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文林談屑(一)



電報約稿

  隨著現代化的進展,現在有不少刊物,用電報約稿了。本來也沒有那麼急,寫封信也可以辦事,卻常常拍電報。甚至刊物還沒有創刊,就用電報把辦刊宗旨、編輯條例等等,用一二百字,甚至五六百字的電文,拍給作者。
  有人說,這樣做,一方面表示隆重,作者受此隆重待遇,必有感動,感動之後,必有佳作。另外,也表示刊物儀態大方,不怕花錢。
  電報約稿,在別人那裡發生的效果如何,不得而知,在我這裡得到的反映,卻不太理想。
  我們這裡送電報,不知為什麼都集中在晚上八點半以後。
  八點半以後這個時間,對一般職工來說,當然不能說是太晚,可能一家人正在圍桌吃飯,電報送來,送接都比較方便。但我是有病又上了年歲的人,八點鐘我就上床睡下了。正睡的迷迷糊糊,先是院裡大聲傳呼,然後是通通敲門砸窗,鄰居驚擾,雞犬不寧。又加上我是一人孤處,家無應門三尺童子,披衣起床,開燈找圖章,踉蹌跑出,既怕跌倒,又怕感冒。送報人走了以後,好久安靜不下來,甚至失眠半夜。這樣一來,心裡先有三分反感,寫稿的事情,就受了影響。
  我覺得現在的刊物,主要是提高編輯質量和校對印刷質量。如果刊物的內容空洞,編校不負責任,出版拖期,只是在約稿上現代化,其作用是一定有限的。

小說名目

  目前,小說的名目,越來越小了。有小小說、短小說、袖珍小說、一分鐘小說、微型小說等等。小說的名目越來越小,而短篇小說仍是越來越長,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只是在名目上打轉兒,並解決不了實際問題,何況這種做法,是一種退卻的,甚至是全線崩潰的做法呢!騖名者,必寡實,在這個問題上,也是同樣。
  我們的習慣,是立一個新名目,還要找到一個舊根據。例如微型小說,現在就在中國古典小說中,找到了不少根據,證明古已有之。是的,給微型小說找祖先,在中國古典文庫中,是俯拾皆是的。雖然實質上並不一定相同。比起前些日子給意識流小說找中國祖先,總是容易得多了。硬拉中國古舊小說,稱之為中國早已有之的意識流。那確是很牽強附會的。
  問題當然不在於有沒有中國祖先,有用的東西,純屬舶來之品,有何不好呢?我們不是都在用著嗎?
  立了這麼多短小的名目,短篇小說的長風,並沒有剎住,於是有人就主張再建立一種「中短篇」的小說形式,不知試驗成功了沒有?
  長者自長,短者自短,並存也可。這都是就形式講話。其實,長短並不在名目,而在生活內容。生活內容空虛者,其作品必長。因為他沒有實質的東西,必須去現編故事,故事又須編得圓滿、熱鬧,自然就長起來了。反之,有生活根柢的人,他的作品必短。因為他須從豐富的積累中,選擇其最有意義,最有表現力的部分。
  如果沒有生活的實質,只叫他往短裡寫,形式雖然微型了,其內含也就瀕於無形了。
                     1982年6月19日晚

