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熱血官途

第二集 風生水起 第七十九章 難以想像的學校 文 / 釣魚

    呂建雄想了想道:「如果是鄉里的廠子,忙時還能回來的話,村民肯定願意去工作。」

    呂峰道:「鄉里的廠子,真的有那麼多事情可以做?」

    尤新軍道:「李主任說會有,那就會有,你們放心。」

    李辰道:「尤主任你這是捧殺我。」

    他笑了笑,又對呂家父子倆道:「鄉里正在上一些項目,並且成立了項目辦,希望多搞一些項目。」

    「我走了這麼些地方,覺得山裡要發展,就必須兩條腿走路,一個是走出去,做生意也好,打工也好,將山裡的東西賣出去也好,不管做什麼,都必須走出去;還有一個就是必須發展附加值高的項目、發展有特色的項目,普通的種植業肯定不行,充其量滿足一個溫飽。」

    「就像去年鄉里很多地方種土豆,土豆的價格不高,受市場波動又大,我們這裡運輸又不方便,結果差點出事,明年的土豆行情會不一樣,但是我覺得,我們種土豆肯定還是不划算的。」

    「我們最近在搞的冬蟲夏草、木作工藝品,都是特色項目。」

    「孤山村要發展,肯定也要從這兩方面著手,一個是走出去;一個是找到自己的特色,村裡有手藝的,手藝就是財富,要充分發掘,村裡還有什麼特色產品,要我們一起去發掘。」

    說著,李辰挑起盤中幾根野菜:「這個是鹿角菜吧,我在老虎溝寨吃過,味道挺不錯的,又是大山裡的天然產品,我已經請穆鐵柱老人家準備一點,到時候寄到東部去,看看能不能找到市場。」

    呂建雄道:「這個鹿角菜,我們山裡更多啊,李主任要多少,我動員大家給你弄。」

    李辰擺了擺手:「暫時不需要,如果真有市場的話,就讓大家一起來幹,挖野菜,做成菜乾,賣到外面去,我覺得這個可能性很大,你們可以先做一些準備,有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定不要涸澤而漁,要可以循環利用,簡單來說,就是不能光顧眼前利益,今年連根都挖掉了,明年怎麼辦?要想到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子孫後代的事情。」

    呂峰道:「李主任這個話說得是,就怕一窩蜂地撲上去。」

    李辰笑了笑,幾天的接觸下來,他發現山裡人其實也好交流,他們什麼都懂,雖然眼界小點,但是並不蒙昧。

    李辰道:「是這個道理。」

    「還有件事要請兩位幫忙,就是像鹿角菜這樣的野菜,藥材,山裡還有沒有其他的,最好是每樣都給我弄一點,我弄回去,寄給外面的朋友,讓他們看看有沒有市場,有的話,就是我們的機會。」

    「這個有啊,我們大山裡別的不多,就是野菜多,」呂建雄高興地說道。

    李辰點了點頭:「對,不但是你們平常吃的野菜,有些你們很少吃,甚至不吃,但可以吃、能吃的,都可以,說不定你們不吃的,外面的人就喜歡吃,還有藥材,這個價值通常比野菜還要高。」

