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重建三國

龍騰世紀 十一、會師成都 文 / 蘭子龍

    話說昔日我與文聘兵分兩路,文聘從岷江而上取漢嘉郡,攻犍為郡,再引兵攻打蜀郡成都;我自引兵從沱江逆流而上,攻漢漢安,取資中,再引兵攻至蜀郡而來。

    馬步水三軍齊發,進軍成都,我率兵十萬直向蜀都進軍,兩日後駐紮在蜀都城東外十里。再ri,有兵來報道:「主公,據探子來報,文聘將軍率兵至蜀都城西了。諸葛軍師已攻破巴西重重關口,攻陷多城,已至廣漢;楊將軍、趙將軍從德陽引兵至廣漢與軍師會於廣漢。聽聞敵將張任被趙將軍生擒,但何義將軍不幸戰死沙場。」

    我聽後悲痛萬分,一氣之下拔劍將桌子劈成兩半,所在之將士無不驚恐萬狀。我命將士退去,自思沉默不語,我自知人死如燈滅,不可再繼,然我亦忍不住心中的悲痛,想昔日與何大哥一起在零陵共飲,在武陵秦、風二人的婚宴上共飲,你的那般坦然自若,你的那般豪氣都隨你永埋地下矣

    次日,諸葛亮使趙雲、魏延、吳蘭各引一軍一路攻向蜀都而來,我知此事後速命文聘引軍直攻成都,劉璋yu聞知yu立使人前來降。王累道:「主公,魏延已殺公子,何故降之?你去降之,魏延必殺主公也,就算此時不殺,日後必與魏延過不去也。」劉璋不聽其言,仍開門來投降。

    文聘使人來報此事,我只領「雲飛十騎」和幾千護衛隊入城,我告知文聘道:「我先入城,如若有何異動,你立下令攻城。」文聘答允。劉璋前來迎我入城,入城後立見門閉,知此事有變,回頭見王累在城樓上令兵放箭she我,弓箭直向我而來。「雲飛十騎」立拉劉璋軍擋之,而吳慶生乃用劉璋擋住飛向我的箭,劉璋身中數箭,當場畢命。文聘見城門緊閉,知此事已變,立下令將士火速攻城。「雲飛十騎」飛身殺上城樓,當場將王累及其餘黨殺之。

    見文聘率軍入城,我使吳慶生傳令於他,教他不可殺百姓,不殺降將歸順之兵。剛將蜀都安定下來,軍師孔明與趙雲、魏延、楊文義、吳蘭、雷銅等人引軍而至。至此時,我軍發兵以來終會師成都城了。我出城來迎孔明一乾等人入城,坐定後。

    孔明笑道:「主公自白帝城取夔關,巴郡,我以為江州山城可阻主公,沒想到主公還是先我一步到達蜀都,而先取得此城。」

    我道:「軍師過獎了,要說還是軍師功不可莫,攻巴西,取梓潼,得涪城,這一路如無是軍師,豈可如此之快取乎?」

    孔明道:「主公,可是何將軍他?」

    未等孔明說完,我道:「軍師,此事我已知曉,不必再久提矣。他日我親去落風坡拜祭何將軍。」說著我心中是一陣陣撕心裂肺之痛。

    孔明道:「主公,俘將吳班、吳懿、黃權、劉貴皆一一歸降我軍,再有先助我軍有功的要數張松、雷銅、吳蘭、龐義,許靖、張翼;我還為主公發現了兩員大將乃魏延魏文長,馬忠馬德信。對了,還有一人乃張任,此人屢招不降,主公應如何處置此人?」

    我道:「軍師,所有有功之人皆論功行賞,至於封爵任將之事,押後兩天再說。明日可將張任叫來見我。對了,把其家小也帶來。」

    孔明道:「是,主公。」

    次日,兩名護衛將一捆綁之人解入道:「主公,張任帶到。」

    張任一見我便是一驚,心想:哇,看樣子比我還年少好幾歲,此人真是諸葛亮等人口中所叫的主公乎?此人真乃是當初夜襲江陵,智取襄陽的蘭子雲乎?但是也由不得自已不信啊,剛才那兩位護衛也稱這年輕人為主公啊!

