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耕堂讀書記(一)



《莊子》

  在初中讀《莊子》,是謝老師教課。謝老師講書,是用清朝註釋家的辦法。講一篇課文,他總是抱來一大堆參考書,詳詳細細把註解寫在黑板上,叫我抄錄在講義的頂端。在學校,我讀了《逍遙游》、《養生主》、《馬蹄》、《胠篋》等篇。
  老實說,對於這部書,我直到現在也沒有真正讀懂。有一時期,很喜歡它的文字。《莊子》一書,被列入中國哲學的經典著作,當然是很深奧的。我不能探其深處,只能探其淺處。
  我以為,莊生在寫作時,他也是希望人能容易看懂容易接受的。它講的道理,可能玄妙一些,但還不是韓非子所稱的那種「微妙之言」。微妙之言常常是一種似是而非、可東可西的「大言」,大言常常是企圖欺騙「愚昧」之人的。
  像《莊子》這樣的書,我以為也是現實主義的。司馬遷說它通篇都是寓言。莊子的寓言,現實意義很強烈。當然,它善於誇張,比如寫大鳥一飛九萬里。但緊接著就寫一種小鳥,這種小鳥,「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描寫得更加具體,更加生動活潑。因為它有現實生活的依據。因此我們看出,莊子之所以誇張,正是為了表現現實生活中的具體細節。在書中這種例子是很多的。他常常用人們習見的事物,來說明他的哲學思想。這種傳統,從莊子到柳完元,我以為是中國散文的非常重要的傳統。
  前些日子和一位客人談話,涉及這方面的問題,簡記如下:
  客:我看你近來寫文章,只談現實主義,很少談浪漫主義。
  主:是的,我近來不大喜歡談浪漫主義了。
  客:什麼原因呢?
  主:我以為在文學創作上,我們當前的急務,是恢復幾乎失去了的現實主義傳統。現實主義是古今中外文學創作的主流,它可以說是浪漫主義的基礎。失去了現實主義,還談什麼浪漫主義?前些年,對現實主義有誤解,對浪漫主義的誤解則尤甚,已經近於歪曲。浪漫主義被當成是說大話,說絕話,說謊話。被當成是上天入地,刀山火海,裝瘋賣傻。以為這種虛妄的東西越多,就越能構成浪漫主義。因此,發誓賭咒,撒潑罵街也成了浪漫主義不可缺少的東西。
  我認為浪漫主義雖是文藝思潮史上的一種流派,作為創作方法,浪漫主義必須以現實主義為根基。浪漫主義是從現實主義的基礎上昇華出來,沒有憑空設想的浪漫主義。海市蜃樓的景象,也得有特定的物質基礎,才能出現。
  客:我注意到,你在現實主義之上也不加限制詞。這是什麼道理?
  主:我以為沒有什麼必要,認真去做,效果會是一樣的。
  我們讀書,即使像《莊子》這樣的書,也應該首先注意它所現實主義成分,這對從事創作的人,是很有好處的。從事哲學研究的人,著眼點可以不同,但也要注意它的反映的歷史生活的真實細節,這才是真正的哲學基礎所在。
  我現在用的是王先謙的集解本,這是很好的讀本。他在序中說:
  余治此有年,領其要,得二語焉。曰:喜怒哀樂,不入於胸次。竊嘗持此,以為衛生之經,而果有益也。
  對於這種話,我是不大相信的,至少,很難做到吧!如果莊子本人能夠做到這一點,他就不可能寫出這樣充滿喜怒哀樂的文章了。凡是憤世嫉俗之作,都是因為作者對現實感情過深產生的。這一點,與「衛生」是背道而馳的。
  這位謝老師,原是新詩闖將,自執教以來,乃沉湎於古籍,對文壇形勢現狀,非常茫然,多垂詢於我輩後生。我當時甚以為怪,現在才悟出一些道理來。

