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重生之官屠

第三卷 初露崢嶸 第一百零二章 芝蘭捲煙廠(上) 文 / 幻狐

    第一百零二章芝蘭捲煙廠(上)

    送走李倩蓉,陳子華終於鬆了口氣,對於李倩蓉提出的所謂訓練科目,他是非常的頭痛,雖然芝蘭的工作基本上都已經步入正軌,自己平時大多時候都是在讀書看報,處理日常事務所用的時間越來越少,卻也不可能撇開幾個月的時間。

    上次給陳子華辦理的那本持槍證,同時給他安了一份特勤的身份,除了一名特勤人員應知應會的基本常識之外,還需要做一些基本的技能訓練,但陳子華對那些東西實在沒興趣,若非那把槍是李倩蓉給他的文定,持槍證又是必須之物,他早就把槍扔了。

    給錢有德打了個電話,將翻蓋新房的事情交代了一番,然後就把楊文生和白文斌召集過來,對兩人道:「九月份省城有個金秋經貿洽談會,咱們縣也要準備一下,擴大招商引資的規模和範圍,具體的,楊縣長跟一下,盡快把綜合大廳搞起來,然後由招商局出面,到省裡參加經貿洽談會,把我縣意欲招商的項目和資源都整理整理。」

    白文斌道:「咱們縣如今基建規模已經很大了,但都是一些基礎工程,有利於流通經濟的發展,但在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方面,投入的還是有些少,縣委的政策和投入,是不是在這方面稍微傾斜一點?」

    楊文生苦笑道:「芝蘭縣的耕地面積主要集中在芝蘭盆地,大部分地區都是丘陵和山區,所以糧食生產並沒有多大的優勢,由於氣候的原因,咱們縣最適合發展的種植業是茶葉、煙葉、以及土豆、紅薯這些農副產品,若是能在農副加工方面加大招商力度,對我縣的基礎農業肯定會有較大的促進作用,溫飽問題就能得到初步解決,貧困縣的帽子就能摘了。」

    白文斌笑道:「其實造紙廠也很適合我縣的發展,優勢特別明顯,就是污染有些大。」

    陳子華微微一笑,白文斌的意思他自然明白,便道:「瑞豐紙廠可以面向社會進行拍賣,但污染問題必須解決,還有,木材的價格等問題,也要有個章程,不要再出現原來的那些毛病,也可以考慮將瑞豐紙廠重新遷移。」

    白文斌笑道:「書記同意拍賣就行,其他問題都容易解決。」

    陳子華又對楊文生道:「咱們縣不是還有個捲煙廠嘛,已經二十多年歷史了吧?」

    楊文生歎了口氣:「因為芝蘭盆地生產茶葉和煙葉,所以當年國家投資,在芝蘭建了一家捲煙廠、一家茶葉廠,後來都成為縣辦企業,由於設備和管理問題,茶葉廠已經處於半關閉狀態,幾次改制都不了了之,工人大多都已經失業,捲煙廠的效益始終不上不下,雖然不至於虧損,卻也沒有利潤可言,若非以前累積的大量原材料底墊,現在恐怕已經關門大吉了。」

    陳子華其實早就對捲煙廠留了心,之所以現在才問,就是因為資金周轉的問題,現在弗蘭卡將玉液酒廠倉儲的存貨一下子清空,資金自然騰挪出來一些,另外,那個超級掠奪計劃正在展開,到年底的時候,就能憑空賺取幾億美金,想來今後資金會越來越充裕的。

    「你和政府有關專家做個計劃,咱們把茶葉廠和捲煙廠也拿出來招商吧,合資、吞併都成,總之要將資產盤活,減輕財政負擔的同時,也為芝蘭的工業發展樹立個榜樣。」陳子華直接就拍了板,「咱們商議之後,再拿到常委會上議議,爭取早日運作成功。」

    楊文生道:「若是這兩個廠子能運轉起來,咱們縣的煙葉種植和茶葉種植必然能夠獲得長足的發展,加上旅遊業的興起,想不富裕都難。」

    陳子華卻道:「光是運作起來還不行,最好是找一家實力雄厚的公司,讓制茶和煙草成為芝蘭的支柱性產業,那樣,才能給我縣的農村經濟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

    白文斌笑答:「要是能發展成藍山的玉液酒廠那樣的企業,咱們芝蘭的農戶可就有福了,不過,招商的時候,一定要把優先收購本縣的原材料列進去。」

    楊文生搖搖頭:「那樣的話對投資商是不公平的,也容易為以後的長久發展埋下隱患。」

    陳子華點了點頭,道:「還是楊縣長深思熟慮,經驗豐富吶,其實,完全可以採取投資商與農戶聯合經營種植的方式,進行集約化種植,這個還需要認真論證一下,上面暫時沒有相關的政策,咱們需要謹慎一點。」