    呂建雄笑道:「我們不吃的就更多了,山上都是野草。」

    呂峰斥道:「建雄你瞎說什麼,李主任說的這些事情,就交給你去辦,你要敢出半點紕漏,這個村長就不要做了。」

    呂峰是孤山村支書,還是呂建雄他老子,呂建雄聽了,只能訕笑道:「呂大書記,你就放心吧,這麼重要的事情,我肯定不會怠慢。」

    吃好飯,李辰想到什麼,就對呂峰道:「呂書記,孤山村小學校晚上還有沒有學生在?我們能去看看嗎?」

    呂峰看了呂建雄一眼:「有幾個孩子,平常就住在學校,不過那裡的條件太簡陋了。」

    李辰道:「簡陋不要緊,我們看看,有可能的話,想辦法改善一下學校的條件,孩子們要走出大山,還是得讀書。」

    「行,那我們就一起去,」呂峰點了點頭,讓呂建雄拿上馬燈,在前面領路。

    李辰這才注意到,孤山村並不通電,老虎溝寨也不通電,不過那裡是自然村,人很少,孤山村規模比較大,好幾十戶人家,竟然也不通電。

    趙建傑對李辰道:「以前無法想像沒有電的日子,看來下面這半個月,我們都看不到電燈了。」

    李辰掏出手機,晃了晃:「有沒有磣得慌?沒有手機,才是真的不習慣。」

    趙建傑苦笑:「反正是什麼都不習慣。」

    李辰拍了拍趙建傑的手臂:「再忍忍,你想想看,我們最多半個月,他們卻一輩子是這個樣子,我們要是能為他們做點什麼,參加西部計劃才算沒有白來。」

    「嗯!」趙建傑用力點了點頭:「還是你有辦法,我都沒什麼頭緒,有什麼需要做的,你儘管說。」

    「行,先去學校看看,估計情況不會樂觀。」李辰道。

    學校離得並不遠,十幾分鐘後,走在前面的呂建雄說了句:「到了。」

    李辰連忙緊走兩步,藉著夜色向前看去,卻沒有看到他想像中的學校,只有兩間簡陋的草房子,比呂峰他們家還不如。

    「這就是學校?」李辰和趙建傑都非常震驚。

    尤新軍知道李辰在想什麼,在旁邊道:「李主任,這就是孤山村的小學校了,最多的時候也就二三十個小孩讀書,所以一直這麼將就著。」

    李辰默然無語,幾個人在呂建雄的帶領下,走到「學校」前。

    現在已經晚上八點多鐘,學校早就放學了,孩子們似乎也都睡覺了,裡面黑燈瞎火的,看不到燈光。

    不過,李辰他們的到來,還是將裡面的人驚醒了。

    「誰?」門被推開,走出一個四十多歲的瘦削漢子。

    「老吳,我陪鄉里來的李主任、尤主任他們來看看學校,」呂建雄跟對方打了個招呼,又對李辰他們道:「這位就是小學校唯一的老師,吳天寶,以前也在鄉里做過事,認識字,孩子們都是他在教。」

    「吳老師,你好,你辛苦了,」李辰趕忙上前,跟吳天寶握了握手。

    吳天寶的態度不冷不熱:「學校有什麼好看的,都快倒了,村裡還不打算給修修?」

    「老吳,你放心,今年入冬之前,肯定將學校修一次,」呂建雄似乎很怕吳天寶在這個問題上糾纏,連忙說道。

    在李辰和趙建傑眼中,眼前這個兩間的草房子,都已經可以拆掉了,但是聽呂建雄和吳天寶的意思,這房子還要修,修好了繼續使用。

    李辰他們也不好說什麼,走到門口,從破開的窗戶往裡看,接著夜色,可以看到幾張桌子被搬到一邊,地上鋪著稻草,幾個孩子頭靠頭睡在裡面。

    他們顯然還有沒有入睡,感到到外面有人,都向這邊看來。

    李辰沒有進去,走到旁邊一間,還沒有看,吳天寶就道:「不用看了,兩邊都差不多,這邊住了三個女學生。」

    聽說是女學生,李辰就不好再看了,實際上這時候他也不想看,只覺得心裡堵得難受。

    他也曾想過孤山村的小學校情況不好,譬如校舍年久失修,宿舍擁擠啊,課桌椅不全啊,諸如此類的,但是他沒有想到,校舍不是年久失修,而是根本就快趴下來,他也沒有想到整個學校就兩間小房子,連很多人家的房子大小都比不了。

    學校也沒有宿舍,住校的學生們就在教室裡打地鋪,現在已經是秋天了,地上肯定會涼的,孩子們也沒蓋什麼被子,都是和衣躺在地上。

    李辰從兜裡摸出煙,給呂建雄、吳天寶他們一人散了一個,自己也難得點上一根:「吳老師,晚上有空沒?我們聊聊?」

    吳天寶看了呂建雄一眼,接過煙,默默點了點頭。

    幾個人也沒說回呂家,就蹲在前面路口,圍成一圈,默默吸煙。

    等吸完一根煙,將煙頭狠狠踩了兩腳,李辰才抬頭對呂建雄道:「呂村長,我有點不明白,給學校建幾間房子,真的就那麼難嗎?我看很多人家,包括你自己的房子,就比學校好很多,山裡建房子,材料都有,無非就是組織大家出點人工。」

    呂建雄沒想到李辰會將矛頭對準自己,悶了一下,才道:「李主任,你批評得對,但是村裡也確實沒有辦法,學校建房子,主要就是人工,人工也不可能不給錢,村裡真沒有這個錢。」

    「這是村裡的學校,難道大家就不能義務勞動嗎?」李辰很不解,他覺得,孤山村小學校現在這種情況,是完全可以改變的。

    呂建雄苦笑:「村裡每年的義務工都不少,很多錢都沒辦法給大家,建學校的工作量也比較大,每年都只能修一下。」

    「你們這是瀆職,還有什麼事情比學校更重要的,還有什麼事情是比孩子們的前途的更重要的?」李辰怒道。

    在他看來,呂建雄既然能夠將自己的房子建起來,那也就能將學校建起來,既然大家可以做別的義務工,建學校為什麼就不可以,這可是涉及到很多家庭的事件。

    吳天寶開口道:「李主任,這個事情其實也不怪呂村長,重建學校這個工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需要一部分工是一回事,主要是材料,特別是一些輔助五金料什麼的,學校沒有錢,村裡也沒有錢。」

    呂建雄歎了口氣:「李主任,你可能不知道,我們孤山村,其實一分錢都沒有,還給大家打了不少白條,我這個村長確實做得不到位,但我是努力了的,可能是能力有限吧。」

    聽到兩個人的解釋,李辰才想到可能是自己將問題考慮得太簡單了,在基層做事情,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就好比讓大家義務勞動,未必就一定能夠得到大家的響應,雖然大家都知道教育重要,但事實上,教育在很多時候都會被人們忽視道。