自然生態

  自然生態之奧秘,現所知者雖甚少,莫能究其終極,然表現於生物者,其複雜微妙,已使人瞠目結舌。一物之生,必有依附。有促進其生長者,有破壞其生長者。有貌似促進,而實際破壞者;有表面對其有害,而實際對其有益者。有道有魔,道魔相生相剋,形成壯麗的大自然,奇異層出,儀態萬千。
  文壇亦小自然也,亦有其自然生態。一個作家,如是一株植物,則根生於土壤,吐納為氧氮。在它周圍,或者在它身上,有蜂蝶、有蟲蟻、有細菌。有風、有雨、有雹。有養護、有踐踏、有修剪、有摧折。如系動物,則虎前必有倀,腥膻者,必有蠅飛蟻附。千年萬年,都是這個樣子。
  大家看過《紅樓夢》,賈政身邊有幾位清客。他這幾位清客,和《金瓶梅》裡西門慶身邊的幫閒,大不相同,然其生活方式、生存目的則一樣。賈政當然算不上一個作家,但他確是一個權威。在他那個文壇上,總是由他拍板算數的。
  清客在舊社會,是一種行業,並不是人人都幹得來的。他要有一定的政治嗅覺,知道該到誰家去,不該到誰家去。要有一定的文化修養,還要有一定的專長。其中有的人,如果努力發展他的專長,也可以自立成家,不再當清客。但多數人就以此業,了此一生。
  除去文化修養,他還要有社會經驗。特別要懂得人情世故,其中主要一點,就是拍馬捧場。
  賈寶玉在大觀園吟詩題匾那一段,就充分表現了清客這一行的真正功夫。每一發言,都要看賈政的臉色,還要照顧到寶玉的情緒。在老權威和青年作家中間,折中迎合,兩方面得其歡心,這是很不容易的。
  清客一途,其鼎盛時期,隨著八旗子弟的消亡而消亡了。
  但隨著新勢力的興起,有些人又復活了。在文壇上,這種人也是不可少的,也屬於自然生態的一部分。想叫他不活動,是不可能的,也不一定是有利的。
  但在這些人的包圍之下,主人是要保持清醒頭腦的。因為,凡是清客,都是走家串戶的,並非專主一家。他到甲家,則為甲家之清客;到乙家,則又為乙家之清客。在你這裡,說的是一番語言;在別處,說的就又是另一番語言了。
                     1982年6月20日晨

文字疏忽

  近日,在一家地方報紙上,看到把程偉元,排印成了程偉之,這可能是排錯了,校對和編輯,對這個人名生疏,看不出錯來。又在一家地方出版的文藝理論小報上,看到把章太炎的名,排印成了「炳鹿」,赫然在目,大吃一驚。一轉念,這也無需大驚小怪,編輯不知道章太炎名炳麟,在當今之世,實乃平常。又在一家銷路很廣專為文學青年辦的雜誌上,看到把一句古詩「樂莫樂兮新相知」,排印為「禾莫禾兮漸漸相知」,初看甚費解,特別是「漸漸」二字。後來一想,這很可能是原稿的字不好辨認,因此把樂排成了禾苗的禾。但既是一句詩,本來是七個字,現在排成「漸漸相知」,明顯地成了八個字,就沒有引起編輯同志的注意嗎?又聽說,這家刊物有會簽制度,即一篇稿件,要經過眾多的編輯人員「會簽」意見,發生了這樣重大的錯誤,怎麼也看不到個更正呢?(可能要有更正,筆者尚未見到。)
  總之,現在印刷品上錯誤太多了,充分表現了常識的缺乏。青年人從這種刊物上,得到一點知識,先入為主,以後永遠記著章太炎名「炳鹿」,豈不是貽誤後生嗎?
  當然,在有些人看來,這都是芝麻粒小事。知道章太炎名炳麟,不一定就會陞官晉爵,不知道,也許會官運亨通。當然讀書和做官,是兩回事,不讀書,照樣可以做官,甚至可以當劉項。但當編輯,也是如此嗎?可能,可能。因為編輯還可以升組長,編輯部副主任、主任,副主編,主編,官階在眼前,正是無止境呢!把精力時間,用在讀書上對前程有利,還是用在拉攏關係上和培植私人勢力上有利,有些人的取捨,是會大不相同的。因此,刊物也只好編成這個樣兒了,銷路日見下降,自有國家填補,自己的官階,可是要一步步登上去,不能稍有疏忽的。
  有些人確實對文字疏忽大意,對宦途和官級斤斤計較,甚至「盯」和「瞪」兩個字的含義也分不清,而歷任「編輯部具體負責人」、「編輯部主任」之職,平日如何看稿,就可想而知了。
                     1982年12月30日下午

