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林白水之死


  《夜話》在報紙上連續發表,而對於報紙方面的事情卻幾乎一點也不曾談起,這是什麼原故?難道你對這一方面的事情不感興趣嗎?
  熟悉的朋友向我提出了這樣的責難,不禁使我啞然失笑。這有什麼可說的呢?好了,現在剛巧有一封讀者來信,要我談談林白水之死,這一下總算有機會談到新聞方面的事情了。
  這封來信對於林白水的為人和被害的原因,都提出了詢問。來信人寫道:
  「辛亥革命以後,報館的主筆如林白水,他被殺死是不是由於他反抗軍閥、主持正義呢?我不大明白真相。為什麼解放後沒有人提起他呢?希望你能把他的不白之冤,公之世人,使死者在地下也能含笑長眠。我曾親眼看見林白水死後陳屍天橋。這樣的慘死在當時還不止他一人。」
  據我所知林白水是辛亥革命時期中國資產階級的著名報人之一。他本名林獬,字少泉,又名萬里,號宣樊,筆名有退室學者、白話道人等,晚年又號白水,福州人。他是甲午戰爭中作戰犧牲的揚威軍艦的指揮員林少谷的侄子,早年在林琴南主辦的《杭州白話報》當編輯,從此走上了新聞工作的道路。雖然他也曾在福州創辦「蒙學堂」,做過其他活動,但是,他的一生主要是在北京、上海等地從事新聞工作,也算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報刊的一個代表人物。
  查閱中國報刊史料,我們就會發現在辛亥革命以前,具有資產階級舊民主主義革命思想的報刊,曾經一度風起雲湧。其中有一個《中國白話報》,創刊於清代光緒二十九年,癸卯,即公元一九○三年,在上海出版,銷行國內外,主持人便是林白水。當時它的名字雖然叫做《中國白話報》,實際上是一份雜誌,而不是一張報紙,這好比當時梁啟超主辦的《新民叢報》也是雜誌而非報紙一樣。但是,他辦的不只是這個雜誌,還的確有其他幾種報紙。如在光緒三十年,即一九○四年,他繼續在上海和蔡元培等人合辦了一個《警鐘日報》,宣傳愛國主義思想,後來因為刊登了德國在山東等地侵犯中國主權的消息和評論,受到德國總領事的無理干涉,要求清朝政府加以禁止。此外,他還曾參加過《蘇報》的編輯工作。
  在辛亥革命的前夜,具有舊民主主義和愛國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革命的熱情也是很高的,他們不但到處寫文章抨擊當時的反動統治,而且進行了其他的實際行動。例如,當時清朝的廣西巡撫王之春,竟然主張把中國主權出賣給外國人,當他路經上海的時候,自稱為「革命軍馬前卒」的鄒容和萬福華謀刺之於「一枝春酒館」。據說,林白水也參加了那一次刺殺王之春的行動。他看到行刺不中,急速跑進四馬路的梅福裡,將情況報告給黃克強等人,立即轉移,才免於被捕。雖然,這種脫離群眾的暗殺行為,並不值得稱道,然而,在當時看來,這畢竟也是由於他們的革命熱情所促使的。
  辛亥革命以後,林白水在北京創辦了《新社會日報》。他發表文章說:「中國今日之政體,民主固善,而封建餘威曾未少殺,欲謀芟除,計須十五年之努力。」有人說,從他寫文章的時候起,到一九二五——二七年的大革命,恰恰是十五年左右,這一點也算是林白水的「預見」吧。然而,他的文章據說往往是「信手拈來」,發端於蒼蠅、臭蟲之微,而歸結及一政局」,「語多感憤而雜以詼諧」,所以特別惹起了一部分當權者的不滿。《新社會日報》一度曾被勒令停刊,後來復刊的時候,他宣佈:「自今伊始,除去新社會日報之新字,如斬首級,示所以自刑也,」這便是《新社會日報》改為《社會日報》的經過。
  那末,他後來為什麼被殺了呢?原來當魯系軍閥頭子張宗昌統治北京的期間,潘復為「國務總理」。此人是清朝的舉人出身,詭計多端,為魯系軍閥的策士,特別為張宗昌所器重,當時被稱為張宗昌的「智囊」。林白水在許多場合對潘復大加諷刺,有一次在報紙上公開發表的評論中,他把這個「智囊」叫做「腎囊」。潘複閱報大怒,派了憲兵司令王琦親至《社會日報》社,勒令林白水更正請罪,林白水嚴詞拒絕,於是就被捕了。潘復下令立即將林白水押至天橋南大道槍斃。那時正是夏天,有人見他身穿白夏布大褂,白髮蓬蓬,陳屍道旁。這不過是張宗昌、潘復之流的軍閥、官僚反動統治的無數罪證之一罷了。
  現在看來,林白水的一生,無論如何,最後蓋棺論定,畢竟還是為反抗封建軍閥、官僚而遭殺害的。我們應該建議在編寫中國近代報刊史的時候,適當予以應有的評價。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