    開完書記碰頭會,陳子華回到辦公室,繼續搜集資料,準備寫兩篇比較重要的論文,這是他早已計劃好東西,一是作為自己研究生的論文,二來也是為了官場上的前途著想,將自己的眼光和大局觀展現出來,為今後更進一步打好基礎。

    說起來,從他進入官場到之後的每次陞遷,甚至幾次官場博弈,無不跟他的論文有關,每次寫出東西,都會在一定範圍內引起爭論,這倒不是說他的政治理論水平真的就非常的高,而是佔了重生的優勢,這麼強大的作弊器,任是誰也沒有他看問題那麼準確、篤定。

    攤開稿紙,認真的在頂端寫下「不忘階級鬥爭——從蘇聯的改革看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危害」,這是他早已準備好的題目,擁有後世無數政經學者、專家的事後分析評論,陳子華寫起來自然得心應手,可以說是字字珠璣,句句直指核心,將國際形勢、蘇聯政經改革的前因後果、得失要點、必然趨勢,分析得一清二楚,得出的結論便是蘇聯的執政黨必然在這次改革中轟然倒塌,政治制度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這篇論文對目前的國內改革提出了幾點建議,一邊要堅持改革開放,一邊還要警惕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想的氾濫,防範改革開放帶來的泥沙俱下,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的衝擊,不忘階級鬥爭,警惕和平演變。

    陳子華很是用心的對論文進行雕鑿,逐字逐句的改了又改,他明白,在事情沒有爆發之前,誰都不會相信龐然大物般的蘇共,會在一夜間轟然倒塌,成為歷史名詞,一旦這篇論文放出去,引起的爭論和思想碰撞,絕對是前幾篇文章不能相比的,甚至會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但是,擁有重生優勢的他,又怎麼可能會放棄這樣的機會?

    心裡默算著那場政變爆發的日子,他在琢磨,什麼時候將這篇論文拿出來合適,現在已經是七月中旬,距離那天還有整整一個月的工夫,認真盤算之後,決定八月初的時候,將這篇論文放在黨內的參考刊物上發表。

    假若放的太早,恐怕不等發生在國外的政變爆發,自己就被人碾成渣了,而放到八月初,有半個月的時間緩衝,正好可以在爭論最激烈的時候爆發,肯定可以達到預期的滿意效果。

    馮雅君推門進來,將一疊文件放在辦公桌上,這些都是等待陳子華批閱的文件,積攢了好幾天了,然後再順手把批閱過的文件整理好帶走,這些原本該是秘書做的活兒,現在都是馮雅君一直在做,陳子華也聽之任之。

    瞥見陳子華剛剛寫完的稿子,馮雅君順手拿起來看了兩眼,隨即眉頭一皺:「這是你剛寫的?怕是不好拿出手啊,會引起很多麻煩的。」

    陳子華笑道:「正好,你給參謀參謀,這是我的研究生論文,過兩天就要上交了,嗯,我還打算在黨內刊物上發表的。」

    馮雅君沉吟了一下,便放下手裡的其他工作,坐在沙發上認真看了起來。

    「你這篇論文寫得實在不錯,就是觀點太激進了,尤其是對蘇聯的那個斷語,下的太過明確了,這種事情,不引起辯論簡直就不可能,光是憑著這一條,你這篇論文就會被人批得體無完膚,甚至你自己的前途,都會受到影響。」馮雅君很是擔憂的看了陳子華一眼,「即便在黨內刊物發表,也無異於一個原子彈。」

    陳子華笑了笑,「我能這麼判斷,便有著足夠的依據和把握,否則也不會寫出來了。」

    馮雅君琢磨了一下,歎了口氣,「你這實在是一步險棋,不過,既然已經決定了,就不能退縮,我再幫你看看。」

    陳子華暗暗點了點頭,對馮雅君的性子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

    半個多時辰之後,馮雅君長吁了一口氣,道:「子華,你最好還是把這篇東西先讓韓省長過過目,給你把一下關,最低程度,讓她心裡有個準備。」這還是馮雅君第一次用這麼親密的口氣跟陳子華說話,之前便是再親近,哪怕肌膚相親,她也沒有如此稱呼過陳子華。

    點了點頭,陳子華臉上露出如釋重負的神情,之前一直擔憂的心事,終於放了下來,目光裡面滿是溫煦的柔情,與馮雅君相視而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