聽見老婦在台上冷冷地接道:「只是,這丁大媽也著實太可憐,她也並不是什麼真人不露相,而是與子失散多年,直至這位楊大教主找到了峨嵋山,母子重逢之後,才得知兒子不但加盟西方魔教,更成為魔教教主。」
  「但這位教主的娘親,非但絕不引以為傲,相反地,她極是悲慟,向兒子力陳種種弊端,更責令這位楊教主立刻脫離魔教,回頭是岸。」
  「無奈這位楊大教主沉溺已深,再也難以自拔。終於,這逆子為了他心儀已久之江湖霸業,不惜刺殺生母,以絕後患。這還罷了,更妖言迷惑峨嵋派中年少無知女弟子威雪珍,慫恿她殘害同門師姊紀績萍,如此妖魔,種種罪業,著實今發指。」
  群豪聽得老婦這一番說話,無不為之嘩然,紛紛喝罵楊缺,其中自然不乏粗鄙惡毒的污言穢語。
  被綁在台上的戚雪珍,從未說過半句說話。到了這時候,再也忍無可忍,嘶聲哭叫:「不是這樣的!你休要含血噴人!」但在群情洶湧眾口際金之中,又焉有她這個小女子置喙的餘地?
  楊缺沉著瞼,靜候眾人喧鬧之聲稍竭,始道:「敢問台上這位前輩怎樣稱呼?與峨嵋劍派,又有什麼淵源?」
  老婦嘿嘿一笑,道:「楊大教主,你可得要牢牢記住了。我便是峨嵋派的金頂婆婆,平素諸事不理,但你竟敢殺了本門掌教苦月師太,我這個老婆子就再也不能隱伏下去!」此言一出,群豪又是大為哄動。
  戚雪珍更是急怒,她眼中淚花亂轉,嘴裡嘶聲尖叫:「不!師父不是楊教主殺的——」下面的說話還沒出口,金頂婆婆已捷迅無倫地點了她的啞穴。
  楊缺作勢欲動,金頂婆婆另一隻手掌,更按在成雪珍天靈之上,只須稍稍吐勁,這峨嵋派的小師妹定必頭骨爆裂腦漿四溢當場慘死。
  楊缺怒道:「前輩是峨嵋高人,要是公然以強凌弱殘害門下小輩,卻又成何體統?」
  金頂婆婆冷冷一笑:「這畜生殺害師姊,勾結邪魔妖人,早已不再是峨嵋子弟。」
  楊缺怒極反笑,道:「很好!想不到人人以為德高望重的峨嵋前輩,也會在天下群蒙面前搬出一天堆歪理。好!你有本領的就把她一掌斃了,但楊某誓言,此後窮畢生之力,什麼事情都不再做,只是針對峨嵋一派,不論或老或嫩的尼姑,也不管是年紀多大或美或醜的俗家女弟子,一律——殺!殺!殺!殺!殺!殺!殺!」
  一連七個「殺」字,一字比一字更響亮,到了最後一個「殺」字,簡直有如鋪天蓋地,教人中耳欲聾。
  竟是佛門至高無上的——獅吼神功!
  金頂婆婆雖然武功絕高,但竟也給這一吼震得臉色煞白,蹌踉地向後倒退二尺。
  也就在這一瞬間,楊缺已趁勢搶登台上,全力營救戚雪珍。但金頂婆婆是何等樣人,豈能讓這魔教大魔頭就此把叛徒帶走?一聲厲喝,長劍霍聲直刺場缺胸口要害。
  峨嵋劍法獨步天下,這金頂婆婆輩分之高,猶在苦月、苦星之上,這一劍自她手中刺出,又豈是泛泛之輩所能比擬?
