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前言


  孫犁的散文,是人生的詩。
  孫犁的散文,以真摯的感情,寫他所經歷的人和事,他所生長、戰鬥過的地方,他的喜怒哀樂,他的為人,他的品格。他的散文,帶上了明顯的自敘傳色彩。
  孫犁的散文,猶如一幅幅淡淡的水墨畫。以樸實平淡的文字,構築詩情畫意,沒有濃烈的色彩,沒有慷慨激昂的言詞,樸實中隱含著熾烈,平淡中流露出深情。
  孫犁是用詩情去擁抱人生的,他的散文富有抒情味、人情味;孫犁是用真誠去探索人生的,他的散文是對真善美的探尋和呼喚,反映了作家高尚的藝術情操。
  孫犁經歷的時代是中國社會發生急劇變化的大變革時代。1913年,孫犁降生在河北省安平縣的一個農民家庭。此時正值辛亥革命後的第三年,這場推翻封建王朝的資產階級革命,在北方農村並沒有引起多大的震動,這裡依然是那樣貧困、落後、閉塞。孫犁的母親前後生過七個孩子,只留下了孫犁這枝獨苗。他的父親,十六歲出外當學徒。後來賺了錢,在家置了地產,逐步走上了小康之路。在閉塞的農村,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有時甚至是唯一的。孫犁的父母是生性善良、安分勤儉的人。母親經常教育他:餓死不做賊,屈死不告狀。「我一直記著這兩句話。自己一生,就是目前,也不能說沒有冤苦,但從來沒有想到過告狀,打官司。」孫犁自小就受到這種價值觀念的熏陶。
  孫犁的童年,體弱多病。但他仍和其他孩子一樣,田裡爬,土裡滾,挖野菜,捉蟲子,天真無憂。儘管生活並不愉快、幸福,但孫犁後來卻回憶說:「童年,我在這裡,看到了雁群,看到了鷺鷥。看到了對艚大船上的夫婦,看到了縴夫,看到了白帆。他們遠來遠去,東來西往,給這一帶的農民,帶來了新鮮奇異的生活感受,彼此共同的辛酸苦辣的生活感受。」生活雖然異常艱辛,但孫犁年幼,正像他後來所說的,「為衣食奔波,而不大感到愁苦只有童年。」所以,童年在孫犁那裡,留下的是田園詩式的美好回憶。
  五四運動爆發的那一年,孫犁進入了本村的一所初級小學讀書。但最吸引孫犁的,似乎不是學校的功課,而是民間的評書。他常常被吸引去聽《呼家將》、《七俠五義》,在評書的引導下,從十歲開始,他閱讀《紅樓夢》、《水滸傳》、《封神演義》、《西遊記》。從這些古典文學名著中,他吸收了豐富的文學營養。
  念完本村的初級小學,孫犁到父親經商的安國縣城上高級小學。安國古稱祁州,是北方有名的藥都。在那裡,孫犁受到了五四進步思潮的啟蒙。《東方雜誌》、《教育雜誌》、《婦女雜誌》等一大批新雜誌,使孫犁眼花繚亂,葉紹鈞、許地山、劉大白等的小說和新詩,使他「眼界大開」,也滿足著這個農村孩子的強烈的求知慾。
