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重建三國

龍騰世紀 九、直取綿竹 文 / 蘭子龍

    話說孔明用張松之計取得梓潼,破劍閣,傳黃忠入關,屯兵十二萬於涪城十里外。孔明只笑不答魏延等人之疑。

    冷苞、雷銅入了涪城。一夜雷銅與冷苞道:「冷將軍,我等二人能入涪城,多虧黃權將軍,因此今晚我特設宴請黃將軍過來飲幾杯水酒,你意下如何?」

    冷苞道:「這是應該的,那這樣,我去請黃將軍過來,你快吩咐備好酒席。」

    雷銅道:「那真是求之不得了,有勞冷將軍走一趟了。」

    不久冷苞真把黃權請了來,三人皆入坐,先是謝過黃權,再是飲酒作歡。幾碗酒下肚,三人皆有醉意,黃權道:「不可再飲,小心諸葛亮引兵夜我軍,守不住此城,無臉面去見主公矣。」

    雷銅道:「黃將軍太過慮矣,如今諸葛亮軍已退軍梓潼去,怎麼可能來夜襲涪城呢?」

    黃權道:「雷將軍此言詫異,昔日你二位將軍不是被諸葛亮軍所圍攻,致使梓潼失陷的嗎?」

    雷銅聽後,知是時機了,立摔碗於地,早已隱藏在屋裡的伏兵齊出將冷苞、黃權二人捆綁起來,封其嘴。再命親信將士將其二人鎖於房中,嚴加看管。出外見黃權副將道:「黃將軍和冷將軍都喝醉了,今夜就在此休息,你等不可打覺二位將軍。」

    那副將不信,道:「黃權將曾說過不會喝醉酒的,雷將軍故騙我等也,我必見到黃將軍方能離去。」雷銅怕事情走露馬腳,立拔劍殺之,雷銅身過將士速將餘下兵士亦殺之。

    雷銅引三千兵至北門,對守城之將道:「黃將軍知各位將士守城辛苦,所以特使我前來與你等更換,今夜就由我來守備。」

    守城之將聽後道:「黃將軍並未曾與我等說起更換之事,為何今日突然更換?」

    雷銅道:「黃將軍見你等守城老是無jing打彩,下半夜也總是睡覺。今諸葛亮在涪城十里安營紮寨,如若夜襲來攻,我軍防患不好,涪城失陷你如何擔當,你有十個頭顱也不夠砍。梓潼失陷就是在下半夜將士都疲於睡覺,敵人才不知不覺把整個城包圍了也沒有人發覺,所以今夜我親自來督促將士們守城。」

    守城將一聽,道:「請雷將軍恕罪,方才末將有冒犯之處還請將軍多多包涵。」

    雷銅道:「你未曾有罪,我又為何怪罪於你呢?你剛才有所質疑,本應如此,值得嘉獎,如若是敵軍使詐作此,不問而輕信之,不是毀了大事乎?」

    那將領聽了心裡自是高興,道:「那就有勞雷將軍了。」說完下令叫城樓城下守城將士與雷銅兵士更換。雷銅見那將領帶兵走後,速命人飛馬報之城外的諸葛亮。

    孔明正在閱書,且早下令今夜所有的將士不可解甲宿睡。魏延問道:「難道軍師知今晚敵軍yu來襲我軍營不成?」

    孔明道:「非也,我乃正等有人請我軍入涪城也。」

    吳蘭、何義與魏延相互而望未知其意也。少時,營外有兵來報道:「稟軍師,雷將軍已將事辦妥,只等軍師率兵入從北門入城了。」

    孔明大喜,立傳令三軍向涪城進發。孔明大軍一到涪城,雷銅立命大開門迎孔明大軍入城。魏延、吳蘭、何義再分別引軍至另三城門,殺死守城之將,更換守城將士。

    涪城之兵,次日醒來大驚,見營外皆是蘭子雲之兵,所豎之旗乃諸、魏、何者也。涪城百姓也大驚,一夜不知不覺涪城就被諸葛亮軍佔據了,莫非諸葛亮軍從天而降乎?