  楊缺也是劍法上的大行家,一眼瞧出這是峨嵋派的「中流神劍」。
  豪氣倏生,也拔出「日月天魔劍」與之周旋。
  當世兩大宗師台上比劍,台於逾百武林高手圍了過來,紛紛為峨嵋金頂婆婆吶喊助威。
  激戰三十餘招,楊缺一劍刺入金頂婆婆頭上灰白髮捨之中。
  這一劍,固然傷不了金頂婆婆,但金頂婆婆已是臉色劇變,陡地抽身遠退,更把長劍撒在台上,黯然叫道:「你不殺我,我是不會感激的。但我不是你的對手,再拼下去,只有更加丟臉!」以她平素心高氣傲的性子,竟然當眾說出這種說話,顯見楊缺的劍法,確然猶在金頂婆婆之上。
  金頂婆婆公然認輸,戚雪珍又再一次給楊缺當著眾人面前抱起。
  他歉疚無限地說道:「都是我這個護花使者的錯失,致今珍兒當眾受辱,你要是惱我,不妨把我一劍殺掉。」
  威雪珍搖了搖頭,說道:「我聽不見你的說話。」楊缺這一驚當真非同小可,叫道:「糟糕!莫不是給獅吼神功震破了耳膜?」
  戚雪珍「噗嗤」一聲笑了出來,笑道:「你要我殺了你,這些話我是永遠聽不見的。」楊缺一呆,眨眼間恍然大悟,長長地吁一口氣,然後仰面狂笑,意態風流。
  忽聽「何必有情」何必殺高聲大叫:「楊大魔頭今日落了單,正是孤掌難鳴,要是不把握時機把他殺了,咱們這裡每一個人都不會有好日子過。」他慫恿群豪圍攻楊缺,以絕後患,最少有一大半人齊聲附和,但卻是誰也不敢搶先動手。
  忽聽一人沙啞著嗓子道:「倚多為勝,原本就是咱們丐幫打狗陣法精要所在。但咱們這幾個老老嫩嫩的叫化,從來都不是正道盟的分子,這一戰,我這個老叫化倒是非要表明立場不可的。」
  這人鶴衣百結,手持一根比他還要高上半尺的打狗棒,背負六袋,乃丐幫咸陽分舵舵主「雞飯神乞」田大有。
  田大有喜歡吃雞,每飯無雞不歡,丐幫中人,每多灰諧有趣之輩,他這「雞飯神乞」的外號,若在丐幫而論,可謂甚是平常。
  但楊缺把這老叫化的綽號說給戚雪珍知道後,這峨嵋「叛徒」險險笑得就此氣絕。
  田大有表明立場,何必殺怫然不悅,粗聲喝道:「既然膽小怕死,快滾出去,免得礙手礙腳。」
  田大有瞼色一變:「何堡主,這裡可不是大雪山。便是身在大雪山,此山延綿千里,峰巒數之不盡,總不見得都是你姓何的地方!」三言兩語,起了衝撞,何必殺狠狠瞧了神乞一眼,心想「還是以大局為重,這臭叫化,終有一日落在老子的手裡。」
  當下不再理會丐幫中人,只顧煽風撥火誓殺楊缺而後快。
  楊缺身陷重圍,但珍兒在抱,他什麼都不再放在心上。只是,這一戰與終南山一役,大不相同,樹林內的敵人,來自八大門派,更有神武宮,鬼王谷以至是忘情堡一千高手,若然一直抱住戚雪珍,形勢恐怕很是不妙。
  便在這時,忽聽「雞飯神乞」田大有高聲叫道:「楊大教主,這是正道盟與魔教之爭老叫化今天決意兩不偏幫,但你老是抱著峨嵋派的一個女娃兒,若在太平盛世,以楊大教主的臂力,便是抱個十年八載也絕對不會手軟。只是,眼下敵方強手如雲,你要是一味抱住佳人不放,這一戰便很不公平,也很不有趣了。不如這樣吧,要是你信得過我這個無雞不歡的飯桶,大可以把戚姑娘交付我這邊,要是有人斗膽欺負她,老叫化子誓向幫主請出打狗綠玉棒,把這個人干裡追殺,死無全屍!」
  楊缺大喜,果然把戚雪珍送上:「神乞一言九鼎,在下要是連田舵主那樣的人物都信不過,早早就該上吊去也!」
  田大有聽了,仰面長笑:「好一個楊教主,老叫化今天非要向你說一聲拜服不可!」
