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重建三國

龍騰世紀 二、敵明友隱 文 / 蘭子龍

    話說我也孔明至襄陽,襄陽黃嚴、徐庶等人出城來迎。

    入城就坐間,黃嚴對我道:「殿下,此來襄陽有何要事乎?」

    我道:「你等可聞曹操進位魏王之事乎?」

    黃嚴道:「略有所聞,殿下來此莫非為了此事乎?」

    我道:「不僅為此事,曹魏正屯兵南陽,洛陽等地,我此來一乃是告知於你等防患於未然,二乃是如果一有時機可率兵攻擊樊城,直取南陽。」

    黃嚴道:「昔日我令探兵探查,樊城重兵把守,由大將曹仁親督軍守,很難有機會巧取,只可能力攻。」

    我道:「不急,他日我自將從長安出兵,進攻武關,曹仁如若來救,將軍可趁機從水路丹水、漢水、襄江三路齊攻,力攻樊城,可破之矣。」

    徐庶道:「殿下此策可行。」

    正在此時有一兵急急入報道:「稟殿下,東吳孫策使者魯肅來見殿下,說有要事與殿下相商。」

    我命其傳其入,魯肅入道:「東吳魯子敬見過蜀王殿下。我家殿下命我來向大王求救。」

    我疑惑道:「求救?對了,子敬為何知我就在此?」

    魯肅道:「我本yu從襄陽、上庸入蜀都見大王你,但我坐騎已奔死,故想至襄陽城向黃將軍、徐軍師借馬,沒想大王你現正在襄陽,正是天助我東吳矣。曹操自立魏王,屯兵徐州穎上、豫州汝南,yu發兵下江南,攻取我揚州壽chun,我東吳準備未充足,恐不敵曹魏,望大王出兵潼關,曹魏必顧慮後方之犯而退兵,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我道:「依東吳之兵力,將才如雲,怎懼曹魏乎?」

    魯肅道:「大王此言詫異。曹操自黃巾之時,便佔據中原之地,消滅其他勢力,官渡之戰後,再滅河北袁氏,兵眾將多;何況中原之地經濟繁榮,土地肥沃,已有幾年與你我二國相持,現曹魏兵馬足,糧草備,數百萬軍直下江南,你道我東吳勢單力薄,如何拒之?還望大王共同抗曹。」

    孔明道:「子敬言之有理。殿下,依我觀之,可應吳王之約出兵長安。」

    我道:「好,就依軍師之言而定。子敬,你可速回報之吳王,我自長安出兵來個『攻魏救吳』。」

    魯肅道:「攻魏救吳?哈哈,大王斷章取義,用得實在是妙之,妙之。好,就此說定,我就此拜別,此事不可托延。」我命黃嚴擇一良駒與魯肅,送其出城。

    我對孔明、徐庶道:「兩位軍師,你二人對此事有何看法?」

    孔明道:「難道殿下以為有何不妥之處乎?」

    我道:「現今之狀乃是敵已明,友未定,引友殺敵,不自出力,借刀殺人之計也。」

    徐庶道:「殿下是懷疑曹魏並未進攻揚州,而是吳王之計乎?」

    孔明道:「依我觀之,殿下所言並無道理。況且魯子敬此次來,並無提及半點結盟之事。以我與子敬之交情,我觀此人雖並無事相瞞,但正所謂防人之心不可無,還是早防之為上策。」

    徐庶道:「殿下,依我觀之,可使人前去揚州、徐州探聽虛實,再作定策。」

    我道:「不必了,曹操發兵進軍江南是實情,至於在我軍出長安攻擊曹魏時,東吳是否出兵,方能得知其是否乃計,也許就連魯子敬也不知此乃有計在其中。」諸葛亮與徐庶皆允之。

    我對孔明道:「軍師,你知我此來襄陽為何意乎?」

    孔明道:「難道殿下知東吳yu使者來襄陽乎?」

    我道:「非也。我此來yu往隴中臥龍崗,特來探望軍師兄諸葛瑾(由於蘭子雲起事桂陽,攻取荊襄,諸葛瑾未到東吳為官)、及其弟諸葛均。」

    孔明道:「殿下此來不是探望,是求賢才吧。」

    我笑道:「知我者,軍師也。」我便與孔明、徐庶前往隴中。

    孔明自出山相助我以來,就進軍入川,戰南中,攻取雲南、建寧等地,再隨我西北入西涼,平定羌氐二胡,蜀中一勞就是數年,此次回隴中,真也乃見親去思情。正好我等人來時,其兄弟二人正在家中。入坐品茶,我對諸葛瑾道:「諸葛先生,子雲聽孔明言先生乃有治理之才,今來拜訪,有意請先生出山相助於我,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諸葛瑾道:「昔日魯子敬來求我出山相助孫策,我未出山。殿下可知為何?」

    我問之,諸葛瑾道:「因為有了殿下的出現,當時殿下已佔據荊南。而且聞殿下來襄陽尋賢問才,聽均弟(諸葛均)所言殿下求亮弟(諸葛亮)出山相助,且聞殿下與亮弟舌戰,乃知殿下年少有為,博學多才,後殿下取荊襄,亮弟從殿下,故此未應魯子敬相助孫策,此為其一;其二,我若相助孫策,他日必與殿下為敵,我不可與亮弟為敵,況且均弟聽殿下與亮弟隴中之辯後,意向殿下你,但恐才不及,故留隴中苦讀,以便他日至蜀來投殿下。殿下治理蜀國屢見成效,襄陽百姓之忻樂,人人皆可見;今殿下親往探之,再至隴中求賢,我等乃求知不得。」說完與諸葛均一同跪拜於地。

    我大喜,忙扶起道:「二位先生快快請起,子雲有你等相助,實乃幸之。」

    諸葛瑾起道:「殿下,請殿下讓我留此襄陽,助徐軍師治理襄陽。」

    我問之為何,諸葛瑾道:「我對襄陽老百姓生情矣,不知殿下可允臣否?」

    我笑道:「既然如此,好吧,我任你為留府長史助徐軍師、黃嚴將軍治理襄陽。」

    諸葛瑾立謝之。我對諸葛均道:「諸葛均,你便隨我回蜀都,我任你為蜀都司馬,助我處理內政事務,你意下如何?」

    諸葛均拜謝道:「多謝殿下,以後又可與二哥(諸葛亮)一起共讀書唱曲矣。」眾人聽後皆笑矣。

    回襄陽城,我回成都臨行時,對徐庶道:「元直,如若無機進攻樊城,無論如何不可將襄陽失守。襄陽就托付與你與黃嚴將軍、子瑜(諸葛瑾的字)矣。」

    徐庶道:「殿下可放心,臣定當盡全力以護我大蜀領土,不失一座池。」

    我點頭應之,便與孔明,諸葛均回蜀都矣——

    兄弟姐妹們如果覺得小弟寫書辛苦,有票就砸我吧!狠狠地砸,支持一下吧!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