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頂戴

第二卷 鄉鎮風雲 第七十五章 仕女圖 求紅票收藏! 文 / 龍城十二

    更新時間:2012-07-22

    兩人走了不遠,沐風就看到文物商店,他現在手裡有港幣因該就不需要外匯卷這個東西,可以直接用港幣購買,沐風和李嫻走了進去,李嫻是第一次逛文物商店,就像進到了博物館一般,事實上再過幾年就不會再有國營文物商店這種機構存在了,因為九八年以後國營文物商店就會和各地的博物館合併,到時候要買上一些好東西就沒有這麼容易,所以沐風十分珍惜每一次到文物商店的機會。

    沐風在文物商店內仔細的逛了起來,他的目標都是名家的書畫作品,官窯瓷器,玉器,珍惜材料的雜項,還有珍惜木材類的傢俱和文房用品,因為這些東西在後世都是十分受追捧的,幾分鐘以後沐風就選中一件象牙雕刻,做工十分粗狂,一看就是北方工藝,雕刻內容是火燒赤壁,做工十分了得,基本上將象牙的材料利用的淋漓盡致,一看說明竟然是清代造辦處的作品,這類東西一般都是皇家用品,對於這一類藏品,沐風毫不手軟的買下,文物商店裡的工作人員看到來了大主顧,都是十分慇勤的介紹起來,這時候的文物商店已經有了績效工資,他們的獎金和銷售額掛鉤,所以介紹起東西來不遺餘力。

    在店員的介紹下沐風又買了一件玉雕觀音,這件玉雕觀音也不是凡品,是採用緬甸老坑玻璃種翡翠,因該是文物商店壓箱底的幾件東西之一,翡翠是對這種老坑玉料的統稱,實際上根據顏色的不同分為「翡」「翠」,「翡」的原礦比之「翠」更加稀少,可是因為國人更加喜歡「翠」的意境,所以市場上「翠」的價格要比「翡」更加高上一些,在中國也大多統稱翡翠。

    翡翠分為玻璃地,完全透明,玻璃光澤,翡翠的透明度與寶石不同,好的玻璃地鐲子看上去透明如水晶,無雜質。其次是冰地,冰地次於玻璃地全物通透如冰,即通明中如有一層薄霧,似淨水封凍、凝滯。再其次是水地,透明如水,玻璃光澤。與玻璃地相似,有少量的雜質。還有蛋青地,質地如同雞蛋青,玻璃光澤。半透明,但比較純正,無雜質。然後是鼻涕地,質地如同青鼻涕,玻璃光澤。半透明,但比較純正,少量雜質。除了鼻涕地還有青水地,質地透明,但泛青綠色是帶青綠色的水地品種,因色干擾,不如水地品種。

    差的有灰水地,質地半透明,但泛灰色。因有灰色,質量又比青水地又差,紫水地,質地半透明,但泛紫色調,與紫羅蘭不同的是強調透明,實際上是半透明的紫羅蘭,渾水地,質地半透明,像渾水,透明度差的水地,除了這些還有細白地,白沙地,紫花地,青花地,白花地,糙白地,糙灰地,最最最差的就是狗屎地,要是賭石開到一塊狗屎地,那就是最大的諷刺,比開到白石還讓人沮喪,說明這個人的運氣差到極點。

    店員介紹的這一個玻璃種觀音像高大約三十厘米,這在玻璃種雕件中算得上是尺寸巨大的了,不僅費工而且廢料,並且屬於清晚期的蘇州工,蘇州工講究的是一個細膩最適合玉雕,比起燕京的造辦處也不逞多讓,沐風毫不猶豫,這件東西在這個時期也是價格高昂,換算成港幣足足需要九萬,換算成人民幣的話差不多就是十五萬,這在當下真是一筆巨款,可是放在以後,玻璃種的一個戒面差不多就是這個價格何況是這麼大的一尊觀音像,買完這尊觀音像,沐風又買了幾副當代名家字畫,這些字畫現在都才幾百塊或者幾千塊,可是以後升值的潛力巨大,沐風怎麼可能放過,除了字畫,沐風有購買了十多件明清瓷器才收住手,因為他身上的錢不多了,還要去香港,再怎麼樣也要留著一些。