  1926年,十三歲的孫犁考入了保定的育德中學。那時,北伐革命的風暴已經震動了這座北方古城。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視野的擴大,孫犁開始朦朧的覺醒。面對日益嚴重的社會矛盾和日益高漲的革命形勢,他開始接觸社會科學著作,閱讀馬列主義書籍,閱讀五四新文化運動先驅者的著作,《獨秀文存》、《胡適文存》、魯迅、周作人的譯作,冰心、朱自清、老捨、廢名的散文、小說,都是他十分愛讀的。文學研究會提倡的「為人生的文學」,給了他巨大的深刻的影響。後來,他就專門閱讀左翼作家和蘇聯作家的作品,魯迅翻譯的法捷耶夫的《毀滅》,在《萌芽》上連載的時候,他就讀了。他對十月革命初期的作家聶維洛夫十分喜愛,因為他描寫的是農村生活的故事。孫犁後來回憶說:「現在想來,青少年時代,確是一個神秘莫測的時代,那時的感情,確像一江春水,一樹桃花,一朵早霞,一聲雲雀。它的感情是無私的、放射的,是無所不想擁抱,無所不想窺探的。它的胸懷,向一切事物都敞開著,但誰也不知道,是哪一件事物或哪一個人,首先闖進來,與它接觸。」正是這樣,孫犁閱讀了一些出自名家之手的著作,如楊東苑的《中國文化史》、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胡適的《白話文學史》、周作人的《歐洲文學史》,乃至陳望道的《修辭學發凡》、楊樹達的《詞詮》等等。這些著作代表著當時學術研究的最高水平。這種「取法乎上」的選擇,對孫犁的成長起到了十分有益的作用。不滿二十歲的孫犁,還未走出校門走向社會,就接觸了社會學術的最高水準。他也關注著文藝思潮和有關社會問題的爭論。發生在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的魯迅和創造社、太陽社的爭論,魯迅、瞿秋白、馮雪峰等和胡秋原、蘇汶的爭論,孫犁都通過報章雜誌及時瞭解。他曾說,讀了這些論戰文章之後,他是站在左翼一邊的。
  必須特別指出的,孫犁在青年時代對魯迅著作的熱愛,可以說已經到了狂熱的程度。魯迅的雜文,他讀得很多。在新出版的雜誌、報刊上,他可以憑風格認出哪些是魯迅化名的文章。孫犁不斷地、自覺地從魯迅的文學作品中吸取營養,魯迅高尚的人格、情操,魯迅為人生的文學主張,魯迅的同情弱小的人道主義精神……在孫犁的思想裡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
  茅盾是孫犁中學時代景仰的另一位左翼作家。他選注的《莊子》、他的《蝕》三部曲——《幻滅》、《追求》、《動搖》,以及後來的短篇小說《春蠶》、《林家鋪子》,現實主義的巨著《子夜》,孫犁都一一拜讀。他十分讚賞茅盾的大手筆,讚賞作家用「社會分析的方法,反映中國社會的經濟結構、階級關係和階級鬥爭」(《裝書小記》·《孫犁文集》第四卷)。
  孫犁後來在總結他在育德中學的讀書生活時曾這樣說:

