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血火明末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一章 擴充人口 文 / 周天師

    第一百五十一章擴充人口

    第二天,周世龍在千戶官廳之內頒布法令,尤其是推出了《福山屯治安管理條例》,上至陰謀作亂,下至打架鬥毆,甚至於行為規矩都進行了法律條文的規定,如有違背,一律嚴懲不待。

    這些,周世龍專門安排了一批士兵退役,充任治安司的人員。而這次,治安司的人員不僅僅在福山屯內開始了任務執行,就是衛所旗下各屯包括張格莊、高瞳等等屯所,全部都派遣了一隊十二名治安隊前去執勤。這些人員的調配不屬張格莊、高瞳等屯所管轄,直接受制於福山屯治安司。

    每一隊治安隊在屯所之內執勤,都為期一個月,一個月之後進行輪值。

    至於各屯原有的管隊官,一律裁撤,或是搬遷到福山屯來,或是自動解除官職,告老還鄉。至於各管隊官的家丁,同時解散,也有兩個選擇,除了一個卸甲歸田,成為軍戶之外,另一個則是編入新軍之內。

    雖然編入治安隊更好一點,不過周世龍想到他們的陋習,那是一定要在軍隊之中進行大lang淘沙的,嚴格訓練到合格為止的。

    這些都是集權獨裁的舉措,不過因為昨天周世龍大開殺戒,更是將高瞳、張格莊,甚至於福山屯之內的舊有管隊官全部斬殺殆盡,整個福山千戶所都被鎮住了,驚駭之極。之後又見周世龍命人四處張貼佈告,清清楚楚的列出了這些被殺之人的罪行,一時之間倒是全部噤聲了。

    現在《福山屯治安管理條例》下來,又派來了治安隊,治安隊長更是打鑼宣告,旁邊雖有無數軍戶圍攏了議論紛紛,卻是沒有人敢於發言。而自此之後,只要周世龍有了政令下來,那都是暢通無阻。

    倒不是那些個舊有管隊官以及各自的家丁們心甘情願,而是一來周世龍殺伐果斷,如果不聽從那肯定是要被殺了的,這是一定的,到時只要和現在這些被殺的人一樣,安個謀反作亂的由頭那是半點事也沒有;二來卻是周世龍給出了足夠優厚的條件。

    舊有管隊官除了必須遷到福山屯之內居住之外,其他的並沒有什麼要求,相反還給予了一定的月餉補助。只要他們老老實實的,後半輩子的生活問題是沒有的。

    而那些家丁們,待遇更是優厚了,卸甲歸田的除了有良田分到,而且還可以在福山屯領取農具、種子等物,只要夠勤快,這一生算是沒有白活了;至於當慣了打手不習慣再去耕種的,那就編入新軍,其實除了苦一點,月餉還是發得相當高的,而且每天還有香噴噴的白米飯、油香四溢的紅燒rou吃。

    相對來說,家丁們不僅對於周世龍的舉措沒有牴觸,甚至於心裡還是非常的歡迎,很是熱切的。

    內部有治安司,外部有革命新軍,可以說到了這個時候,整個福山屯已經被周世龍完全的掌控在了手中,沒有一處能逃脫得了他的眼睛,徹底的成了鐵板一塊!

    基礎已經打好,那就下來就應該把這個基礎夯實,把這個基礎放大了。

    周世龍決定走先兩步棋,一是擴充人口,二是成立官學。

    現在的大明朝,已經到了一個傳統王朝的末期了,垂垂老矣。制度敗壞、貪官橫行、饑民遍地!他就像一個坐在火山口上面的人,隨時都處在了爆發的邊緣。

    周世龍想要擴充人口,那是相當的簡單。而且不用他動手或者開口,和福山千戶所毗鄰的幾個千戶所之內的軍戶們自然而然的就有人偷逃到福山千戶所之內,甚至於更遠一些縣城、州城的流民、破落戶也都陸陸續續的跑到了福山千戶所之內。

    口碑不是做出來的,而是眾口相傳傳出去的。同時,榜樣的力量也是無窮的。福山千戶所最近幾個月的變化可謂是翻天覆地,一天一個樣,福山千戶所的軍戶們出門之時碰到了外人自然是好生一番吹噓,而由此引得一些民眾來投也就不是什麼稀罕事了。

    不過到底規模不大,這幾個月間到千戶官廳備案的人員也只兩百來人。先前對於這些投奔之人,周世龍就已經囑咐過副千戶金大成,只要是個人那就接收,不管是不是個勞動力,就算是老弱病殘孕那都要。

    勞動力最好,可以為福山千戶所發展貢獻勞動,而老弱病殘也不是沒有半點作用,他們還是可以為周世龍贏得「仁慈」「仁義」之名,對於以後的發展可以說是非常巨大的。輿論,才是世界上最厲害的武器,可以殺人於無形,也可以安全的保護一個人,更加可以塑造一個人。

    為了加大擴充人口的力度,周世龍於是命人在臨近福山千戶所邊境之地,尤其是各處關隘要到之地,開設粥棚,每日向那些流民和困苦的軍戶們施粥。同時安排了一批人手在粥棚之處對福山千戶所進行大力的宣傳以及招募流民和軍戶們加入福山千戶所,成為福山千戶所之內的軍戶。

    開設粥棚的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在附近之地、甚至整個登萊一地都傳開了。平日裡那些食不果腹的流民和窮困潦倒的軍戶們開始大批大批的朝福山千戶所湧去。因為去了不僅有粥吃,能吃個飽飯,更加惹他們垂涎的是加入福山千戶所居然可以分得到屬於自己的田地!