刊物面目

  我還記得,在十年動亂後期,作為門面,「四人幫」在各地恢復了文藝刊物,名稱一律是文藝之上,冠以地名。封面、版式、內容,都是清一色的,排列在報刊架上,整齊劃一,而一本一本翻過,實在沒有不同特點的新鮮內容。
  「四人幫」倒台以後,各省市的大批判組、創評組之類的名義取消,刊物也逐漸改易了一些名字,或以名勝,或以花朵,看來是有些差異了,但是版式大小,內容編排,還是有劃一之感。在文章編排上,一般都是四大類:小說、散文、詩歌、評論。各有固定地位,固定頁碼,固定負責人,編輯部成為一種割據之勢。當然作品的內容和「四人幫」時期,已有很大差異,但如果永遠保持這樣一種「千刊一面」的狀態,也有些和刊頭經常呼喊的「革新」、「創新」的口號,不大協調。考其原因,是刊物的名稱雖換,而編輯部的體制,則仍是鐘箎不移,廟貌未改。新出的大型文藝刊物,如雙月刊、三月刊之類,在版式編排上,也有這種仿照行事的現象。

文章題目

  近年讀文章,姑無論對內容,如何評價,對文章題目,卻常常有互相因襲的感覺。例如雜文,幾乎每天可以看到「從……談起」這樣的題目,散文則常常看到「……風情」之類。
  最後一個時期,小說則多「哼、哈、啊、哦」語助之辭的題目,真可說是「紅帽哼來黑帽啊,知縣老爺看梅花」,有些大殺風景之感。當然,文章好壞,應從內容求之,不能只看題目,但如果「千文一題」,也有違創新、突破之義吧?
  曹雪芹寫了一部小說,翻來覆去想了那麼多的題目,列之篇首,各有千秋,使人深思,不忍捨去。我們既然「創造」出來一篇作品,何不再費些功夫,創造個與前人不同的題目,反而去模仿別人已經用過的甚至用濫的題式呢?
  當然,我們過去在政治生活中,曾有過人云亦云,順桿爬,踩著別人腳印走的時期;在經濟生活中,也曾有過吃大鍋飯,穿一色衣服的時期。但這些隨大流的思想,不能應用於今天的文化,今天的創作。其理甚明,就無須再說了。
            1983年1月5日下午新的一年試筆

評論家的妙語

  凡是有記憶能力的人,凡是關心文壇事業的人,都能記得,這些年,在一些評論家的筆下,讚揚了多少短篇小說,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在他們筆下,經常使用的讚美詞,是創造了某種典型,某種英雄人物,和某一方面的史詩,或者客氣一點說,歷史的畫卷。典型、史詩、畫卷,差不多可以從每一篇文學評論中看到。在我們的印象裡,小說創作,典型人物到處是,史詩畫卷,毫無疑問地汗牛充棟了。
  可是,今天讀了一位評論家對小說創作的估計,卻用的是:「呼喚史詩的時候已經到來」——這樣帶有保留性的詞兒。
  這是怎麼一回事?前此所說的那些史詩,都不算數了嗎?
  只是到了呼喚的時候。呼喚史詩和肯定了那麼多史詩,相差遠矣。而呼喚是很難保證的。可以一呼即出,也可以千呼萬喚始出,也可以呼而不應,始終不出。
  這種帶有保留的提法,究竟比那些胡吹亂捧,慎重可靠得多了。這樣提,也不一定就產生悲觀的結果。正像胡吹亂捧不一定能產生樂觀的結果一樣。因為一部長篇小說,能否成為史詩,並不是一位評論家或幾位評論家,一呼即出,一言可定的。史詩要出來,也不一定等人呼喚。你呼喚它,它也許出不來,你不呼喚它,它也許就出來了。總而言之,出現一部真正的史詩,像創造出一個真正的文學典型一樣,並不是那麼輕而易舉的事,也不是評論家隨心所欲的事,而是時代和社會的推動,作家認真努力的結果。
  作品不是史詩,怎樣吹,有多少人吹,也吹不成史詩。或者當了幾年「史詩」,又被人們忘記了,這算什麼史詩?典型人物,也是如此。
  評論家拿著「典型人物」、「史詩」,去送給作家,好像也不費什麼力氣,又不花錢。其實這種作法,不只無助於典型、史詩的到來,反而會阻礙典型、史詩的產生。
  因為稍有文學常識的人都知道,一部史詩的產生,談何容易?古往今來,世界各國,所謂史詩也者,也是屈指可數的。
  對評論家來說,給作家指出些切實可行的路,對作品說些實事求是的話,比站在高處,吹大話,瞎指揮要好得多。對作品亂加封號,只能助長作家的輕浮,於創作是不利的。對作家來說,最重要的是要下一番苦功。這樣評論家再去呼喚,就有些把握了。