  楊缺把珍兒交付到丐幫群丐手上,頓時如釋重負。他手綽日月天魔劍,雙目有如厲電,向樹林內每一個敵人環掃過去。
  何必殺默察情勢,知道時間越是拖長,正道盟群豪的戰意也就越是搖動。為免夜長夢多,再也顧不了許多,率先搶攻,向楊缺攻出了第一擊。
  何必殺既已攻出了第一招,其餘人等也就不甘落後,無不各展看家本領,瘋狂地向楊缺展開廝殺。
  楊缺以寡敵眾,但他是蓋世大魔頭,雖然孤身單劍,但出招如電,何必殺第一個攻過來,但卻也是第一個臉上掛綵,給楊缺一劍刺瞎了右眼。
  何必殺竟在一招之間少去一目,不禁又驚又怒,但總括而言,畢竟是驚多怒少,一個倒踩七星步,狼狽地退開丈二。
  但其餘門派高手,已像是洪水般向楊缺湧至。
  殺戮一起,人人都殺紅了眼,惟獨楊缺,雖在酣戰之中,一雙柔情脈脈的目光,仍然不時望向樹林一角戚雪珍的臉龐上。
  這一場劇鬥,正道盟損折了三十餘高手。到了後來,膽敢上前拚命的人,越來越少。忽聽有人叫道:「何堡主呢?他是最主張圍攻楊缺的,怎麼竟然不見了他的蹤影?」
  眾人方始如夢初醒。環顧樹林四周,連同死了的和活著的人——點算,那裡有忘情堡主何必殺的影子?
  立時有人破口大罵:「他媽的縮頭烏龜,叫大夥兒上前拚命,這烏龜卻獨自溜掉,算什麼英雄好漢!」
  另一人更是氣惱,一怒之下,抓住一名忘情堡的劍手,喝道:「你是不是何必殺的弟子?你叫什麼烏龜名字?你的老烏龜師父是在什麼時候跑掉的?你為什麼不跟著他一塊逃命?」
  這名劍手早已面青唇白,給這大漢厲聲喝問,竟然活活給嚇破了膽,嘴噴鮮血雙眼凸出,就此暴斃。
  樹林內,正道盟一眾高手,早已戰意崩潰,不旋踵間,紛紛作鳥獸散。
  楊缺微笑地步向成雪珍,二人深深地瞧著對方,伸手互握。
  楊缺提起她的左手。
  她怯怯地,要把這一隻手縮回,她吶吶地道:「這隻手,很是醜陋……你不要這樣子盯著好嗎?」
  楊缺搖搖頭,道:「不,你這一隻手,是為了我而給師姊一劍貫穿的。雖然留下了疤痕,但在我眼中,這是天下間最美麗的柔荑,便是西施復活,玉環再生也是萬萬比不上。」
  戚雪珍悄瞼嫣紅,笑罵一聲:「不正經。」
  楊缺呵呵一笑,忽覺天旋地轉,眼前一黑,就在戚雪珍驚呼中頹然倒下。
  楊缺一倒,樹林中又再響起了金頂婆婆的好笑聲。
  她的笑聲,有一半像是毒蛇。還有一半,像是一隻已活了八千歲的老狐裡。
  她道:「任你聰明絕頂,到頭來還是不免喝了老娘的洗腳水。」
  戚雪珍驚惶地扶住楊缺。
  丐幫群丐,也紛紛舞動打狗棒,為楊缺護法。
  但金頂婆婆既已去而復返,又豈會對幾個老老嫩嫩高矮肥瘦不一的叫化子示弱?
  金頂婆婆已把長劍抬回,她在台上所做的一切,都只不過是在演戲。
  「雞飯神乞「田大有鬚眉告堅,怒道:「老婆子,你年近百歲行將就木,何以竟然厚顏無恥暗中下毒?快把解藥交出,否則丐幫數萬子弟決不饒你!「
  金頂婆婆獰笑道:「向楊教主下毒的不是老身,而是這位千嬌百媚的戚大姑娘。」
  戚雪珍不明所以,但田大有江湖閱歷豐富,細想片刻,已明其理。
  一想通這屑關節,田大有不禁又驚又怒:「好啊!身為峨嵋至尊高手,竟向門下徒子徒孫施用『轉體挪毒魔功』你……你究竟是誰?」
  金頂婆婆嘿嘿一笑:「不愧是吃飯吃出名堂的老江湖,竟能一下子說出『轉體挪毒魔功』這六個字。不錯,老婆子要在楊缺身上下毒,除了借用這叛徒的身子,已再無其他善法!
