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穿越之青青麥穗

正文 第18章 府城 文 / 金垚

    麥收過後,家裡的麥田重新起壟,一家人忙了幾天,在這三畝田里種上了大白菜和大蘿蔔。

    時節已經過了立秋,奶奶和母親又開始忙著曬菜。冬日新鮮菜幾乎沒有,這裡人家幾乎都要曬些乾菜。立秋前不能曬,會生蟲子,所以一過了立秋,家家院子裡都扯起麻繩,上邊搭著切成條的茄子、角瓜,放在倉房頂上的叵籮裡曬著切成絲的豆角,蘿蔔這時剛剛種到地裡,要等到大秋之後才能曬蘿蔔乾。

    今年家裡的菜園子,早茬菜開始賣後,西遠又培育了一茬菜苗,哪塊地裡的菜賣完,就在哪裡繼續種上各種蔬菜,因為蔬菜的生長期不同,所以園子裡的菜種下的時間也不同,有正好應季節的也有稍微晚一些的,因此,整個由春到夏家裡的菜蔬就沒斷過,這眼瞅著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又要來了,有的人家園子裡的菜要麼長老了,要麼已經過季快沒了,因此曬菜乾的時候就得好好衡量一下曬多少合適。西遠家沒有這個顧慮,園子裡的晚菜長勢正旺,曬多少都沒關係。

    「娘,你說每年咱們怎麼沒想出來這法子,守著這麼大個園子,天一涼點,孩子想吃根嫩黃瓜都找不著。」西遠娘感歎道。

    「要不咋說我大孫兒出息哪,誰家孩子能有他腦袋瓜好使!」奶奶笑呵呵地說,反正現在她三句話有兩句離不開他大孫子。

    「誰不說哪,把老王三叔家給羨慕的,一門要拿他們家柱子換。」前幾天去王家送點蔬菜,一提起西遠,連柱子娘在內,都讚不絕口,他家柱子這一夏天跟著西遠臉都吃圓了,還懂事了不少。

    「也不知道小遠和他爺爺到哪兒了?」奶奶開始惦記大孫子了。

    家裡的菜一種完,西遠就和爺爺出發去府城了。本來西明和西明武兄弟倆要陪著西遠去,但老爺子不放心,最後還是自己和大孫子一起去。

    「我算是看出來了,咱家所有人加起來也沒有他大孫子在我爹心裡重要啊!」西明武開玩笑道。現在家家菜園子裡都有菜,豆腐賣不了多少,所以他也不著急回去,留下來幫大哥照顧一下家裡。西遠不在家,那些鴨鵝就得一個大人放,還有地裡的莊稼要時常照應一下,另外他也想跟著看看大哥家是怎麼養的這些家禽,他即使不養這麼多,少養點也是一個進項。

    「也不看看我們小遠多可人疼,誰家有這樣好的孩兒都得寶貝著!」奶奶用手裡的針線板子捶了西明武一下。

    「是,是,你大孫兒哪都好!」西明武咧了一下嘴笑道。

    「我啊,就等著享我大孫兒的福哪!」

    正被談論的對象西遠現在累得跟狗似的走在路上。本來西遠想走到縣城雇個車去府城,可是到縣城一問,趕車的竟然要了四百錢,爺爺說什麼也不肯坐車了,西遠也怕錢不夠,畢竟如果在府城買到他想買的東西,他和爺爺就一定得僱車了。可是走著去也太艱巨了!早知道他家到府城可是三百里啊三百里!

    爺倆一天走大約五十里,包袱裡裝著奶奶給預備的乾糧,餓了拿出來吃,看天要晚了,就找個村子歇下,莊戶人家都淳樸,也沒有人同他們要留宿錢。

    「唉!咋還不到呢!」西遠無語望天!認真走起來,他連爺爺都趕不上,老爺子由於一直勞動,體力還是不錯的。爺爺一直將就著西遠,放慢腳步,邊走邊歇。

    三百多里路,兩個人走了八天,中途在一個農家西遠說什麼也不肯走,強烈要求休息一天,爺爺笑著同意了。這家的主人也厚道,家裡做好了飯菜就請爺倆上桌,西遠也不客氣,吃了個肚圓,他實在是吃不下帶的乾糧了。臨離開時,爺爺給主人家留了十錢,放在炕頭,當面給人家不會要。

    歇了一天,西遠緩過來乏,剩下的兩天速度快了一些,在第八天傍晚時分終於到了府城。

    濱江城因為在曲江之濱而得名,是北地最大的城市。一進入城裡,西遠頓時覺得其中的繁華不是彥綏縣城可比的。城中商舖林立,人煙阜盛,街道也非常寬廣。好在西遠有前世的眼界,沒有被嚇得無錯,像爺爺似的不知邁哪條腿好。

    天已近晚,西遠領著爺爺打聽著找了一家小客棧。客棧的老闆很熱情,帶爺倆到了房間,裡邊已經有幾個漢子在,有的洗腳,有的吃東西,有的躺在炕上閉著眼睛,不知道睡著沒有。

    按西遠的意思是想要一個**房間,可爺爺嫌貴,西遠怕老爺子心疼錢再半夜睡不著覺,就沒吭聲。屋裡炕上鋪著草蓆,放著很薄的被子,被子上邊汗漬斑斑,屋裡充斥著一股臭腳丫子的味道。

    西遠真想轉身就走,可是往哪去啊!西遠和老闆要來洗腳水,和爺爺一起泡了下,又吃了點東西就睡下了。西遠睡的炕稍,把頭緊挨著牆,旁邊是爺爺,家裡帶來的銀子被奶奶縫進了西遠貼身的小褂子裡,西遠不得不防著別人起壞心。