    沐風轉身去叫李嫻,卻看到李嫻站在一副仕女圖的下方,眼神中出現一絲迷離,沐風走了過去,看到掛在牆上的這幅仕女圖,這麼近距離的一看,沐風的心被震了一下,畫中用工筆描繪出一位淡妝少女,手執羅扇,身穿束腰長襦裙,亭亭玉立,最奇特的是,那位宮裝少女表情清遠淡怡,竟然和李嫻有幾分相似,再一看何止是幾分,分明就是李嫻本人躍然紙上,沐風被震住了,往下看去,落款竟然是張爰。

    這幅畫叫做執扇侍女圖,沐風對張爰有些瞭解,再一看這幅畫的年代「戌初夏大千張爰」,張爰就是後世赫赫有名的張大千,傳說其母在其降生之前,夜裡夢一位老翁送一隻小猿入宅,所以在他二十一歲的時候,改名猿,又名爰、季爰,後出家為僧,法號大千,所以世人也稱其為「大千居士」,張大千(1899∼1983年),四川內江人,祖籍廣東省番禺,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國畫大師,是一位深受愛戴的偉大藝術家,特別在藝術界更是深得敬仰和追捧,無論是繪畫、書法、篆刻、詩詞都無所不通,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

    而戌初正是1941年,這是時候張大千因為抗日戰爭的關係從燕京到敦煌,最後避世敦煌,這一待就是三年,期間四處臨摹敦煌壁畫,同時也為保護敦煌壁畫和石刻奔走呼籲,也就是在這一段時間,張大千的畫風有了很大變化,結合自己知道的沐風又仔細打量起牆上的這幅仕女圖,明顯的帶有唐代風格,女性面色紅潤,體態豐滿,雖然如此,可是越看越像李嫻,仕女圖一般都是寫實性的繪畫,而這個時期的張大千也大多都是臨摹壁畫,看到這幅畫就似乎看到了兩千多年前一位妙齡的宮裝少女站在畫師的面前,把她人生中最燦爛的時刻永遠留了下來,時間和空間在這一刻有了一種微妙的交集,這一切都是一種緣分。

    店員見沐風這麼看重這幅仕女圖,上前搭話,沐風問了問,這幅畫竟然才需要三千塊錢,張大千的畫作放在後世可是和齊白石齊名,三千塊港幣就能買到這麼一副畫作真的很值,李嫻也回過神來,看到沐風準備買下這一張畫,心中有些感動「這麼貴,還是算了吧」。

    沐風笑了笑:「你喜歡就行」聽了沐風這句話,李嫻心中充滿甜蜜。

    店員將畫取下,拿出一個做工精細的卷軸裝好,沐風李嫻就跟隨店員到前台結賬,文物商店的經理看到有大主顧也是親自出面接待,不一會就結算出價格,一個玻璃種觀音像,一件象牙雕刻,一件仕女圖還有十多件明清瓷器,十多件文房用品文物一共花了二十一萬港幣,這筆錢就買到這麼多好東西沐風自己都覺得過意不去。

    掏錢結賬的過程中一個中年男子走了進來,沐風掃了一眼,這位中年男子頭髮亂糟糟的,身上穿著一套這個年代工人的藍色工作服,工作服上也滿是油污痕跡,手裡拿著一個藍色包裹,這位中年男人畏畏縮縮的走進文物商店,看到櫃檯前有人就不敢上前,店員和文物商店經理看到他的穿著就沒有搭理他。

    中年男人站了幾分鐘,最後還是鼓足勇氣走上前來小聲的說道:「同志,請問你們這裡收購舊東西嗎」。

    文物商店經理沒有搭理,一位店員沒好氣的說道:「我們這裡不收破爛,只收有價值的文物」。

    中年人被這句話嗝了一下,想了想才說道:「我這件東西是家裡祖傳的,因該有些價值,你給看一看吧」說完不等店員回話就把他的那個包裹放到櫃檯上,將藍布打開,露出裡面的一個梅瓶,瓶子高達四十厘米,口沿差不多有十厘米左右,梅瓶折沿,細頸,豐肩,肩以下漸斂,圈足,造型古拙大方,沐風好像在哪裡見過這個瓶子,可是一下子有些想不起來。

    *************************************************

    (頂)我吧「各位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明天是龍是蟲就看大家的了,嗚嗚嗚,求收藏!!!其他的不敢求了,大家會嫌我煩的!

    不行我就改名蟲城十二,嗚呼哀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