  「無論是桃花也好,早霞也好,它都要迎接四面八方襲來的風雨。個人的愛好,都要受時代的影響與推動。我初中畢業的那一年,『九·一八』事變發生;第二年,『一·二八』事變發生。在這幾年中,我們的民族危機,嚴重到了一觸即發的程度。保定地處北方,首先經受時代風雲的衝擊。報刊雜誌、書店陳列的書籍,都反映著這種風雲。」

               (《與友人論學習古文》·《孫犁文集》第六卷)

  孫犁還是初中學生的時候,寫過兩篇小說,發表在學校的《育德月刊》上。這兩篇小說揭露了舊社會舊道德的罪惡,宣揚了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的新的道德觀念。從中可以看出,五四新文化運動深深地影響著孫犁這個文學青年,他要以文學為武器,參與變革社會的偉大鬥爭。
  從上面的敘述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冀中農村出生的孩子,在社會風雲的影響下,經過自己的努力,已經具備了深厚的文學修養,樹立了正確的文學觀念。一旦具有適宜的土壤,這粒文學種子,一定會發育成一棵文學的參天大樹。
  中學畢業以後,孫犁無錢繼續升學。他懷著當作家的願望,來到北京謀生。他遵照父親的意見,報考過郵政局的職員,結果未被錄取。於是,他在大學聽講,到圖書館看書,給報章雜誌投稿,過著十分清苦的流浪生活。後來,托人在市政府工務局謀到了一個書記員的位置,但很快就被擠掉。以後又在一個小學裡當事務員。這些僅是他謀生的手段,他的興趣和愛好完全在文學方面。他閱讀左聯出版的各種刊物,閱讀進步書籍,《文學月報》、《北斗》、《奔流》,他幾乎是每期必買的。他就是帶著這些雜誌上班,晚上又帶著這些雜誌回到寓所夜讀。孫犁在回憶這段生活時說:「各種藝術都要去接觸,飢餓了就掏出剩下的幾個銅板,坐在露天的小飯攤上,吃碗適口的雜菜燴餅吧。」「有一陣子,我還好歌曲,因為民族的苦難太沉重了,我們要呼喊。」在北京期間,他寫過不少東西,但多數沒有被採用,只在《大公報》上發表了一首詩和一篇一千五百字的短文,在那首詩裡,孫犁揭示了「一部分人正在輸血給另一部分人」的嚴酷事實。這是孫犁在文學事業上跨出的第一步,是他第一次小小的收穫。
  1936年,蘆溝橋事變前一年,孫犁由同學介紹來到安新縣同口鎮當小學教員。同口是白洋澱的一個大鎮。孫犁在這裡一面教書,一面繼續關心中國新文藝的發展,閱讀大量新出版的作品。
  蘆溝橋事變發生後,日本侵略者把魔爪很快伸到了孫犁可愛的家鄉。孫犁這個一心想當作家的青年,走向了抗日戰爭的偉大戰場。
  1938年春,孫犁參加了呂正操領導的人民自衛軍的抗日政府。抗戰爆發以後,冀中平原沸騰了,人民揭竿而起。共產黨領導人民建立了冀中抗日根據地,展開敵後武裝鬥爭。孫犁以文學為武器,參加了這場偉大的鬥爭。他所做的第一件工作是編寫了《民族革命戰爭與戲劇》的小冊子,指導敵後的抗日宣傳工作。接著他又選編了《海燕之歌》,搜集國內外的進步詩歌,彙編出版,激勵人們的抗日鬥志。他選編了《現實主義文學論》,將他前幾年學習的社會科學和革命文學理論整理摘錄出版。在《冀中導報》上,孫犁又發表了《魯迅論》。這樣,以魯迅為代表的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通過孫犁得到宣傳和發揚。
  除了用筆參加戰鬥,孫犁在冀中根據地還做了一些實際工作。他在深縣的抗戰學院當教員,主講抗戰文藝,並受院長楊秀峰委託為學院寫了校歌。在堅持敵後游擊戰爭的日子裡,孫犁還帶領劇團,串鄉演出。不久,他被分配到晉察冀通訊社工作,來到邊區機關的所在地阜平,當了記者。阜平山區的生活是十分艱苦的,山窮水惡,地瘠民貧,常常食不得飽。孫犁後來回憶說:「我們想起來,那在全中國,也算是最窮最苦的地方。好年月,農民也要吃幾個月的樹葉……但是阜平,在我們這一代,該是不能忘記的了,把它作為搖籃,我們在那裡成長。那裡的農民,砂石,流水,紅棗,哺育了我們。」孫犁還說:「關於晉察冀,我們在那裡生活了快要十年。那些我們吃不下飯的時候,送來一碗爛酸菜;在我們病重行走不動的時候,替我們背上了行囊;在戰鬥的深冬的夜晚,給我們打開門,把熱炕讓給我們的大伯大娘們,我們都是忘記不了的。」(《吳召兒》·《孫犁文集》第一卷)

  在晉察冀,孫犁開始了他的文學創作生涯。可歌可泣,壯麗火熱的鬥爭,成為他創作的取之不盡的源泉。他「寫了一些短小的文章,發表在那時在艱難條件下出版的報紙期刊上。
  它們都是時代的倉促的記錄,有些近於原始材料。有所見聞,有所感觸,立刻就發表出來,是璞不是玉。生活就像那時走在崎嶇的山路上,隨手可以拾到的碎小石塊,隨便向哪裡一碰,都可以迸射出火花來。」(《在阜平——〈白洋澱紀事〉重印散記》)正如孫犁自己所說的,這些作品「有所見於山頭,遂構思於澗底,筆錄於行軍休息之時,成稿於路旁大石之上,文思伴泉水淙淙,主題擬高巖而挺立。」這些作品向人們展示的是他的生活經歷,他的所見所聞中人間最善良、最美好的東西。
  孫犁的創作大致可分為前後兩期,在這五十餘年的文字生涯中,他曾停筆達二十年之久。1955年以前,是他創作的前期,文化大革命以後是他創作的後期。前期創作以小說為主,兼及散文,後期則以散文為主。前期的散文大都寫他自己的經歷,個人的所見、所聞,富有抒情味,後期的散文大都寫他對過去的回憶,他的所感、所思,富有哲理。

