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重建三國

龍騰世紀 十、張任被擒 文 / 蘭子龍

    再ri,孔明重整兵將,養精蓄銳以待攻取廣漢之需。

    話說昔日進攻巴郡時,我令楊文義、趙雲引兵北上進取德陽,攻取成都。德陽攻取之後,趙雲對楊文義道:「楊將軍,依我觀之,明日我等可引兵進取廣漢,與諸葛軍師、黃將軍夾攻涪城、梓潼;與之會師,再一齊進攻成都,到時主公與文聘將軍亦至成都矣,兵臨城下,可取蜀郡成都矣。」

    楊文義聽其言,道:「趙將軍所言甚是。如若此去攻取成都,得先過沱江,現我軍已打草驚蛇矣。再去取之,敵軍自有所防患。」

    次日,楊文義便引兵向廣漢進發。廣漢太守張翼聞梓潼、涪城、綿竹相繼失守,公子劉循又被殺,自知劉璋亡ri不久矣;聞楊文義、趙雲從德陽引兵來取,而北上諸葛亮大軍又率兵而下,廣漢也免不了被攻陷矣。正思想此時,這時許靖來見張翼,張翼問之。許靖道:「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何況蜀主劉璋乃無能之輩,只不過他子承父業,要不然憑他也能成為蜀主,恐怕ri從西而出。張將軍又何必為何為其賣命呢?」

    張翼道:「那麼許大人是教我降蘭子雲乎?」

    許靖道:「降與不降,是你自拿主意。我只不過要將軍明白事理,現今劉州牧劉璋大勢已去,要想反敗為勝是根本不可能的事。縱然能守住一ri,豈可守長遠乎?君不見蘭子雲幾路大軍同時壓境而來乎?北上有諸葛亮,東南有楊文義、趙雲,南下有蘭子雲、文聘二路軍皆向蜀郡而來,兵力達五六十萬,以將軍廣漢區區幾萬兵力,抵抗亦是無用矣。」

    張翼道:「聽聞荊州蘭子雲乃仁德之君,可否屬實?」

    許靖道:「將軍未聞江夏被孫策破城之後,劉公子何在乎?」

    「劉公子,許大人可是說得劉表長子劉琦嗎?」張翼問。

    許靖道:「正是,荊州之地本屬劉表,蘭子雲乃鳩佔雀巢,劉表本應與之誓不兩立,而劉表病死之前卻遺言與蒯良告之公子劉琦,如若有一ri江夏兵敗,可投荊州蘭子雲而去,不可投他人。」

    張翼問:「何故?」

    許靖道:「我先亦不知何故。後聞蘭子雲治理荊州比劉景升有過之而無不及,劉表乃稱之有治世之才;其受百姓愛戴比徐州劉玄德有過之而無不及,仍明主可投之;思才求將若渴有比曹操,自然亦納降劉琦;行軍作戰令江東孫策莫敢輕視,故乃天下英雄。今公子劉琦投之,便任蘭子雲長史也,昔日劉表之將文聘也歸降於其下,今率兵席捲巴蜀之地,麾下將軍智勇雙全,能征善戰,過關斬將,歸心者皆降,剛足兩月已逼近蜀郡成都矣。」

    張翼道:「那現今我等應如何處之?」

    許靖道:「如若楊文義、趙雲引兵至,可開城出迎降之。」

    張翼道:「如若大都督張任自落風坡而回廣漢如之奈何?」

    許靖道:「那更好,可設計擒之再交與諸葛亮,更表我等投降之心。」張翼允之。

    次日,楊文義、趙雲率兵至廣漢城下,張翼引兵出城來迎,將士手中皆無兵器。

    趙雲對楊文義道:「楊將軍,敵軍來降,迎我軍入城也。」

    「可否有詐?」楊文義問道。

    趙雲道:「依我觀之,非詐也。我等可放心入城。」

    剛入城不久,楊文義與趙雲正重賞降將,忽有兵來報道:「稟報楊將軍,趙將軍,張任自落風城敗陣而回,正向廣漢城奔來。」

    趙雲聽後,立生一計道:「可叫張翼將軍前去開城迎張任入城,我等在城中設伏便可生擒張任也。」

    張翼等人答允。出城相迎,道:「大都督一路辛苦,末將特地來迎大都督進城。」

    張任未語,落風坡未能救出公子劉循,心乃不安,故未答語。剛等張任一入城,張翼立命人關城門,四周伏兵齊起,將張任一乾等人重重圍困於中。張任立脫口大罵道:「張翼,你這混帳東西,竟然吃裡爬外。」