「複雜的性格」論

  有一種理論,把人物性格的複雜化,提到了最高度,可以說是有了複雜化,就有了小說創作的一切。
  這種理論,對我來說,是難以理解的。
  我對典型性格的理解是:既是典型,就是有一定範疇的型。既是有一定範疇的型,就是比較單純的、固定的、不同於別人的型。
  我們無妨舉些例證。比如說賈寶玉,這是大家公認的典型人物,他的性格,就是賈寶玉的型,它有什麼複雜性呢?林黛玉的性格,也是如此。如果在林黛玉的性格以外,再加薛寶釵的性格,王熙鳳的性格,這樣複雜是複雜了,那這三個人物又如何區別呢?又何以能稱得起典型性格呢?你的性格也複雜,他的性格也複雜,那不成了性格的大鍋飯嗎?
  按照這種理論的含義,可以認為他指的是:凡是人,性格中既有善,亦有惡;既有美,亦有丑;既有英雄,亦有鄙卑;既有慷慨,亦有自私。只有這樣,才叫複雜,才是真正的典型。這種理論,能夠成立嗎?能夠向青年作家推薦嗎?
  這種理論,我雖是第一次系統地看到,它的出現,實際已經有好幾年了。在它出現的時候,正是一些人忽視現實生活對文藝創作的決定性作用的時候。有些青年,認為只憑主觀想像,也可以創作出偉大的作品,也可以塑造出成功的典型。有這種想法,又碰上了這種理論,於是憑空設想,把人物寫得很複雜。這種複雜,當然不是根源於現實,而是隨心所欲,剪貼拼湊而成。都是沿著亦好亦壞,亦英雄亦不英雄的路子去寫。一時文壇上出現了那麼多反現實主義的作品,甚至是有害的作品。
  現在大家都在重新強調現實生活對創作的重要性了,仍然強調這樣一種理論,不是很大的矛盾嗎?
  因為,人為的簡單化固然可以產生概念化的作品;人為的複雜化,同樣也會產生概念化的作品我讀過一些青年作家的小說,在他們把人物寫得單純一些的時候,我覺得是真實可愛的,在他們著意把人物複雜化的時候,他們的作品失敗了。
  所謂典型,其特徵,並不在於複雜或是簡單,而是在於真實、豐滿、完整、統一。複雜而不統一,不能叫做典型,只能叫做分裂。而性格的分裂,無論在現實生活中,或是小說創作上,都是不足取的,應該引以為戒的。
  所謂複雜,應該指生活本身,人物的遭逢,人物的感情等等而言,不能指性格而言。在這一方面,過多立論,不只違反生活的現實,對創作也是不利的。
                     1983年1月29日下午