  原來金頂婆婆手段歹毒,預先在食物中給戚雪珍落下解藥,然後始在楊缺現身之後,把無色無味無形之「奪命勾魂散」撒在戚雪珍身上,楊缺在台上把她抱走,在不自覺間竟把毒散嗅人鼻孔中。
  其後,楊缺以一人之力,劇鬥正道盟逾百高手,雖然魔功蓋世震懾群雄,但也因為消耗內力而中毒更深。
  金頂婆婆身為峨嵋派至尊高手,竟然暗中修煉旁門左道使毒的法門,此事若傳揚開去,對她的聲譽,必然大有傷損。
  眼下形勢,田大有心中一片雪亮,知道金頂婆婆必將殺人滅口,絕不留情。
  事已至此,田大有也沒有想過要躲避。他曬然一笑,道:「峨嵋武學獨步江湖,我這個飯桶老叫化有緣領教一二,縱然戰死此地,也不算是冤枉。」尚未出手,說話已在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其餘數名叫化聽了,都是眉頭緊皺,憂心忡忡。
  金頂婆婆眼中殺機大露,長劍一刺,先要殺戚雪珍。
  她這一劍,劍走偏鋒,神情猙獰可怖,但戚雪珍絲毫不懼,只是閉上眼睛,冷笑著引頸就戮。
  她不怕死,反正楊缺是為了自己而中毒的,她這一死,便算是把性命償還給了楊缺。
  眼看成雪珍再無幸理,慕地裡寒光一閃,一支銀針,竟自楊缺衣袖中疾射而出,不偏不倚,射入金頂婆婆持劍右脫之上。
  「叮」一聲響,金頂婆婆手中長劍再一次脫手墮下,本已頹然倒下的楊缺,竟又再目光炯炯地瞪視著峨嵋至尊。
  金頂婆婆面如土色,只見銀針之上,下半截呈暗紫色,顯然淬上劇毒。
  楊缺道:「楊某是魔教中人,對施用毒針伎倆,原本便是天經地義之事。但峨嵋名門正派,派中至尊竟也對用毒之道瞭如指掌,未免令人驚訝。」
  金頂婆婆道:「少說廢話!這一仗,彼此算是扯了個平手,這是解藥,咱們公平交換,誰也不會吃虧。」
  楊缺微笑,道:「公平交換?要是我根本沒有中毒,前輩的解藥又有何用?」
  金頂婆婆「哼」一聲,道:「你只是仗著一身精湛內力,強行把毒力鎮壓下去,但要是沒有老婆子的獨門解藥,你絕對活不過七天!」
  最後,二人還是交換了解藥,咸陽城外樹林一役,就此結束。
  戚雪珍跟著楊缺,連夜離開咸陽,不止一日,到了金春鎮。
  金春鎮雖然並不是什麼大地方,但位處水陸要津,商旅往來絡繹不絕,倒也十分熱鬧。
  在客店中,楊缺在廂房中與戚雪珍朝夕相對,情濃似漆。
  夜已深,她推窗望月。月如鉤,又似是她那彎彎的眉。
  楊缺執起眉筆,為她畫眉。
  楊教主是名驚五湖四海的大魔頭,誰也想不到,這一雙手也能為女子細細畫眉。
  眉如畫。
  只是一道眉,便可以等同一幅美麗的畫。
  畫眉的人,與被人畫眉的人,也同樣都是美麗的畫。
  月如鉤。月如眉。月兒躲入雲梢,連雲相邊緣的框框,也彷彿是一道彎彎的眉。
  她把窗關好,回眸凝注楊缺。
  相對無言。不是千言萬語都已說盡,只是此時無聲勝有聲。
  相看片時,勝卻語言無數。
  情愫之為物,初如微風,風吹入眼,便生愛火。愛火一燃,最終一發不可收拾。
  楊缺突然緊擁雪珍。
  她心如鹿撞,額上微微冒汗,汗略濕潤,眉雖是新畫的,但彷彿已在燈光下消失至無影無蹤。
  消失的不是眉毛,而是兩者間最後一道隔膜。
  她迷茫在他的軀體下,四週一片靜穆,只有彼此呼吸聲清晰可聞。
  這一夜,二人赤裸相擁,直至天明。
