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我要當盛唐皇帝

龍騰世紀 第045章 自編自導 文 / 我要當盛唐皇帝

    今日所唯一不同的是,李琅身後跟隨著一支三千人的龍武軍騎兵,。

    李琅需要這支並不精銳的騎兵去終結一個掠奪中原兩百多年,殺戮漢民無數的狼性民/族:突厥。

    沒有車弩和陌刀,沒有後援和補給。

    鐵騎狂飆,孤軍深入,只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戰。

    死戰,死戰,然後高歌凱旋。

    這是回歸計劃中最後的一環,也是最困難最重要的一環。

    屍山血海的考驗即將來臨,這次跟在長安和雲州一樣,絕不能有失敗。

    ……

    空氣中依舊漂流著涼風和濕氣,但天空層層厚重的密雲已在逐漸消散,顏色由黑轉白。

    金黃色的陽光終於從雲隙中透射出來,然後光圈逐漸擴散開去,溫潤的光芒籠罩著突厥左廂阿波達幹部的首領大營帳上。

    連日大雨後,久違的絢麗陽光並沒有給部落首領阿波達干帶來好心情:

    後突厥王庭在回紇人的迅猛攻殺下,被迫退向阿波達幹部東北方的可敦城,命阿波達干嚴密警戒朔方和幽州之間的唐軍異動。

    突厥有幾個可敦城,但這一個可敦城靠近他的部落,。

    阿波達幹部地勢特殊,正好處在唐與突厥雙方交戰首當其衝的位置上,部落東西兩面都是難以行軍的茫茫沙漠,南邊是唐軍屯兵的磧口,唐軍進攻突厥,必然會縱向穿越阿波達幹部。

    ……

    阿波達干坐在可容納三百人的大營帳內,神情倦怠。

    兩名被他劫掠而來的美女倚在他的身上,給他倒酒。

    阿波達干一邊喝著悶酒,一邊大罵著回紇和九姓鐵勒。

    帳外傳來了遠處野狼高昂的嚎叫。

    草原從來都是一個弱肉強食的群狼角鬥場,歷史長河中,崛起了多少驃悍不馴的種族,又消亡了多少窮途末路的種族。

    匈奴、柔然,現在又輪到了突厥,立國兩百多年的突厥會就此亡在回紇人的手中嗎,今後漠北草原就是回紇人的天下了嗎。

    不,突厥依然國運昌隆,從東/突厥到後突厥,突厥成功經歷了重重考驗,這一次也不會例外。

    雖一時受困,但遲早會將骨力裴羅的腦袋砍下來當酒壺,突厥勇士重新威行大草原。

    只是突厥目前的處境可確實有些岌岌可危,要不是唐軍被吐蕃大軍牽制,此時突厥的處境將更加艱難。

    祈禱上天讓吐蕃大敗唐軍,使得突厥能夠騰出手來跟回紇決一死戰。

    得得的馬蹄聲由遠漸近,打斷了阿波達干的思緒,一名斥候匆匆進帳,單膝跪地稟報軍情:

    「報……東南雲州方向,在九十九泉,發現有一支唐軍騎兵疾馳直驅我部而來,人數尚未探明……不過,沒有發現他們的糧草輜重,。」

    「何人領軍,多少人馬,再探。」

    阿波達干的心頓時猛烈地跳動了一下,最害怕的事情終於還是來了。

    阿波達干將身上的兩個美女推開,猛然立起身來,一面著人向王庭求援,一面下令集結部落軍隊應戰。

    常年與唐征戰,阿波達干的實力消耗極大,匆忙之間,首領營帳僅能集結約八百騎兵。

    唐軍既然疾馳直驅,那麼在斥候返回這段時間裡,必然已經兼程迫近阿波達幹部。

    他只能先用八百騎兵暫且阻其鋒芒,為王庭做出應變爭取時間。

    ……

    但阿波達幹不知道,其實李琅在向阿波達幹部落東西兩翼各派出一個團的外圍突襲騷擾兵力後,中軍並不急著進攻。

    因為李琅從後世的歷史上,結合劉新山傳回的敵情,知道突厥王庭在西北面的回紇、拔悉密、葛邏祿三部聯軍的緊逼下,不但僅餘人數不到六千的殘兵敗勇護衛,而且拖家帶口,已經無路可逃。