    本來以為會一夜無眠,沒想到剛躺下沒多久西遠就睡著了。

    一定是走這幾天路把孩子累得,爺爺給西遠掖了掖被子,讓大孫子好好睡一覺吧,他得警醒些,別讓人順手把銀子摸走。

    第二天一早起來,西遠精神抖擻,同爺爺從客棧出來,在一家早點攤喝了一碗豆漿,吃了兩個窩頭,臨走又買了八個窩頭,這些就是爺倆的中飯和晚飯了。

    西遠臨出客棧前,和老闆打聽了濱江城的集市都怎麼走,他們現在處於城西,是窮人集中的地方,出客棧往前走兩個街口再往左轉,走大約兩刻鐘就到了。東城也有集市,不過是富人區,裡面賣的東西比西城的要好,樣數也多,相應的價錢也貴。另外因為曲江從城南流過,在曲江碼頭那裡也有個大集市,經常有些南來北往的船隻停泊在那裡,船上有商人會賣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

    西遠不著急

    ,他打算幾個集市都去看看,最好能把他想到的東西買齊全。西遠養了那麼多雞鴨鵝,打算秋收以後開始做烤鴨、烤鵝和燒雞。還有那些雞鴨鵝的脖子西遠打算做成麻辣的,類似前世的絕味鴨脖,雞爪、鴨掌和鵝掌就做成泡椒的好了。有這樣的目標,但是並不一定都能實現,關鍵是做這些東西的調味料能不能買到。

    西遠在萬德鎮和彥綏縣城都仔細找了,只有花椒、姜、八角等常見的,像小茴香、桂皮、香菇等卻沒有,另外陳皮、白芷這些得去藥材鋪才能買到。去掉可以在附近買到的,西遠在紙上列了一長串,他要在府城盡量都買到。

    和爺爺逛了三天,別的都買全了,只剩下小茴香和香菇、麻椒沒有,西遠打算去碼頭那碰碰運氣。

    一大早爺倆吃完飯就出發了,走了大約一個時辰方到了地方。此時剛過辰時,清晨的陽光撒在江面上,映的江水波光粼粼。岸邊擺著許多魚婁,裡邊的魚活蹦亂跳,魚家站在旁邊叫賣。又往前走了一段,才看見碼頭處的集市。

    進了集市,西遠各家雜貨鋪挨家看挨家打聽,終於在一家南貨店買到了這三樣東西。另外西遠還在這家看到了朝天椒,本來做泡椒的辣椒西遠打算用本地的尖椒代替,如今發現了朝天椒西遠就不想將就了,而且,西遠記得前世朝天椒北方也可以種植,明年他完全可以試試自家種一些。

    東西買好,西遠才有心情好好逛逛。靠著江,各種水產樣數又多又便宜,可惜帶不回去。西遠買了一些小魚乾給衛成和西韋,家裡那邊不靠山也不靠水,吃次魚不容易,家裡人也捨不得花錢買,西韋和衛成長這麼大都沒吃過。小魚乾買回去無論蒸還是炒都很好吃,還可以拿著當零嘴,所以西遠多買了點。

    看天還早,爺倆沿著江邊慢慢溜躂。這時,西遠看見不遠的一條船上,擺著東西在賣,走近細瞧,竟然是海貨。問了下價格,並不高,船頭的夥計還愁哪,本來以為運些海物來北方販賣,可是這裡的人並不喜歡,問津的很少,所以價格一降再降。其實是這裡地處北地,南方的海物賣的比較少,所以海產品的做法不純正,也就是會做的人比較少,所以本地人嫌棄有海腥味,不大花錢買。

    西遠挑了又挑,選了又選,最後買了一些海米、一捆海帶、還有一些干貝。主要是他和爺爺兜裡剩下的錢不多了,回去還要僱車,得把車錢預留出來。

    爺倆把錢花完,天已過午,就背著東西往城裡走,他們先時買的都放到客棧老闆那裡了。

    「您爺倆坐車不?」後面一架馬車經過爺倆身邊,車把式搭話道。

    「不坐,這兒離城也不遠,我們溜躂著走一會就到了。」爺爺拒絕道。

    「聽您這口音是彥綏那邊的人吧?」車把式也很逗,讓馬放慢了腳步,他和爺倆有一句沒一句的嘮嗑。

    「對,老家就是彥綏那邊的。」爺爺說了個和洛話,他可得留點心眼,防著別人套話。

    「我也是彥綏的。」原來,趕車的家在離彥綏縣城三里遠的李家村,他是拉了一趟活兒到曲江碼頭,如今正在考慮往回轉。正愁回去得空車跑沒拉著主雇哪。

    「我們要坐你的車得多少錢?」西遠趁機問到。

    「咱們那裡來濱江城的少,所以僱車來這都得給往返的車錢,我這屬於順路拉您爺倆回去,就不多要了,您給一百五十就行。」好容易不用空車回去了,車把式也沒敢多要。

    「行。」西遠假裝考慮半天,最後才同意。本來以為得花四百去僱車呢,如今撿個大便宜!

    「那就說好了,明天早上一起走,您爺倆也別走著了,咱坐車進城吧,放心,這兩步路不會跟你們要錢。」

    西遠一聽說不要錢,蹭的跳上馬車,爺爺也坐了上來,拿出煙口袋,和車把式兩個一邊搭話一邊抽著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