《韓非子》

  在讀高中一年級的時候,國文老師叫我們每人買了一部掃葉山房石印的王先謙的《韓非子集解》。四冊一布套,粉連紙,讀起來很醒目,很方便。
  老師是清朝的一名舉人,在衙門裡當了多年幕客。據說,他寫的公文很有點名堂。他油印了不少呈文、電稿,給我們作講義,也有少數他作的詩詞。
  這位老師教國文,實際很少講解。在課堂上,他主要是領導著我們閱讀。他一邊念著,一邊說:「點!」念過幾句,他又說「圈」!我們拿著毛筆,跟著他的嘴忙活著。等到圈、點完了,這一篇就算完事。他還要我們背過,期終考試,他總是叫我們默寫,這一點非常令人厭惡。我曾有兩次拒考,因為期考和每次作文分數平均,我還是可以及格的。但給他留下了不良印象,認為我不可教。後來我在北平流浪時,曾請他介紹職業,他還悻悻然地提起此事,好像我所以失業,是因為當時沒有默寫的緣故。
  其實,他這種教學法,並不高明。我背誦了好久,對於這部《韓非子》,除去記得一些篇名以外,就只記得兩句話:
  其一是:「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其二是:「色衰愛弛。」
  說也奇怪,這兩句記得非常牢,假如我明天死去,那就整整記了五十年。
  我很喜歡我那一部《韓非子》,不知在哪一次浩劫中丟失了,直到目前,我的藏書中,也沒有那麼一部讀起來方便又便於保存的書。
  老師的公文作品,一點印象也沒有了,不知他從《韓非子》得到了什麼啟示。當時《大公報》的社論,例如《明恥教戰》、《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等篇,那種文筆,都很帶有韓非子的風格。老師也常常選印這種社論,給我們作教材,那時正值「九一八」事變之後。
  老師叫我們圈點完了一篇文章,如果還有些時間,他就從講壇上走下來,在我們課桌的行間,來回踱步。忽然,他兩手用力把綢子長衫往後面一摟,突出大肚子,喊道:「山圍故國——週遭在啊,潮打空城——寂寞回啊」,聲色俱厲,屋瓦為之動搖。如果是現在,一定會引起學生的哄笑,那時師道尊嚴,我們只是默默地聽著。有時也感到悲涼,因為國家正處在危險的境地。
  以後,我就沒有再讀《韓非子》,我喜愛的是完全新的革命的文學作品。
  直到前些年,我孤處一室,一本書也沒有了,才從一個大學畢業生那裡,借來兩本國文教材。從中,我抄錄了韓非子的《五蠹》全篇和《外儲說》斷片。
  韓非子的散文,時時採用譬喻寓言,助其文勢。現實生活的材料,歷史地理的材料,隨手運用,鋒利明快,說理透徹。實在是中國古代散文的奇觀,民族文化的寶藏。
  我目前手下的《韓非子》,是光緒元年,浙江書局據吳氏影宋乾道本校刻,後附顧廣圻《韓非子識誤》一冊。

曹丕《典論·論文》

  除去詩,曹丕的散文,寫得也很好。他的《典論》,雖然只留下一些斷片,但讀起來非常真實生動。例如他記郤儉等事,說:
  穎川郤儉能辟谷,餌伏苓。甘陵甘始亦善行氣,老有少容。廬江左慈知補導之術。並為軍吏。初,儉之至,市伏苓價暴數倍。議郎安平李覃學其辟谷,餐伏苓,飲寒水,中洩痢,殆至殞命。後始來,眾人無不鴟視狼顧,呼吸吐納。軍謀祭酒弘農董芬為之過差,氣閉不通,良久乃蘇。左慈到,又競受其補導之術,至寺人嚴峻,往從問受。閹豎真無事於斯術也。人之逐聲,乃至於是。
  「逐聲」就是莊子說的「吠聲」,就是「以耳代目」,這種人有時被稱為「耳食之徒。」他們是不進行觀察,也不進行獨立思考的。在我國,類似這種歷史記載是很多見的。
  這種社會現象,有時可形成一種起哄的局面,有時會形成一種持續很久的社會浪潮。當它正哄動的時刻,少數用腦子的人,是不能指出它的虛妄的,那樣就會擔很大的風險。因此,每逢這種現象出現,詐騙者會越來越不可一世,其「功業」幾乎可以與劉、項相當。但總歸要破滅。事後,人們回想當時狂熱情景,就像是中了什麼邪一樣,簡直不值一笑了。
  考其原因:在上是封建專制,在下是愚昧無知。這兩者又是有關聯的。
  他所記情狀,不是也可以再見於一千多年以後的社會嗎?
  歷史長河,滔滔不絕。它的音響,為什麼總在重複,如此缺少變化呢?還有他遺令薄葬的文章,《典論》中記述青年時和別人比較武藝的文章,也都寫得很好。
  曹丕幼年即隨魏武征討,武攻文治,都有經驗,閱歷既多,所論多切實之言。這些方面,都非公子曹植所能及,被確定為世子,乃是理所當然的事。
  他的《典論·論文》,是一篇非常完整,非常透闢,切合文章規律的文論。在這篇論文裡,他提出了「文人相輕」這個道理,論列了當代作家,談到各種文章體裁,提出了「文以氣為主」的見解,成為不朽的名論。
  創作者觸景生情,評論家設身處地,才能相得益彰。曹丕先為五官中郎將,後為皇帝。他把同時代的代家,看作朋友,寫起評論來,都以平起平坐的態度出之。所評中肯切實,功過得當。富於感情,低回綿遠,若不勝任。《典論·論文》及《與吳質書》等篇,因此傳流千古。及至後人,略有官職,便耀威權,所作評論,乃無價值。文人雖有時求助於權威,而權威實無補於文藝。