名山事業

  自從司馬遷說,要把自己的作品,「藏之名山,傳之其人」以來,文學事業與名山的關係,就非常密切了。雖然司馬遷並沒有把所作《史記》,真的送到名山去埋藏。他的作品,以其特殊的成就,沒有等到他死,就流傳開了,而且一直流傳下來,成為人人必讀之書。
  唐朝的白居易鑒於文人的事業,常常被兵火所消失,他在生前把自己的詩文編輯好,抄寫五部,分送五大名山,藏於五大名寺。真有效果,他的集子,完完整整地流傳下來了,未失一字。白居易一定含笑於九泉,慶祝自己措施的得當。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是逃到深山裡,讀書並寫作的。他潛心讀書,然後寫出心得,發揮自己的思想和見解。他的著作,細密而精到,是只有在深山之中,斷絕一切塵念,才能寫出來的。
  《紅樓夢》據說也是在北京西山寫出來的。
  看來,山和文學,確實有一種美好姻緣,就像它和水的關係一樣,在互相呼應著,在互相促進著。
  抗日戰爭時期,我們這一輩人的文章,也是在山裡寫出來的,雖然那裡說不上是名山,我們的作品,也說不上是名文。
  近年來,各個出版社,各個雜誌社,如果所在省、市,有名山名水,每逢適當季節(廬山、海濱則宜夏,嶺南則宜冬),總是約請各地名流作家,到那裡集會十天半月,一方面是盡地主之誼,另一方面,是請作家們給出版社或刊物,寫些稿子。作家們或單身、或攜眷到達之後,居停於賓館別墅,徜徉於名勝古跡,杯酒交歡,吟風弄月,自有一番盛況。開支多少,所得幾何,因未曾主持過,也未曾躬逢其盛,不得而知。但從透露出來的消息看,稿件是沒有多少收穫的。作家們游的談的雖然很熱烈,臨散會,頂多交一篇遊記或即興詩,就飄然下山去了。當然,長線釣大魚。既有此番情誼,以後也許寄個中篇小說來,也說不定。
  還要攝影留念,其鏡頭焦點,多集中到一些女性新秀的身上。

賓館文學

  刊物沒有像樣的頭條稿件,就從外省外市,約請一位當前很紅的作家來,把他請進當地高級賓館,開一個房間,日供三餐美食煙茶水果,為刊物創作「頭條」。交卷之後,並在賓館門口,攝影留念,特別把高級賓館的牌子,也收入鏡頭。
  以作此番寫作的紀念。
  因為沒有被人請去過,所編刊物,本小利薄,也沒有到外埠請過名人,所以此中滋味,不得而知。
  現在一些作家的居住條件差,也是知道一些的。但高級賓館,就那麼適於創作嗎?想來也不盡然。姑不論,賓館之內,人來人往;食堂之內,亂亂哄哄。加上身為客人,人生地疏,如果是我,雖有沙發軟床,華燈地毯,也是安不下心來的。
  當然,聽說還有一種特別高級的賓館,那裡面是花木滿園,閒人免進,遠離市廛,鴉雀無聲,最適宜於構思。這種仙境,因為未得親見,不能揣摩,每天要花費多少錢,所寫出的文稿,能否抵消得過姑且不論。如果是個鄉土作家,一進這種所在,不是要成為劉姥姥,還能寫出東西來嗎?
  曹雪芹曰:茅椽蓬牖,繩床瓦灶,未能妨我襟懷。可見,創作貴有襟懷,有之雖繩床瓦灶,也無妨文思泉湧;無之,雖金殿皇宮,也無濟於事的。
  有的刊物,等而下之,小氣些,他們把當地的業餘作者,集中在一家不怎麼樣的招待所裡,限期叫他們寫出「頭條小說」。這簡直是採取科場制度,成心叫業餘作者受罪了。
  但如果有人真的寫出了成功之作,刊在了頭條,一炮打響,隨即獲獎,一舉成名,那又怎麼說呢?那就讓我們高呼賓館文學的勝利吧!
                     1983年3月18日午後

