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我要當盛唐皇帝

龍騰世紀 第015章 如意算盤 文 / 我要當盛唐皇帝

    皇帝現在不但沉湎於酒色不能自拔,而且更是把朝政大事委託給右相李林甫,皇帝還曾經在一次宴請群臣的場合公開道:

    「朕有兩個得力之人:內侍高力士、外朝李林甫,。有這兩位,朕高枕無憂也。以後朝中大事,全由李右相做主,不必問朕,各部衙門都應委付李右相。」

    右相李林甫簡直可以代天子而行事了,權力何其大也。皇帝怠政如斯,何其過也。

    持續二十九年的文治武功,同時也讓皇帝平添自信,認為大唐的萬里疆域都牢牢掌控在他手中,大唐的一切他無所不知。

    包括太子跟李林甫之間的爭鬥,皇帝其實洞若觀火。

    但皇帝不但不加以干涉,反而樂見其成:儲君跟權相之間的爭鬥,只會更加有益於皇帝地位的穩固。

    所以更遑論眼前這個形容笨拙的胡人安祿山了。

    安祿山匍匐在地,小眼珠裡柔順如水,作憨厚狀,向御座上自信的皇帝哀聲哭訴:

    「陛下,臣父早亡,全耐臣母將臣艱辛哺育成人……今臣雖官拜節度使,然母親卻已仙逝。母愛至深,可臣不能回報母親恩德之萬一。子欲還而親不待,臣心中每每念及,常常午夜夢迴,涕淚交加。

    然臣有幸目睹太真仙人玉容,。觀太真仙人儀態萬端,仙姿玉骨,慈愛莊嚴,臣驚為聖母降世,故懇請陛下恩准,讓臣做太真仙人的養子,以至孝侍候仙人,還報母恩,望陛下成全愚臣一片孝心。」

    安祿山這番話是他手下的謀士嚴莊事先給他準備好的台詞。

    ……

    安祿山想把小他近二十歲的楊玉環認作「養母」確實非常具有創意,而且不是常人所能隨便參悟。

    其實,別說在唐代,即使是後世李琅那個兩性觀念超美趕日,**完全開放的年代,也從未聽說有四十歲的猥瑣大叔認二十歲的粉嫩少女做「養母」的。一般都是二十歲的帥哥美男認四十歲的嫵媚熟婦做「養母」。

    養母又叫義母,義母是什麼,在後世李琅那個年代,時常欣賞島國教育片的哥們姐們個個心知肚明。

    「胡兒可自行向太真請求,若太真應允,朕當無二話。」

    皇帝哈哈大笑,他親切地稱呼安祿山為胡兒,把這番荒謬胡言當看成安祿山向他表達效忠的獨特方式。

    殊不知,安祿山十分狡詐,大行韜晦之計,只是在表面上裝作愚蒙不敏,以掩蓋其奸詐狡黠。

    安祿山每次覲見皇帝,都裝得忠勇愚笨。一有機會,還不忘大言炎炎,向皇帝大表忠心。一做荒唐事,又以胡人不識朝儀為由打個哈哈搪塞過去。

    皇帝一直誤認為胡人將領既頭腦簡單,便於控制;又悍不畏死,能征慣戰,所以偏信偏愛胡將,時常授予統兵大權,並任其胡為。言官合理勸諫,皇帝卻往往置若罔聞,甚至打壓貶謫言官。

    而右相李林甫也時常進言番將可堪大用,因此皇帝對安祿山的寵愛愈加無度,連這樣的荒謬要求也不加以反對,。

    安祿山見皇帝默許,不由大喜:

    只要能把楊玉環認作「養母」,那他既可以通過孝敬「養母」,名正言順地影響皇帝,助他一路掌權握兵,萬千健兒入他麾下。

    更可以讓絕色「養母」逐步淪為他的床第嬌娘。

    安祿山看著花甲皇帝,心中冷笑不已:那些自以為胡人愚蠢的人,包括皇帝,你們都錯了。其實真正愚蠢的正是你們自己。

    可皇帝顯然不可能知道安祿山心中的小九九,寒食節將至,安祿山此次來朝,特地向皇帝進獻一道色香俱佳的冷餐名菜:鹿尾醬。

    也許,皇帝覺得,安祿山對他的忠誠跟那道鹿尾醬的香味一樣濃郁。

    只是皇帝未曾看到,安祿山每次進宮時,眼珠總是四處亂轉,對皇宮中的一切充滿著無盡的貪婪。

    ……

    安祿山沒有料到,他在華清宮向皇帝「求母」如此隱秘的事情這麼快就被李林甫知悉,李林甫的眼線居然能延伸到皇帝身邊。

    而且李林甫剛一見面,就開口提及此事,語氣極為不善,怎不令他凜然吃驚,額頭冒汗?

    李林甫把視線從炫動的舞女移向端坐的安祿山,他很滿意安祿山的驚懼之情,臉上不由浮起一絲玩味笑意,慢條斯理地道:

    「早在開元十五年,聖僧一行禪師臨寂之時,曾給皇帝遺表云:慎勿以宗子為相,蕃臣為將,否則於國不利。

    皇帝連連稱善,在朝會上當著眾大臣的面,金口諭示定然不犯雙重大忌。

    而今皇帝既已任吾這個宗子為相,便本不欲再立你一個蕃臣為將,。但為了提拔你,本相甘冒罪責,向皇帝苦苦諫言,才使得皇帝變更主意,委重任於你。

    如若他日有人再以此事攻訐於你,本相少不得又要為你大費周章,此事你以前也許不知,也沒在意本相的這番苦心。」

    安祿山此次進京獻俘,先去華清宮覲見在驪山游春的皇帝,再去給玉真公主和楊家姐妹送禮,最後才孝敬到他府上來,李林甫心中本就有些不滿。

    當接到宮中眼線傳遞回來關於安祿山在皇帝面前哭訴的「求母」請求後,李林甫更是有些憤怒了:

    安祿山居然背著他另投他門。

    李林甫決定要藉機好好敲打一下安祿山。

    「十郎活命提拔之恩,天高地厚,祿山銘記於心,永世不忘。」

    誰都清楚,李林甫的笑容是很可怕的,安祿山懼怕李林甫那些神鬼莫測的心計,更明白如今李林甫權傾朝野,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他心中凜然,忙在一旁恭敬回道。

    皇帝得知安祿山再次受傷後,立即派出御醫為安祿山醫治傷情,經過國醫聖手的妙手神方,僅僅過了一個下午,安祿山就已經能夠吃力地開口說話了。

    「將軍正當壯年,前途無量,有本相居於朝中扶持,他日如王忠嗣一般,節度數個軍鎮也在情理之中。」

    李林甫先打一棒,再畫一個大甜餅。

    李林甫需要安祿山手中的軍力支持,當然就不會真的向安祿山發難。

    馭人之道,需一張一弛,恩威並施,才能讓人心懼而不怨恨,忠心而不妄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