陸機《文賦》

  在中學時期,有兩種古代文學形式,沒有學好。一是楚辭,一是漢賦。一直到現在,總是對它們不太感興趣,也不能得其要領。抗日時期,有一位姓梁的女孩子,從北平出來到解放區,就學於我教課的地方。她熱情地送給我一本《楚辭》,是商務印的選本,我和女孩子同行,千里迢迢,把這本書帶到延安,一次水災,把書衝到了延河裡,與其作者同命運。
  司馬相如、揚雄的賦,近年念了一些,總是深入不進去。
  才知道,一門功課,如果在幼年打不下基礎,是只能老大徒傷悲的。
  在讀晉賦的時候,忽然發見陸機的作品,和我很投緣,特別是他的《吊曹孟德文》和《文賦》兩篇。
  《吊曹孟德文》,我記得魯迅先生曾兩次在文章中引用,可見也是很愛好的。
  此文是陸機因為工作之便,得睹魏武的遺令遺物,深有感觸而後作。事跡未遠而忌諱已無,故能暢所欲言,得為傑作。但這究竟是就事實有所抒發,不足為奇;文賦一篇,乃是就一種意識形態而言,並以韻文出之,這就很困難。
  中國古代文論,真正涉及到創作規律的,除去零篇斷簡,成本的書就是《文心雕龍》。《文賦》一篇,完全可以與之抗衡。又因為陸機是作家,所以在透徹切實方面,有些地方超過了劉勰。
  這篇賦寫到了為文之道和為文之法,這包括:作者的立志立意;為文前多方面的修養;對生活的體會感受;對結構的安排和文字的運用;寫作時的甘與苦,即順暢與凝滯,成功與失敗。
  自古以來,論文之作,或存有私心,所論多成偏見;或從來沒有創作,識見又甚卑下,所論多隔靴搔癢之談,又或本身雖亦創作,並稱作家,論文反不能從實際出發,故弄玄虛,如江湖賣藥者所為。徒有其名,而無其實。致使後來者得不到正確途徑,望洋興歎,視為畏途。像《文賦》這樣切實,從親身體驗得來的文論是很少見的。這種文字,才不是欺人之談。
  前幾年,我借人家的書,把這篇賦抄錄一過,並把開頭一段,請老友陳肇同志書為條幅。後因沒有好的裱工,未得張掛。