    李琅要做的就是:趕在三部聯軍之前,掠獲整個突厥王庭,把骨力裴羅幾乎到嘴的鴨子給搶走。

    大戰前,最重要的是要先讓軍士們吃飽喝足歇息好,蓄精養銳,以備血戰。

    「突厥人不願意看到大唐與契丹和親,所以假扮契丹人掠走了靜和公主,我們必須把公主奪回來,否則我們每個人都是死罪。」

    李琅用這句謊言把松漠營引向了遠離契丹的突厥。

    劫持靜和公主的當然不是突厥人,而是室韋塞曷支部落的騎兵,。

    室韋人居於契丹以北的廣漠區域。

    呼倫貝爾高原一帶,俱倫泊湖四周,包括後世的庫頁島,都有室韋人活動。

    不過室韋人的社會制度很低級。

    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大唐是封建制,契丹好歹也是個奴隸制,而大部分室韋部落卻還呆在原始公社階段晃悠。

    當然,這也不盡然……柔然被鮮卑拓跋氏的北魏擊敗後,其中北柔然的部分殘兵敗將退到外興安嶺一帶,融入了室韋,受柔然人的影響,極少數室韋部落也算進入了奴隸制社會。

    室韋人沒有可汗,部落首領稱作「莫賀弗」。

    語言方面,室韋與奚族、契丹相同,都屬東胡語言的方言分支……奚人、契丹人、室韋人在語言上沒有任何障礙。

    只是,室韋人雖然部落眾多,卻是零星撒落,一盤散沙,在唐代名不見經傳。

    但室韋人的後代非常威風:後來名震亞歐大陸的蒙古,即是室韋蒙兀部西遷後發展形成。

    室韋人跟大唐之間隔著突厥、奚與契丹,與唐並無直接軍事衝突,但他們長期處在西部的突厥王庭統治之下,突厥可汗派遣「吐屯」統治室韋,在室韋強掠青壯,強征牲畜,室韋人因此十分痛恨突厥。

    所以當李琅、劉子陵跟塞曷支部落的首領哈昆商量用三千頭牛羊,還有三百匹戰馬交換一支200人的騎兵指揮權,並聲稱能夠攻滅突厥王庭,為室韋人一雪前恥時,頭腦沒有中原人那麼多彎彎繞的哈昆腦門當即就亮了。

    室韋人飼養的牲畜以豬、牛居多,但不養羊,馬匹也很少,主要用於裝備部落騎兵,。

    對室韋人來說,豬是衣食之源,牛、馬既是代步的工具,也是男女婚娶的聘禮,其中馬還是他們送往突厥的貢物……可想而知,李琅承諾的三千頭牛羊,特別是三百匹戰馬,對哈昆具有多大的誘惑力……雖然哈昆並不是很信任李琅這個「嘴角沒毛」的小子。

    哈昆很快便決定讓他的一個兒子領兵前來相助。

    李琅拖延行軍,主要就是為了等待這支騎兵的到來。

    然後命這支騎兵虛張聲勢地攻擊雲州城,吸引雲州城內的戊卒,便於讓劉子陵等人順利劫走公主。

    只有劫走和親公主,然後打著救回公主的旗號和借口,李琅才能從大唐順利帶出三千龍武軍。

    並利用這個事件把朝廷降罪的壓力加在每一個龍武軍軍士身上,讓全體龍武軍將士同仇敵愾地對付突厥人。

    李琅的這種做法顯得很陰險,但絕不是真的陰險,他只有適應那個弱肉強食的時代,才能生存下去。

    不過,朝廷給予李琅護送靜和公主和親契丹的護軍才三千人,人數有點少,遠不如金城公主和親吐蕃的過萬人的護軍人數,這一點出乎李琅意料。

    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人數不多,只能用謀略來彌補了。

    至於公主和親契丹的事情,李琅並不關心。

    ……

    在距離阿波達幹部約三十里處,松漠營以品字形安扎大營。

    大營十里以外,一隊隊哨騎在來回奔馳,巡視警戒。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