    但卻沒有人理他,趙雲出馬來戰張任。趙雲、張任二人皆是槍法絕頂高手。

    話說張任槍法學自當時武術名家童淵。童淵收徒二人,一人是「宛城侯」張繡,另一人便是西川的大都督張任。兩人均學了他的「百鳥朝凰槍」,並且闖下了極高的名望。特別是張任,他以自槍法,讓蜀中將不得不服,也在天下名望極高,故任蜀中大都督,乃當之無愧矣。童淵晚年隱居深山,後經趙雲求拜,收了趙雲為關門弟子,誰也不知道,童淵也未曾告知此事於三個徒弟,故趙雲並不知自己有兩位師兄。趙雲學藝成下山後,自創了一套「七探蛇盤槍」。初戰成名於公孫贊與袁紹的戰役,當大將文丑追殺公孫贊時,趙雲單人獨騎殺敗文丑,槍挑鞠義,保護公孫贊,並助其反敗為勝。

    今兩師兄弟對戰,只知對方乃敵,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趙雲與張任戰,由於師出一側,而張任之武藝也並非等閒;趙雲一身是膽,武藝在何境界,眾所周知,而且趙雲之勇猛、謀略皆高於張任,自創一套「七探蛇盤槍」,其大勝過張任所學的「百鳥朝凰槍」。兩人戰二十餘回合,張任思忖著:此人乃知我槍法,再說此人的武藝在我之上,再戰亦是白費氣力,可是現在敵眾我寡,被圍城中,實乃甕中捉鱉也。

    未等張任思定,趙雲提槍來戰,張任令兵抵制,yu戰至城門,奪城門而出。可是事與願違,長槍步兵齊上,刺翻其馬,張任落地被擒。擒得張任之後,楊文義下令人前去綿竹報知軍師諸葛亮。

    話說諸葛孔明向廣漢進軍,自落風坡而來。剛行不久,前有兵來報道:「軍師,前有兵來報,將軍楊文義、趙雲已率兵從德陽來攻廣漢,廣漢太守張翼開門而降。今聽聞軍師行軍至此,使人來報。」

    孔明大喜道:「好,很好,依我觀之,不久主公也應從江陽來成都了,至時三、四路軍齊到成都,兵臨城下。可平定蜀中矣。」

    孔明引軍至廣漢城外五里安營紮寨,自與魏延、吳蘭、雷銅等人前往廣漢城。楊文義、趙雲等人出城來迎孔明進城。待坐定之後,楊文義道:「軍師,昔日趙將軍施計擒得張任。昔日主公吩咐要納降此人,可我等屢納張任,張任亦不願降。軍師認為應如何處之?」

    孔明思忖一會道:「此事不急於一時,暫且把他收押,等他日主公來處之,甚為妥之。你以為如何?」

    楊文義道:「軍師言之有理,我等也正有此意。哦,對了,軍師為何不見何義將軍?軍師留何大哥守備後方了嗎?」

    軍師未語,再見魏延等人皆似犯錯了一般,顏面無色。魏延道:「何義將軍他,他為了率兵擒拿在逃的劉循,路中遇到張任,何將軍不敵死於其槍下矣。」

    楊文義一聽拍桌而立,道:「來人,給我把張任拉出來,我要把他碎屍萬斷,以報何大哥之仇。」

    魏延、趙雲、吳蘭等人皆起身阻其行動。趙雲道:「楊將軍萬萬不可啊,一切待主公前來由主公作決定。何況何將軍已死,人死不能復生,將軍節哀順變吧。」

    孔明道:「其實都乃我之錯,我不應讓何將軍去南攻綿竹,致使何將軍不敵前來救助劉循的張任,此乃我失算矣,早知如此我就命文長(魏延的字)前去南門攻之了。」

    楊文義被眾人左右相勸,方慢慢平息了他心中的怒火。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