  孫犁前期的散文數量並不多,這一時期留下來的作品,有《識字班》、《投宿》、《游擊生活一星期》、《白洋澱邊的一次鬥爭》、《相片》、《天燈》、《張秋閣》、《「帥府」巡禮》、《織席記》、《采蒲台的葦》、《一別十年同口鎮》、《王香菊》等三十餘篇。孫犁把創作的主要精力放在小說上。不過,孫犁的小說以散文化著稱,他早期創作的《白洋澱紀事》中的一些作品,很難以嚴格的小說與散文的界限加以區分。《一天的工作》、《邢蘭》、《新安遊記》等不少篇,確是可以作為散文看待的。因為孫犁的散文和小說,在不同中又有著許多相同的地方:寫的是冀中平原上的人和事,也是作者親身經歷的人和事,語言樸實、清新,筆端流露出真摯誠懇的感情。
  《投宿》寫於1941年,敘述作者在一個晚上投宿於一個熟悉的老鄉家的情況。文章開頭描述了院內樹木花草的新鮮氣象,接著又對老人的熱情和笑語作了渲染。然後,寫住進了新媳婦房中的所見所思。這個新房的主人——新婚的丈夫參加了八路軍,到前線抗日去了,新媳婦也外出學習去了。在這個「人去物在」的環境中,作者描繪了洞房的佈置,描繪了新媳婦的繡花……全篇自始至終沒有這一對青年夫婦出場,我們卻分明感受到了他們青春的氣息,他們那跳動的、火熱純真的心。孫犁沒有使用一句激昂慷慨的言辭,但在這些樸實平易的敘述中,透露了邊區農民熱愛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情形,透出了強烈的時代氣息。
  寫於1947年的《相片》,描寫一個遠房嫂子叫他代寫給前方丈夫的信的事,作者敘述道,鄉下婦女給前線丈夫寫信,用的是自製的信封和信紙,而這位遠房大嫂卻又加上了一張小小的、破舊的照片,這張照片是從敵偽時期的「良民證」上撕下來的,相片上的陰影竟是敵人刺刀的投影!作者用大嫂的幾句普通的話點明了含意:「叫他看看這個!」,「叫他堅決勇敢地打仗,保護著老百姓,打退蔣介石的進攻,那樣受苦受難的日子,再也不要來了!現在自由幸福的日子,永遠過下去吧!」短短一千餘字的文章,深刻地揭示農民保衛自由和幸福生活的願望。在另一篇散文《天燈》裡,作者寫農民立天燈慶賀生活變得富裕。作者也用了農民自己的樸實的語言:
  「我們的生活變好了,是靠自己勞動;我們的地收回來了,是靠自己鬥爭。我們翻身了,應該叫遠近的人們知道,我們為什麼不立一個天燈?」作者在結尾說:「如果那天燈是窮人翻身的標誌,她的話語就是人民勝利的宣言!」這和《相片》的結尾:「如果人類的德性能夠比較,我覺得這種崇高的心意,才能和那為人民的戰士的英雄氣概相當」,如出一轍。孫犁善於將最為普通的事物,以帶感情的樸素語言,敘述為一個個小故事,從這些平凡的故事中,讓人看到人類最美好的感情。