  天明後,金春鎮來了一支陣容龐大的商旅,據說來自雲南,但說是這麼說,商旅中人,沒有一個說的是雲南方言。
  商旅在金春客棧投店。
  楊缺、戚雪珍也正是在這客棧之內。
  未幾,天字第一號房門,被一名紫衣漢子輕輕敲響。楊缺一聽這敲門手法,已知道來者是神鷲教中人。
  神鷲教,系屬明教旁支,教主「血手驚於」齊布辛,輩份比楊缺更高,摩下猛將如雲,其聲勢之盛,江湖中人誰也不敢輕視。
  楊缺親自開門,目注著門外紫衣人,沉聲道:「齊教主是否已到了本鎮?」
  紫衣人是神鷲教中紫刀隊頭目史逐鹿,年三十七,性子沉穩,處事穩當。
  史逐鹿恭聲道:「齊教主正在本客棧店堂內,恭候楊教主大駕。」
  楊缺道:「你回去告知齊教主,我立刻就來。」
  史逐鹿退下,楊敏把門關上,牽著戚雪珍的手,柔聲道:「齊布辛雖然並非直接隸屬明教,但他對明教素來忠心耿耿,在兩天前,我在志堂分壇知道神鷲教會在今天抵達金春鎮,便著令分舵遣人告知,我會在這客棧裡等候開教主,一起商議兩教日後大計。」
  他一面說,成雪珍一面不住的在點頭。
  楊缺又道:「我會帶著你一起去見齊教主,他年歲比我大,輩份也比我高,要是他倚老賣老,老氣橫秋地對我說話,你千萬不要放在心上。須知這老人家,對明教是非常忠心的,絕對不必懷疑。」
  成雪珍輕輕道:「你放心吧,我跟隨著你這個大教主,一定會規規矩矩,絕對不會貽笑大方。」
  楊缺哈哈一笑,熱烈地在她的唇上一吻。
  不久,二人形影不離地,到了客棧店堂。只見兩排精壯漢子,雖然都作商人打扮,但明眼人一望而知,這些人全是內力精湛,身懷絕技的武林高手。
  一個銀髮老人,不怒而威,錦飽高冠,農飾煌然地坐在店堂左首。
  楊缺甫現身,銀髮老人立時長身而起,深深一揖道:「神鷲教齊老二,叩見楊教主。」
  楊缺右手一抬,談笑道:「齊老不必多禮。」
  齊布辛格起面龐,目光一掃,眼神凝注在威雪珍臉上,道:「這位姑娘,想必是峨嵋派門下弟子?」
  戚雪珍向齊布辛欠身鞠躬,道:「晚輩威雪珍,峨嵋掌教苦月師太,便是先師。」
  齊布辛森然道:「戚姑娘,苦月師太屍骨未寒,你怎不在峨嵋山守墓,卻跟隨著楊教主東奔西走?難道你就不怕輩短流長,惹人閒話麼?」
  戚雪珍想起師父慘遭師叔若星師太殘害,不禁眼濕鼻酸,炫然欲涕,歎息道:「先師之死,另有內情。只是關係峨嵋派本門私隱,請恕晚輩不便透露。」
  齊布辛大袖一揮,道:「峨嵋派的事,本來也輪不到外人干涉。只是,楊教主身為明教教主,教務頓重,日理萬機,要是身邊老是給一個來歷不明的女子纏著,恐怕會是大大的不方便。戚姑娘,你是個聰明的女子,應該明白老夫的意思吧!」
  戚雪珍心中有氣,道:「我不但來歷不明,更是世上最愚昧的蠢材,齊教主的意思,我連半分也不明白。」
  齊布辛大怒,一拍木桌,掌力沉猛,四條桌腿一起斷折,變作一堆爛木。
  「大膽女子,你把老夫當作什麼人?」齊布辛厲言疾色,絕不客氣。
  戚雪珍昂起了瞼,悶哼不語。
  楊缺淡淡一笑,對齊布辛道:「伯父何必動怒,珍兒雖然出身峨嵋,但她絕不是峨嵋金頂一干老尼、婆婆之流可比。再說,當今峨嵋掌門苦星師太,早已公告天下,要把珍兒逐出峨嵋派,永不收留。」
  齊布辛雙目圓睜,叫道:「楊教主,此話當真?」
  楊缺道:「伯父面前,又豈敢有一字隱瞞?」