    雷銅立下大功,孔明任其為隨軍牙門將,對雷銅道:「雷將軍立下大功,他日主公再論功行賞,封任將軍,今日孔明暫代主公任將軍為牙門將。」

    雷銅大喜,拜謝道:「多謝軍師賞識,雷銅一定盡全力所為,再立戰功。」

    張松對孔明道:「軍師,冷苞此人不能留矣,此人反覆無常,可速斬之;黃權可暫收押之,等日後平定蜀中再降之。」孔明聽其言,令人推出城斬殺之。

    張松又道:「前去成都之路途中,有一城塞乃綿竹,此地乃由蜀主劉璋之子自請纓從成都前來守備。此地乃敵軍防禦重點,軍師不可急於攻之。」

    魏延道:「城都能破,區區一個城塞何足懼哉!軍師,我願請纓領兵兩萬去取之。」

    孔明大喜,立令魏延、何義率兵兩萬直取綿竹,自與雷銅、吳蘭引兵七萬隨軍而來。魏延率兵來綿竹叫戰,吳懿見城下一年輕之將前來叫戰,披掛出馬來戰。戰不足五回合,吳懿敗走,奔回城塞,不敢再出戰,只得嚴加守之。魏延退回報之孔明,孔明乃令軍分四路大舉進攻,直取綿竹。令魏延領兵兩萬從北進攻,吳蘭從東進攻,雷銅從繞至西進攻,何義從南進攻。大戰五日,破城而入,劉循望風出逃,何義引幾千騎兵追擊,一路直追至落風坡。正將劉循圍住,何義出戰,與劉循戰四十回合亦未分勝負,何義退令兵齊攻之,劉循不敵,落馬被擒。

    何義正yu押劉循回,不料背後有兵至,當先一員大將,劉循見之呼道:「張將軍,快救我。」原來是蜀中猛將張任。張任見公子被擒,立槍來戰,何義率兵抗之。張任只追何義而來,與之交鋒,戰三回合,何義不敵,奔北而走,張任火速斷其路再戰,何義不敵死於張任槍下。

    此時魏延、吳蘭引兵至,見何義被殺,率兵齊攻而上。撕殺一陣,張任見勢不對,引兵向南而走,魏延大怒,令人取劉循來yu殺之。吳蘭勸之道:「魏將軍,不可輕殺俘將」誰知話未說完,魏延不管三七二十一便殺了劉循。魏延卻罵道:「你殺軍一將,我殺光你軍一將,我看誰更行。看你張任回到成都如何向你主交待?!」

    攻破綿竹,孔明引兵到落風坡,聽聞魏延殺死劉循,並沒說什麼,可一聽將軍何義戰死,泣訴道:「何義將軍乃主公情同手足的好兄弟,如今何將軍戰死,我應如何向主公交待?」

    魏延道:「軍師請放心,主公明理是非,此何將軍乃戰死沙場,怨不得人也。」

    孔明乃令人厚葬何義於落風坡上,眾將皆隨孔明跪於墳前,孔明道:「將軍雖少猛少謀,可將軍義字當頭,豪邁爽直,自上庸出戰以來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此將軍一馬當先擒劉循,功不可莫。將軍請安息,待平定蜀中再來拜祭將軍。」

    回營孔明問吳蘭道:「張任乃何許人也?」

    吳蘭道:「張任乃蜀郡人,乃大都督是也,極有膽略,一身『百鳥朝凰槍』十分厲害,不可輕敵。」

    孔明想了想看了一下魏延,對眾將道:「文長殺死劉循非錯也。」

    眾將乃知其意,魏延與張任曾交手,知其斤兩,故殺劉循讓張任回去難與劉璋交待,必引起君臣不和。卻說吳懿在綿竹被擒,解來見孔明,孔明問道:「你肯降否?」吳懿乃降之。孔明大喜,乃重賞之。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