  以小見大,寓偉大於平凡,是孫犁追求的境界。

  《織席記》和《采蒲台的葦》是孫犁前期散文的代表性作品。作者為我們提供了白洋澱人民生活的風俗畫和風景畫。而在這風俗畫中又交織著當地人民的生活史、鬥爭史。《采蒲台的葦》以真誠熾熱的感情寫葦,並沒有用通常的擬人或象徵手法,但讀者卻自然地感到,寫葦實際是寫人,達到了極佳的藝術效果。
  建國以後,孫犁在《天津日報》工作,編輯《文藝週刊》,同時從事創作。除了小說以外,他寫了一批反映郊區農民和安國農村的散文,不過,這時期的散文和早期的在風格上沒有太大的變化,真正反映他創作成就的是小說《風雲初記》和《鐵木前傳》。
  1956年,孫犁大病了一場,這是極度神經衰弱的結果。這位在戰爭環境中筆耕不輟的作家,幾乎無法握筆。於是在醫院、療養院度過了整整十年。接著,一場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運動爆發了,孫犁首當其衝,度過了十年磨難。他幾度輕生欲死,但終於熬了過來。
  暴風雨過去了。文學藝術的春天來臨了。在春光的沐浴下,擱筆了二十年的孫犁,終於重新握筆,寫作了大量的散文,以散文家的面貌出現於文壇。他先後出版了《尺澤集》、《遠道集》、《老荒集》、《陋巷集》、《無為集》、《如雲集》等散文集。如果說,青年孫犁的散文曾散發出特有的荷花般清純而蓬勃的氣息,那麼晚年孫犁的散文,在經歷十年腥風血雨之後,在經歷人世滄桑之後,呈現出一種蕭蕭落木的蒼鬱清疏。這些散文的篇幅更短小,筆調更簡潔,但在平靜疏淡的文字背後,是一顆飽受磨難更為澄徹的心靈,是痛定思痛的深沉思考,是大難不死之後的執著與徹悟。同樣從一人一事落筆,同樣從小中見大,但孫犁後期的散文顯然境界更為高遠,思索更富哲理。這種轉變,唯歲月與苦難,孤獨與思索才能夠給予。
  在「文革」中,孫犁的身心受到了極大的摧殘,他被關進牛棚,成了牛鬼蛇神,受到無情的批判。他的共同戰鬥過的朋友,不少在「文革」中被折磨而死。對這場民族的劫難,孫犁思索著,他感到他有許多話要說。孫犁帶著浩劫後個人的痛苦經驗,在散文中傾吐自己的感情,創造愛和美的世界。
  回憶是孫犁晚年散文創作的重要母題。他沉浸在回憶的世界裡,回憶他的童年,回憶童年生活的夥伴,回憶他的親人,回憶在漫長人生中給他以或甜蜜或苦澀記憶的人或事。一組《鄉里舊聞》,是一組水漬斑駁的鄉村風俗人物畫,是一曲來自記憶深處的童年的歌謠。隔著歲月的迷霧,這些回憶的色彩朦朧而疏淡,又因為有歲月的積澱,對這種回憶的描寫才那麼既簡潔又傳神,而且意味雋永。在《度春荒》一文中,在寫了家鄉父老挖野菜度春荒的艱難情景之後,作者寫下了這些流動跳躍、充滿生趣的句子:

  「在春天,田野裡跑著無數的孩子們,是為飢餓驅使,也為新的生機驅使,他們漫天漫野地跑著,尋視著,歡笑並打鬧,追趕和競爭。
  「春風吹來,大地甦醒,河水解凍,萬物孽生,土地是鬆軟的,把孩子們的腳埋進去,他們仍然快樂地跑著,並不感到跋涉。
  「清晨,還有露水,還有霜雪,小手凍得通紅,但不久,太陽出來,就感到暖和,男孩子們都脫去了上衣。」(《鄉里舊聞·度春荒》)