  齊布辛聽了,展顏大笑,道:「既然戚姑娘跟峨嵋派再也沒有半點瓜葛,一切自當別論。」
  戚雪珍卻道:「師叔雖已貴為峨嵋新一任掌教,但憑她老人家一句說話,尚不足以把我逐出師門。須知峨嵋規條曾有明令:「上令,下不能僭越更改。『我是苦月師太親自收留之關門弟子,除了恩師之外,誰也沒有資格把我還出峨嵋派。即令師叔已成為峨嵋掌教,也同樣沒有權力,可以把我逐出師門!「雖然淚光閃動,但言詞堅定不卑不亢,更在神鷲教主面前推理力爭,齊布辛聽了,不禁神色聳然。
  良久,齊教主拇指一豎,歎道:「戚姑娘年紀雖輕,但能知大義之所在,更持正不阿,敢言敢幹,老夫適才出言冒犯,尚乞恕罪!恕罪!」
  戚雪珍忙道:「教主威名遠播,語出控常,晚輩思念先師情切,以致有生衝撞,還要齊老大人不記小人過,這才是真的。」
  齊布辛轟然大笑,道:「好!楊教主的眼光,果然令人折服。老夫今天很高興,神驚教可不比明教,必須吃素戒酒。來!來!來!給老夫十壇八罈好酒,今天當浮一大白!」
  小二立刻端上數罈女兒紅,齊布辛拍開泥封,舉起酒瞻仰首便喝。
  楊缺也不客氣,依樣葫蘆照喝不虞。齊布辛瞠目道:「上樑不正下樑歪,你是明教教主,怎麼自己也嗜酒如命起來?」
  楊缺哈哈一笑,道:「我喝酒吃肉的時候,便不做這個教主,喝夠了酒吃飽了肉之後,再來重新就任,伯父認為如何?」
  齊布辛歎了口氣,道:「這法子不是不好,只是教人好生混亂。但不要緊,這天下本來就是亂七八糟的,你喜歡怎樣便怎樣,千萬不要勉強自己。再說,也只有像你這樣的教主,才有魄力把明教教務興旺起來。」
  楊缺也歎一口氣,道:「當今天下,民窮國弱,內患外優,既有金人不斷侵我大宋河山,復見權臣污吏屢屢欺壓蒼生百姓,畢竟要等到何年何月,方始得睹天下太平國泰民安之景象?」
  齊布辛道:「雖說謀事在人,成事在無。但只要大夥兒齊心協力,定必無下無難事。」
  楊缺用力點頭,舉起酒罈,大口大口地灌酒,直至酒罈盡空,方始放下。
  齊布辛接道:「老夫此次到陝西,為的是追查『黑木堂』會否在日內蠢蠢欲動?」
  楊缺聽見「黑木堂」這三個字,臉色倏然一變。
  黑木堂的歷史,源遠流長,有人甚至遠溯至後梁時代,指黑木堂始祖尤滿,號稱「祭帝」,掌漯水十六城三十七大小幫派總令符,勢力自河南直捲黃河東北,以至濮陽,魯地莘縣、聊城、臨邑等,直至天連水水連天之無際大海。
  撇開「傺帝」這個名號的來龍去脈不談,尤滿這一個黑木堂,原本也和神鷲教一樣,屬於明教旁支。當時,明教糾集農民起義,黑木堂便是左營先鋒部隊。
  但在數十年後,黑木堂漸漸脫離明教。到了尤滿曹孫一代,黑木壇主是「火帝『尤擊,在柴達木盆地公然與明教教主翻臉決裂,自此,黑木堂這一系勢力,遂與明教、神鷲教分道揚鑣,到了北宋末年,更反其道而行之,雙方積怨越結越深,竟到了水火不相容之地步。
  北宋末年,明教大首領方臘於睦州起事,聚眾數以十萬計,聲勢浩蕩,威震朝野,輾轉激戰,以雷霆萬鈞之勢,陷睦州、徽州、富陽、杭州。
  杭州太守趙霆,兵敗棄城星夜逃亡,兩浙都監蔡遵、浙江制置使陳健、廉訪使趙村先後戰死。
  官退民反,響應者與日俱增。
  方臘造反,歷時超逾半載。官民死傷逾二百萬,在戰亂最盛時期,方臘佔地共計六州五十二縣。