    我見張任被繩捆綁,立上前親自為其鬆綁道:「早聞張將軍大名,如雷貫耳也。今日真是對不起,我不應該用此方法把你請來;不過不以此方法,恐怕又請不來將軍,所以不得已而為之,如有何失禮之處,請將軍多多包涵。」

    在坐眾將皆相互對望,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張任用奇怪地眼神看著我,無言亦無語。我立吩咐下人為張任看坐,道:「張將軍請入坐!」張任在想,此人葫蘆裡賣的什麼藥?說真的心裡有點虛,但是為什麼呢?可又說不上來。張任也免為其難地入坐了。

    我對張任道:「昔日聞蜀郡人士張任,乃智勇雙全,未得一見,今日一見果然氣度不凡。張將軍憑一身超群武藝,還有『百鳥朝凰槍』槍法,而創下極高的名望,看來一定為老百姓做過許多實事,蜀中百姓有將軍乃福也,想必童老(指其師童淵)也為有此高徒而感到自傲才是。」

    張任心想:此人為何知我師乃誰?我並無見過此人,也素昧平生,難道他是師父收的徒弟不成?依我知,師父只收我與「宛城侯」張繡,未曾聞還有個師弟啊!可是他又是怎麼知道的呢?也許是師父名聲大,被世人所知也是很正常的。可他知我槍法警髓「百鳥朝凰槍」,難道是趙雲這小子告訴他的?我與這小子交過手,依他的武藝,應能看得出我的槍法;嗯,準是這樣的。張任道:「蘭將軍過獎了,說到槍法,我沒讓我師父丟臉。」

    我道:「的確,不過張將仍乃學藝不精,不然為何敗在趙將軍手中呢?」

    這時,趙雲道:「主公,當時我與張將軍戰二十餘回合亦未分勝負,為何主公說子龍勝張將軍了呢?」

    我道:「子龍,此事你不知,當時張將軍知敵不過你,故退而令將士齊攻而來;如果張將軍敵得過子龍,為何不在勝過子龍之後,趁士氣大增時令兵出動來攻呢?而張將軍並非,是乃張將軍不敵子龍也。」

    張任一聽,笑道:「昔日聞蘭子雲將軍運籌帷幄,今日一見令張任大開眼見。不錯,趙雲將軍之武藝的確在在下之上,趙將軍之槍法也令在下十分佩服。如若當日再戰下去,我亦是敗於趙將軍之下。」

    我道:「張將軍此言詫矣!你與子龍乃同出一門,皆乃武術名家童淵之徒。如若以童老前輩所傳授的槍法,你二人再戰二十回合亦難分勝負。但一個人光憑師父所傳之藝而成名於世,也只不過是虛浮一時罷了,而子龍卻憑自己的悟性與資質自創一套『七探蛇盤槍』,比其師父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趙雲道:「主公,我未曾與你說過我的師父謂誰?也未曾與主公交過手,就我自創一套『七探蛇盤槍』為何主公也知得這般明瞭?」

    在坐眾將皆被我所說所吸引,他們對這些簡直是聞所未聞。孔明搖著羽扇對張松道:「永年,你可見知到主公之見知乎?」張松直是不停點頭。

    我又對在坐眾將道:「武術名家童淵本只收收徒二人,一人是『宛城侯』張繡,另一人便是西川的大都督張任。兩人均學了他的『百鳥朝凰槍』,並且闖下了極高的名望。童淵晚年隱居深山,後經趙雲求拜,收了趙雲為關門弟子,誰也不知。趙雲學藝成下山後,自創了一套『七探蛇盤槍』。初戰成名於公孫贊與袁紹的戰役,當大將文丑追殺公孫贊時,趙雲單人獨騎殺敗文丑,槍挑鞠義,保護公孫贊,並助其反敗為勝。子龍,你說我說得對嗎?」

    趙雲道:「主公,果真乃見多識廣,令子龍不得不佩服。」

    我對張任道:「張將軍,今日你們師兄弟相見相識,真乃一大快事,今日我特略備酒菜,為此慶賀,請將軍入席。」

    張任理直氣壯道:「我憑什麼就此相信你?你苦心積慮說這麼多無非是想讓我張任降於你,你枉想!忠臣豈可事二主,我是絕對不會降你的,你還是還不如給我來一刀了絕算了,反正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我道:「招賢納士,我蘭子雲如饑如渴,但我也絕不會強人所難。今日我所之言皆為事實,為將軍與子龍慶賀之事也乃真心實意,並非以此來誘降將軍之意。將軍降與不降,乃由將軍自拿主意,他人豈能主宰乎?不過我得勸將軍兩句,人死如燈滅,油盡燈枯,不可再繼,也不可有再世;螻蟻尚卻偷生,男子漢大丈夫豈可輕言生死?」說完我揮袖而去。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