  如果說,《鄉里舊聞》中,作者向我們描繪了一系列在苦難中掙扎煎熬的人們:氣宇軒昂生性高傲而又不得不靠賣房來為自己出殯的鳳池叔,孤苦伶仃、專以埋葬早夭的孩子為生的乾巴,企圖以色相博取一絲幸福而紅顏早夭的小杏,早年投身革命但終於坎坷潦倒的老刁……那麼在《芸齋夢余》中,更多的則是作者對那坎坷歲月的回憶與思考。彷彿這位經歷過戰爭硝煙洗禮、經歷過人生大悲大喜的老人,以一種返樸歸真的深沉心境,把目光重新投向身邊那些平凡的事物,那些記憶深處偏僻的角落,凝神思索,並從中發現某種樸實而永恆的意蘊。他寫花、寫果、寫河、寫自己曾有過的書的夢與畫的夢,寫鋼筆的故事、牲口的故事、報紙的故事,寫晚秋的白蠟樹、故居的老屋,也寫自己的病期經歷、亡妻無比珍愛的一塊包袱皮。他曾這樣描寫我們身旁一株普普通通的白菜花心:

  「……一過清明節,有些菜頭就會膨脹起來,俗話叫做菜懷胎。慢慢把菜幫剝掉,裡面就露出一株連在菜根上的嫩黃菜花,頂上已經佈滿像一堆小米粒的花蕊。把根部剷平,放在水盆裡,安置在書案上,是我書房中的一種開春景觀。
  「菜花,亭亭玉立,明麗自然,淡雅清淨。它沒有香味,因此也就沒有什麼異味。色彩單調,因此也就沒有斑駁。平常得很,就是這種黃色。但普天之下,除去菜花,再也見不到這種黃色了。」(《菜花》,《孫犁文集》續編一)


  這毋寧是寫他的意趣,他沉靜明澈的心境。
  然而感情卻在歲月的積澱後更為深沉而濃郁,對事業,對朋友,對自己所愛的人:

  「……雖然我們結婚很早,但正像古人常說的:相聚之日少,分離之日多;歡樂之時少,而相對愁歎之時多耳。我們的青春,在戰爭年代中拋擲了。以後,家庭及我,又多遭變故,直至最後她的死亡……過去,青春兩地,一別數年,求一夢而不可得。今老年孤處,四壁生寒,卻幾乎每晚夢見她,想擺脫也做不到。按照迷信的說法,這可能是地下相會之期,已經不遠了。……」(《尺澤集·亡人逸事》)

  此情此景,令我們想起蘇軾那首催人淚下的《江城子》,同樣的情愫,同樣撼人心魄。
  孫犁特別懷念和他一起戰鬥過的戰友。他連續寫了《回憶沙可夫同志》、《清明隨筆——憶邵子南同志》、《夥伴的回憶》等一系列文章,回憶、悼念了遠千里、侯金鏡、郭小川、田間、馬達、趙樹理、丁玲、康濯、萬國儒、何其芳、茅盾等,這些懷人之作,寫得情真意切,令人不能忘懷:

  「現在,不知他魂飛何處,或在叢莽,或在雲天,或徘徊冥途,或審視諦聽,不會很快就隨風流散,無處招喚吧。歷史和事實都會證明:這是一個美好的、真誠的、善良的靈魂。他無負於國家民族,也無負於人民大眾。」(《晚華集·遠的懷念》)