  其後來徽宗命童貫親率精兵十萬,殺入江南討伐方臘。
  剿減方臘的,除了朝廷最精銳的禁軍,更與陝西及山西之番漢兵,甚至包括梁山泊招降後之宋江部隊。
  江湖傳聞,深入方臘營地,把方臘擒下的,便是一代名將韓世忠。
  但為韓世忠開路斬殺無數明教幫眾的,卻是倒戈相向,與明教反目成仇之黑木堂。
  最後,方臘起義失敗。
  此外,原屬東胡一支之女真族,崛起於白山黑水一帶。
  白山,是長白山。黑水,便是黑龍江。
  女真又叫女直。自完顏阿骨打稱帝立國號「大金」以後,宋國又再陷於另一強敵虎視既眈之下。
  宋室南渡,徽、欽二帝蒙塵,鑾輿播遷。竟把趙姓皇族老幼悉數擄走。
  徽宗蒙塵後,曾有一詞:「玉京曾憶舊繁華,萬里帝王家。瓊樹玉殿,朝暄絃管,暮列簽琶。花城人去今蕭索,春夢繞胡沙。家山何處?忍聽完管,吹徹梅花。」
  此情此景,恰似南唐李後主人宋時之坎坷歲月:「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南宋以後,國力越更積弱,然金國盛勢則方興。
  清趙翼於《甘二條扎史記》中有如下記載:「然以屢敗積弱之餘,當百戰方張之寇,風鶴方驚,盜賊滿野……」誠為一針見血之評。
  徽、欽二家被擄,高宗戀棧帝位,以十二面金牌召回岳飛,於風波亭內剝皮處死。自此,宋室君臣,樂於苟且偷安,歌舞昇平於江左。
  正是:「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見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對州。」
  此時,金國正生內變。
  皇統九年,完顏亮殺金熙宗稱帝,是為海陵帝。
  完顏亮本是金熙宗深獲尊敬及信任之宰相。
  長久以來,完顏亮一直以生活簡樸及謙恭誠信,倍受朝野臣民一致尊崇。但一俟時機成熟,這位忠誠可靠的宰相,立刻把金熙宗殺掉,自行即位。
  海陵帝即位後翌年,絕情地屠殺皇族異己,即使功績顯赫的三朝元老開國功臣,亦難倖免。
  其時,金國定都會寧,但完顏亮認為這地方荒遠酷寒,兩年後遷都燕京析津府。
  但海陵帝最大的野心,卻在江南。他最喜歡的,是百年前大詞人柳永之「望江潮」。
  和脈如此讚美杭州:「東南形勢,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模,參差十萬人家。
  雲樹繞堤沙,怒濤卷廂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現,戶盈羅統競豪奢。
  重湖疊惻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取泛夜,嘻嘻釣空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風地誇。「
  當完顏亮讀到「三秋掛號,十里荷花。」之際,不禁對江南富麗景象怦然心動,終於決定揮軍南下,直取南宋。
  天下大亂。
  江潮起風雲。

  ------------------
  坐擁書城 掃校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