    李辰輕輕歎了口氣:「呂村長,我說句實話,不管有什麼樣的理由,學校這件事,你是有責任的,我就不相信,你堂堂一個孤山村的村長,真的想為學校建兩間房子,就弄不起來?還是你自己沒有這個決心,或者說,沒有從根本上將學校的工作重視起來。」

    呂建雄想了想,歎了口氣:「是,李主任批評得對,我沒有決心,也沒有那個奉獻精神。」

    呂建雄自認錯誤,李辰反而不好再批評他,也歎了口氣道:「呂村長,我還是那句話,教育很重要,我們不能讓孩子們以後也一輩子留在大山裡,多學兩個字,多學到一點東西,他們以後走出去,就不會手足無措,他們應該有更美好的未來。」

    「呂村長,只要你們孤山村能夠下決心重修校舍,我可以想辦法為你們募捐一點資金,有什麼困難,你都可以找我,我盡量幫你解決,但是孤山村能夠自己解決的問題,你們也要努力,學校是大家的學校,是孤山村的學校,大家都應該行動起來。」

    呂建雄咬了咬牙,道:「既然李主任都這麼說了,那我也表個態,等過陣子我就開始做這個工作,一定動員村裡的百姓,一起將這個學校蓋起來。」

    晚上,李辰和趙建傑睡在一起,兩個人談到學校的事情,都很黯然,李辰道:「學校的事情,有很多客觀因素,地方上也不夠重視,也有人為的因素。不過這個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思想覺悟是一個方面,幹部組織也很重要,另外大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不一樣,我看呂建軍就沒當這是一回事。」

    趙建傑驚訝地道:「呂村長不是保證要將小學校建起來嗎?」

    李辰道:「那是被我逼的,是被我身上這個副主任的名頭給逼的,而且聽其言、觀其行,我還要看他會不會行動。」

    呂建雄確實被李辰逼的挺痛苦,回去以後他找老爹呂峰支書一說,呂峰也歎了口氣:「這事是比較難辦,不過呂主任說得也沒有錯,這事並不是辦不成,其實還是我們沒有將這件事當回事。」

    呂建雄道:「反正我這次是立下軍令狀了,一定要將新學校建起來。」

    呂峰沒有呂建雄那麼衝動,他考慮的問題更為全面:「今年建不起來,最好是明年開春開始建,今年先修一修,過個冬。」

    「就怕過不了冬,小學校那個狀況,你也不是不知道,說不定哪天下一場大雪,就壓垮了,」呂建雄說道。

    第二天,李辰他們又在孤山村周圍跑了一天,又過了一晚,才繼續向大山深處出發。

    孤山村以東,還有六個行政村,分別是虎牙村、磨盤嶺村、老虎山村、鳳凰嶺村、天鷹澗村、石崗村。

    每個行政村都由若干自然村落組成,這些自然村落的大小不一,有的十幾戶,有的只有兩三戶。

    李辰他們用了半個月時間,將包括孤山村在內的七個行政村,全都走了一遍,但是那些自然村,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去。

    進入大山以後,走路都要靠雙腳,確實很累,更重要的是時間,李辰沒有那麼多時間,全部跑下來一個月可能都不夠用,鄉里還有很多事情等著他去處理。

    每到一個村子,李辰都要去看村裡的學校,看完以後,他發現孤山村的情況,其實還算比較好的,天鷹澗的學校居然已經沒有老師,學生都沒有人上課。

    而且也不是每個村的村幹部都像呂峰、呂建雄那麼好說話,天鷹澗村的老支書,就對李辰這個項目辦副主任不以為然,認為他是嘴上沒毛,辦事不牢。

    「孩子讀書有什麼用?認識再多的字,也還是在大山裡求活,那為什麼還要讀書?」

    老支書也不支持重建學校的計劃:「村裡沒有錢,大家做工都是要錢的,沒有人會做白工。」

    李辰被氣得夠嗆。

    好在其他幾個村子的村幹部都比較配合,答應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重建學校。

    不過李辰此次考察的重點,還是希望在大山中發現賺錢的好項目,一路下來,倒也有些收穫。

    大山裡什麼東西最多?除了野草,就是野菜,這一路上,李辰見到不下五十種不同的野菜,他也基本嘗過一遍,有的味道還非常好,如果能夠送到東部大城市飯店的餐桌上,相信可以賣出一個不錯的價格。

    這些野菜,李辰都搜集了一些帶在身上。

    除了野菜,還有另外一些發現,譬如藥材。

    高原上面生長很多珍貴的藥材,譬如雪蓮、冬蟲夏草、首烏等等,這些名貴的中藥材,採挖不易,數量也有限,想要形成產業,還要想辦法人工養殖。

    在最東邊,已經鄰近巴蜀省的石崗村,李辰意外發現一座寺廟。

    寺廟不大,是個小廟,據說廟裡只有幾個和尚,只有附近的村民才會去上香,平常挺冷清的。

    寺廟倒是對外開放,任何人都可以自由進出,前往參拜佛和菩薩。

    李辰他們去的時候,意外碰到廟裡的主持大師,主持大師似乎對李辰特別感興趣,專門拉他到靜室交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