  孫犁就這樣以他充滿真情與道義力量的文字,為一位在文學史上本無赫赫之名的詩人,為自己的朋友遠千里,樹起了一座碑。
  在晚年,孫犁還寫了不少讀書筆記、序跋、書評、雜感等。其中,《耕堂讀書記》記錄了作者近年來讀書,尤其是讀中國古書的心得和思考,旁徵博引,貫古通今,頗多發人深省之處。但需要特別提出的,是在孫犁全部創作中獨具特色的,在讀者心中堪稱一「絕」的《書衣文錄》。
  孫犁愛書。他的愛書,可以說到了成「癖」成「癡」的地步。青年時代,他用餓著肚皮省下來的幾塊銅板去買自己喜愛的魯迅的書;戰爭年代,他的圖書毀於戰火,解放後,他又把稿費大都用在了買書上。青年時,書籍是引導他前進的一種力量,十年浩劫中,讀書對於他,似乎有了新的意義。他曾寫道:「能安身心,其唯書乎!」他的書,數目多而範圍廣,尤其偏重中國古代文化,經史子集,農桑花卉,皆有涉及。
  「文革」中,這些圖書或抄或封、離亂失散,有些又失而復得。
  在那些漫漫長夜,這位飽經憂患的老人,孤獨地坐在燈下,用自己四處搜集的廢紙,慢慢地將舊書一一包裝修補,並在書皮上,寫下自己的所感所思,這,就是《書衣文錄》的由來。
  《書衣文錄》是題識、雜錄、隨感,也可以說是作者的日記,是作者在輟筆的二十年間,抒發自己對書本、對人生、對友情與愛種種感慨的僅有文字。在這些絕未曾想到要公開發表的文字裡,作者傾訴心跡,有時僅寥寥數語,也披肝瀝膽,真情畢現:
  「昨夜夢見有人登報,關心我和我的工作,感動痛哭,乃醒,眼淚立干。」(《書衣文錄·西域之佛教》)
  「余即於前夜哭罵出聲,昨夜又夢辭職遷居等事。而慷慨助我者,則為千里,千里平頭,揚揚如常日。此蓋近日感寡助之痛,而使故人出現於夢境也……」(《書衣文錄·清稗類鈔》)
  「……余倖存於九死,徘徊於晚途,一燈之下,對此殘編,只覺身游大霧四塞之野,魂飛驚濤駭浪之中。」(《書衣文錄·竹人錄》)
  「……十餘年人事滄桑,往事亦多不堪回首。而余尚在人間,並於燈下讀書作字,憶及生者逝者,心如木石,不知其所感矣。」(《書衣文錄·翁藏宋拓九成宮》)
  「今日總理逝世。斯人云亡,邦國殄瘁。
  幫我做飯的,為一農村婦女,聞周逝世,抽咽失聲。曰:
  他是好人。人心如明鏡清泉,雖塵積風擾,不可掩也。」
  (《書衣文錄·湘軍記》)
  一部《書衣文錄》,記錄了一顆高尚、善良而又敏感的心靈,在那特殊年代裡留下的特殊軌跡。它必將在孫犁的散文創作中,佔據獨特的地位。
  孫犁認為,散文是一種「老年人的文體」,適於抒寫自己一生的思想和情感的積澱。他視散文創作為「最大的最有效的消遣」,「常常在感到寂寞、痛苦、空虛的時刻進行創作。我的很多作品,是在春節、假日、深夜寫出來的。」正像孫犁自己所說的,「在創作中,我傾吐了心中的鬱結,傾注了真誠的感情,說出了真心的話」。

  孫犁是真誠的。他說:「過去的事跡,由此而產生的回憶,自責或自負,歡樂或悲哀,是最真實的,最可靠的,最不自欺也不會欺人的」(《陋巷集·後記》)。「我不願用虛假的感情,去欺騙讀者。」(《秀露集·戲的夢》)
  孫犁是正直的。他說:「……在歷史上,這些作者的遭遇,為什麼都如此不幸呢?……思考了很長時間,我得出這樣的結論:這是由文學事業的特性決定的。……他們是為正義鬥爭,是為人生鬥爭。文學是最忌諱說誑話的。文學要反映的是社會現實。文學是要有理想的……」(《文字生涯》)
  孫犁是有潔癖的,他從不直接去描寫人間的醜惡。他說:
  「看到真善美的極致,我寫了一些作品,看到邪惡的極致,我不願意寫。這些東西,我體驗很深,可以說是鏤心刻骨的。可是我不願意去寫這些東西,我也不願意回憶它們。」(《文學和生活的路》)
  孫犁寫給我們的散文,是閃耀著真善美光輝的藝術之花。
  正如他在談到安徒生的《醜小鴨》時所說:「它寫的是一隻小鴨,但幾乎包括了宇宙間的真理,充滿人生的七情六慾,多弦外之音,能旁敲側擊。盡了藝術家的能事,成為不朽的傑作。何以至此呢?不外真誠善意,明識遠見,良知良能,天籟之音!……這是藝術唯一無二的靈魂。」(《秀露集·致鐵凝信》)可以說,他的許多散文,無愧於這一評價。

                              編者

                           1994年7月 北京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