    這是一個他們無法抗拒的誘惑!

    一開始,周世龍的舉動自然令周邊之地的千戶、縣令等管事之人大驚失色,周世龍這是在搞什麼鬼?不過後來一查,這周世龍不好好的做他的千戶官,不趁機收刮銀子,居然還招收流民進他的轄地,這不是腦袋有病麼?

    在他們看來,周世龍這是徹底的瘋魔了。不過也因為如此,這些人才著實的鬆了口氣,反正這些流民和困苦得沒有一絲油水可搾的窮軍戶們在他們的轄地也是個隱患,還不如讓周世龍收了去,讓他去頭疼,反正只要他們的轄地沒事就好,其餘的他們才不管呢

    只有一些精明之人、眼饞於周世龍之人、和周世龍有矛盾之人,從周世龍的舉動中嗅到了一絲別樣的味道,認為周世龍此舉應該不只是熱善好施的原因,應該還有更深一層的因素。也因此,有些人就開始轉動了陰謀詭計,打算暗地裡陰周世龍一把。

    不過這些,周世龍並不知道,而且就算是知道了他也是不會在意的。他現在關注的,全部在了這些新招收的軍民之上。

    粥棚開設之後,每天都有流民或者也是破落軍戶來到福山千戶所,備案成為福山千戶所內的軍戶。不到半月,不僅僅原有空缺的軍戶名額全部補充完備,而且還增加了幾百戶,上千餘人。

    這些人,周世龍並沒有把他們安排進入福山屯之內,只是安排在了福山屯之外。他要製造一個區別對待,讓流民羨慕福山屯軍戶們的生活,產生奮鬥進步的動力;讓福山屯的軍戶感到自己的優越感,讓他們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滿意,從而對他這個掌印千戶感恩戴德,是他周世龍讓他們吃得飽、穿得暖、活得有尊嚴。而要是離了他周世龍,他們什麼都不是,只能和外面的那修流民一樣,混吃等死,潦倒一生。

    之後,周世龍一面安排人手帶領新招的流民一部分屯田,一部分做工,以工代賑。

    屯田需要人手,福山屯以及旗下各屯都到了要改造的時候。尤其是福山屯,進來人口大增、軍戶們家家手頭都有點寬鬆了,不對福山屯進行擴展而改造,一眾人都覺得非常的不習慣。這不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是發展的自然規律。

    做工這些不提,都是些免費的勞動力,只需每天管飽飯即可。倒是屯田,始終是個大問題。

    一般的屯田還好說,不過周世龍可不僅僅是需要一般,他需要的是全民皆兵。

    前些時候,條件不允許,他因此只訓練了千餘新軍,其餘的全職耕種屯田。但現在福山千戶所之內的障礙全部消除,條件已經成熟了,也是時候全民皆兵了。畢竟他現在只是個千戶官,轄地之內的人口始終是制約他發展的最大問題。

    如果不能夠及時補充兵源,一旦戰鬥之時損傷慘重,那情況可就堪憂了,不僅敵人會趁機置他於死地,就說他的明庭同僚們同樣會有人想置他於死地。

    只有手中有兵,心裡才不會慌,才能從容應對任何問題!

    當然,他現在需要的全民皆兵,不需要和現有的千餘新軍一樣,只需民兵即可。就像後世天朝之時的民兵,平時只是農民,但閒暇之時卻要接受思想教育,半軍事訓練。這樣一來,既不與耕種衝突,又不妨礙訓練,可謂是一舉兩得。

    當然,在這裡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組織訓練之人的能力。如果訓練得心急了一點,不僅僅起不到好的方面,而且還會產生衝突,不利於民兵的發展。因為人都是有牴觸心理的,你一急對方就容易跟你急。

    不過這個問題,雖然難道了金大成,但是難不倒周世龍。只一個獎懲機制,一個分權制度,這個問題便即迎刃而解。

    分權制度,屯田和訓練之時不是一個人全權負責,而是分為了兩個人共同負責。一個是為屯長,專門負責屯田;一個是團長,專門負責團練。農忙的時辰被團練佔據了,屯長要站出來駁斥;該是團練的時間卻去屯田了,團長要站出來駁斥。兩者雖然會衝突,但是在這裡,屯田以及團練的時間都有具體的時間,劃分了兩者之間的界限,衝突自然也就形不成了。

    獎懲機制,進行民兵的考核,考核時排名前十,屯長、團長各賞銀一兩,前三賞銀二兩,第一賞銀五兩,不過這期間,屯田不能耽誤了,否則不僅沒有賞銀,而且要受處罰,或是罰奉或是撤職。屯長和團練的升任必須依照各項生產指標和團練狀況來衡量。

    至於參加團練的軍戶們,則有物質的補貼。一個月補貼糧食大米或者麥子一鬥,年終還另有賞銀。而在考核之中,若是能獲得槍術、隊列的錢一百名,都有賞銀髮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