運動文學與揣摩小說

  我看過一部小說的提綱,主人公是一位「識時務」的女人,最早的丈夫是一個反動軍人,革命到來,她立刻改嫁一個革命軍人。反右時,他的丈夫遭難,她改嫁一個左派。「文化大革命」時,她改嫁一個造反派,隨後又改嫁一個什麼派。
  作者把她叫做運動夫人,一生處於不敗之地。
  但聽說這小說終於沒有寫成,因為作者雖對社會人情有所感慨,他自己並沒有多少這方面的實際體驗。另外這種設想,也是不大可能的。因為一個女人的時光有限,多麼好的如花美眷,也逃不脫似水流年。她的一生,也只能運動兩次到三次,再多就不好找對象了。
  他的小說雖然沒有寫成,卻使我想到:近幾十年來,在文學作品中,也有一種類似「運動」的情況。
  應該申明:在革命歷程中,文學作品為宣傳服務,平心而論,這是不可避免的,更是不可厚非的。每一個革命時期,每一個革命任務的執行,有些及時的短小的文藝作品加以配合,是理所當然的。這裡指的不是這種文藝作品。
  這裡指的是:作者本來對革命也沒有多大熱情,對革命的理論和實際,也沒有多少理解和實踐。他只是為了解脫自己當時的處境,想得到一種飛昇,隨即揣摩上面的意旨,領會當前的形勢,連夜趕製長篇小說,企圖一炮打響,一舉成名。這種作者的功夫,主要不在藝術,而在揣摩。他的文學修養,也只是讀過幾本甚至幾篇小說,特別是革命歷程和本國大同小異的那些國家的小說。記住一些小說程式,人物性格和故事情節,然後加以融會貫通,使之洋為中用。
  這種小說的生產,眾所周知,主要是為了「爆炸」,所以他特別注意的是政治上的應時。而政治有時是講究實用的,這種小說的出現,如果弄對了題,是很可以轟動一時的。
  這種小說,成功以後,還經常伴隨著一陣庸俗的社會學:
  有真人真事作根據呀,時代突出的典型呀,到所寫地點參觀訪問呀,找模特兒聽取先進經驗呀,頓時舉國若狂,像大寨和小靳莊當年造成的聲勢一樣。
  因為這種小說,其產生並非根據現實生活,藝術上更沒有經得起推敲的素質,不過是應合時尚的中彩之作,所以時間不長,就被證明不是那麼回事。從它那裡吸取的經驗,不只不先進,而且用不上,用上就壞事。熱鬧一陣也就完事了。
  人們對文藝畢竟是寬容的,不像對大寨經驗、小靳莊經驗那麼認真。作者名利雙收之後,卻以為這畢竟是一條成功之路,就又去揣摩新的應時的主題去了。
  這種小說,就可以叫做「運動文學」。
  最早的運動小說,基調多是歌頌,人物多是英雄。「四人幫」時期,登峰造極,英雄人物達到不食人間煙火、毫無個人私慾的程度。最近一個時間,則伴有揭露,或以揭露為基調。人物性格變得複雜化,具備各種情慾,特別是性方面的情慾。但總起來說是個「正派人」,他所反對的不過是那些頑固保守勢力。
  這可以說是運動小說的第二次運動。但運動來運動去,細心的讀者可以看出,「四人幫」時代的小說模式,雖然已經改頭換面,而其主題先行一點,確實已經借屍還魂。但這一情況,實際也是運動小說「成功」的契機。
  揣摩小說,談不上什麼現實主義,這一方面的有為之士,也很少談現實主義。現實主義,是反映現實的。而揣摩小說是空中樓閣,是拆爛現實,裝潢的西洋鏡。
  揣摩政治氣候的小說,站不住腳,緊跟政治形勢的作品,也常常以失敗告終。我有一個朋友,他在「文化大革命」之前,經營一部長篇小說。最初的主題是寫反右,形勢一變,隨之改為反左。形勢又變,又恢復反右。改來改去,終於把一部小說,改得沒有東西了。
  以上,並非忽視政治。政治對現實生活,影響巨大。文學作品只能反映現實生活中已經受到的政治影響,而不能把自己對政治的揣摩,罩在生活的上面,冒充現實。
  然而,運動小說,還是會運動下去的。
                     1983年4月21日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