《顏氏家訓》

  一九六六年的春夏之交,猶能於南窗之下,摘抄《顏氏家訓》,未及想到腥風血雨之襲來也。
  我國自古以來的先哲,提到文章,都是要人謹慎從事。他們認為文章是「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是「軌物范世」的手段,作者應當「慎言檢跡」而後行之。
  在舊時代,文人都是先背誦這些教導,還有其他一些為人處世的教導,然後才去作文章的。然而許多文人,還是「鮮能以名節自立」,不斷出亂子,或困頓終生,或身首異處。
  這是什麼道理呢,難道文章一事,帶有先天性的病毒,像癌症那樣能致人死命嗎?
  南北朝的顏之推,在他的《家訓》裡,先說:「自古文人,多陷輕薄:屈原露才揚己,顯暴君過;宋玉體貌容冶,見遇俳優」;接下去列舉了歷代每個著名文人的過失、錯誤、缺點、遭遇。連同以上二人,共三十四人。還批評了五個好寫文章的皇帝,說他們「非懿德之君」。他告誡子弟:
  每嘗思之,原其所積,文章之體,標舉興會,發引性靈,使人矜伐。故忽於持操,果於進取。今世文士,此患彌切。一事愜當,一句清巧,神厲九霄,志凌千載,自吟自賞,不覺更有旁人。加以砂礫所傷,慘於矛戟,諷刺之禍,速乎風塵。深宜防慮,以保元吉。
  我當時讀了,以為他說得很對。文字也樸實可愛,就抄錄了下來,以自警並以警別人。
  不久,「文化革命」起,筆記本被抄走。我想:造反派看到這一段,見我如此謹小慎微,謙虛警惕,一定不會怪罪。又想,這豈不也是四舊、牛鬼蛇神之言,「元吉」恐怕保不住了。
  但是,這場「運動」的著眼點,及其終極目的,根本不在你寫過什麼或是抄過什麼。這個筆記本,並未生出是非,後來退還給我了。
  林彪說,「損失極小極小,比不上一次瘟疫。」建安時代,曾有一次瘟疫,七子中的「徐、陳、應、劉,一時俱逝」,這見於魏文帝《與元城令吳質書》。他說,「昔年疾疫,親故多離其災」,這裡的「離」,並不是脫離,而是被網羅上了。
  我們遇到的這場瘟疫,當然要大得多,僅按四次文代大會公佈的被迫害致死的名單,單是著名詩人、作家、批評家和翻譯家,就有四十位!比七子中死去四子,多出十倍,可見人禍有時是要大於天災了。
  這些作家都是國家和人民多年所培養,一代精華,一旦竟無辜死於小人女子唇齒之間,覽之無比傷痛。老實說,在這次文代大會山積的文件中,我獨對此件感觸最深。
  魏文帝說:「何圖數年之間,零落略盡……既痛逝者,行自念也。……所懷萬端,時有所慮,乃至通夕不瞑。」
  我們能夠從這種殘忍的事實中,真正得出教訓嗎?
  竊嘗思之:社會上各界人士,都會犯錯誤,都有缺點,人們為什麼對「文人無行」,如此津津樂道呢?歸結起來:
  一、文人常常是韓非子所謂的名譽之人,處於上游之地。
  司馬遷說:「下游多謗議。」
  二、文人相輕,喜好互相攻訐。
  三、文字傳播,擴散力強,並能傳遠。
  四、造些文人的謠,其受到報復的危險性,較之其他各界人士,會小得多。
  《顏氏家訓》以為文人的不幸遭遇,是他們的行為不檢的結果,是不可信的。例如他說:「阮籍無禮敗俗」,「嵇康凌物凶終」,這都是傳聞之詞,檢查一下歷史記載,並非如是。
  《三國誌》記載:「藉口不論人過」;同書引《魏氏春秋》:「康寓居河內之山陽縣,與之遊者,未嘗見其喜慍之色。」兩個人幾乎都是謹小慎微的。
  但終於得到慘禍,這也是事實。攬古思今,對證林、四之所為,一些文人之陷網羅,墮深淵,除去少數躁進投機者,大多數都不是因為他們的修身有什麼問題,而是死於客觀的原因,即政治的迫害。
  我們的四十位殉難者,難道是他們的道德方面,有什麼可以非議之處嗎?
  「四人幫」未倒之前,苦難之餘,也曾默默倣傚《顏氏家訓》,擬了幾條,當然今天看起來,有些不合時宜了:
  一、最好不要幹這一行。
  二、如無他技謀生,則勿求名大利多。
  三、生活勿特殊,民食一升,則己食一升;民衣五尺,則己衣五尺。勿啟他人嫉妒之心。
  總之:直到今日,我以為前面所引《顏氏家訓》一段話,還是應該注意的。
                     1980年1月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