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我要當盛唐皇帝

龍騰世紀 第016章 條條大路通青樓 文 / 我要當盛唐皇帝

    「祿山他日行事必先事先知會十郎,此番入京,祿山專門委派部將劉駱谷常住京城,便是為了能隨時聽候十郎提點,。」

    安祿山面色誠懇,十分謙恭。

    其實,在向皇帝請求「認母」之前,安祿山也考慮到李林甫會有不滿,他原本打算「先斬後奏」:

    先背著李林甫造成「認母」成功的既定事實,等到李林甫事後得知,他已是楊玉環的「養兒」。

    到那時,李林甫雖有不滿,但木已成舟,想來對他也無可責備。

    但好事偏偏被李琅橫空攪和,兩次傷到他發聲的喉部。厚禮倒是給楊家姐妹送出了,可要說的話卻還一句都沒說出口,好事根本沒辦成。現在李林甫得知後又十分不滿,他暫時倒是不敢繼續公然行「求母」之舉。

    但安祿山並未就此打消結交楊玉環的念頭,這次沒機會,還有下一次,下下一次……

    ……

    如意算盤功虧一簣,賠了金銀又傷喉,安祿山對李琅的怨恨愈加深切。可李林甫的下一番話讓他的怨恨瞬間鬱結。

    「還有一事,契丹求親使阿隆勒剛剛派人知會本相,聲言傷你之人為契丹使團中人,名為李琅。乃契丹汗帳議事成員,其衝撞將軍的行為僅為自衛。

    將軍應該知道,石堡城自去年在河西、隴右節度使蓋嘉運手中丟掉後,當前朝廷正大舉用兵於青海湖,幾度與吐蕃交鋒,互有勝負,戰況一直不穩。

    王忠嗣領軍出征後不久即染病回朝,目前全軍帥位由大戰經驗欠缺的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接任,本就存有不測隱患,。」

    而吐蕃贊普增派大將莽布支率軍數萬參與青海湖之戰,前鋒軍已至青海湖赤嶺,並佔領了與我朝互市的甘松嶺。

    中書省接最新塘報:吐蕃贊普之子琅支都也在領軍前往青海湖的途中,吐谷渾可汗慕容兆也派兵兩萬為吐蕃助戰,情況不容樂觀。

    值此特殊時期,契丹方面的通告朝廷不能不予以重視。以朝廷和親大局計,將軍恐怕需要暫且對此賊忍耐一時。然將軍也不必過於氣餒,將軍乃朝廷重將,想來以後不愁找不到向那賊子報一槍之仇的機會。」

    在李林甫話語中,有一絲不易覺察的快意:

    李林甫及時感受到了新興的楊家對他的巨大威脅,所以他對李琅破壞了安祿山的「求母」算盤,暫時免於安祿山投靠楊家陣營,其實有點小「感激」。

    ……

    李琅走在大街上,一邊想著怎麼賺錢。一邊沿街看美女。

    但美女尚未看到,李琅倒在一座名為「馨凝閣」的青樓前瞥見一個「熟人」:於虢國夫人府門前鄙視過他的搖扇士子。

    中唐書生大多仗劍而行,搖扇的並不多見。這種文人墨客喜愛把玩的「懷袖雅物」盛於中唐以後,盛唐尚未流行,大街上也沒看到有賣扇子的小販,這位搖扇士子倒不失為引領後世書生搖扇風潮的先驅。

    ……

    「兄台請了,真是山不轉水轉,水不轉人轉,條條大路通青樓,人生何處不相逢。」

    李琅走過去對搖扇士子行禮後,打著哈哈道。

    「你……」搖扇士子本能地就要開口叫喊,。

    李琅變換了裝扮,從未見過李琅的捕快也許認不出。

    但搖扇士子白天不但與李琅有過當面交談,後來還混在人群中目睹過李琅大戰安祿山的全景場面,官府發佈的通緝告示現在還掛於城門口,他可不想跟通緝犯沾邊,無端禍及自身。

    「別尖叫,別報官,要不然,衙役抓捕在下到公堂,在下會誣告兄台為同謀之人,這樣對大家都不好。糊塗做人,聰明做事,淡定。」

    李琅好整以暇地擺擺手,又指著馨凝閣道,

    「前生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咱們相逢一場也是緣分,在下看兄颱風流倜儻,定然風月場中任縱橫,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兄台何不請在下進去喝上一杯,算是交個朋友。」

    「你……不怕官差抓你?」

    搖扇士子見李琅話說得有趣,臉上終於擠出一點乾澀的笑容。

    「官差威武,誰人不怕。不過,相較於威武官差,在下更怕沒錢沒房沒車沒酒沒女人。」

    「市井小人心態,低俗不堪啊。」

    搖扇士子忍不住在心裡嘟噥了一句。

    但眼前人為一亡命之徒,動輒拔刀相向,更遑論還有忤逆造反之心,這種人,離他越遠越安全。

    搖扇士子掏出一錠銀子和一張紅色小折子塞給李琅,同時頗為俊朗的臉上繼續尷尬笑道:

    「小弟方才想起家中尚有急事要辦,不敢耽擱。特進奉官銀一兩,請柬一封,壯士可自行前去。」

    盛唐時,金銀稀缺,以致於不得不實行錢帛兼行的貨幣制度,。

    唐貞觀年間,一石米不到40文,開元中期,一石米約150文,至天寶元年,雖然隨著土地兼併和通貨膨脹的愈演愈烈,錢越來越不值錢了,但豐年一石米也不足200文。

    一兩白銀可兌換1000枚以上的開元通寶,可以買五、六石米。

    或許是急著擺脫李琅,搖扇士子出手倒是還挺慷慨。

    「謝過兄台急人之難,在下他日定當奉還。」

    李琅理解搖扇士子趨吉避禍的心情,所以拿到錢後也不再糾纏於他。

    李琅掂掂手中「敲詐」來的銀子,心裡暗想:一兩銀子恐怕還救不出永樂公主的兒子來,還得另覓其他生財門路。

    「叮鈴鈴……叮鈴鈴……」

    街道上,一駕兩馬拉轅的寬大馬車由遠及近。馬車四角有飛簷,兩面各有兩扇格子窗,並掛有窗簾風鈴,一側開有一扇小門,形制莊重。

    四名頭戴帕頭,腰繫鸞帶,身著圓領窄袖袍衫,外罩披風的衛士兩前兩後騎馬護衛著馬車行進。

    看裝束刺繡,是千牛衛軍士所穿的服飾。

    馬車在馨凝閣停了下來,車裡下來兩個漂亮的小女孩,俱都十四五歲的年紀,看神態服飾應該一個是小姐一個是丫環,兩人下了馬車後,逕直走進馨凝閣裡去了。

    內衛隨扈,或許小女孩跟皇家有關聯,皇家小女孩也來逛青樓?

    李琅微微迷惑間,卻又聽得身旁人云不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