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我要當盛唐皇帝

龍騰世紀 第046章 基於歷史的計劃 文 / 我要當盛唐皇帝

    大營主帳前,李琅騎在他那匹黑色鬃毛的駿馬上,手執近兩丈的黑桿長槍,演練馬戰槍法,。

    李琅手執槍根,先利落地挽了幾個槍花,然後漸入佳境:

    出槍甚長,且有虛實,有奇正。進其銳,退其速,其勢險,其節短,不動如山,動如雷震。

    一騎一槍在草地上如風捲動,槍頭寒光點點線,狀若梨花綻放,。

    李琅持槍操練了半個時辰,直到汗流浹背,才下馬歇息。

    每次練槍以後,李琅身上大汗漓漓,但內心卻是異常平靜。

    大戰前,李琅需要這種平靜,平靜能積蓄力量,然後於平靜中突然掀起滔天波濤。

    就如老虎於靜謐中突然騰身撲食一般。

    ……

    「通令諸位校尉,立即升帳議事。」

    擂鼓聚將,諸中軍校尉聞鼓快速入賬分列兩側。

    待眾校尉朝李琅躬身行禮完畢,李琅便騰地一下站立起來,抓起身後兵器架上橫放著的一柄無環橫刀。

    匡當一下,橫刀出鞘。

    李琅右手用力地抓住手中雪亮的橫刀,雙眼圓瞪,渾身猶如繃緊的弓弦,手背上的肌肉青筋暴現。

    扭身,屈膝,力貫雙臂,揮刀,弧形刀光自空中斜劃:

    「出師首戰,本將要阿波達干項上人頭。」

    「遵令。」

    校尉們身上的血液被閃電一般的刀光激盪起來,再次齊齊躬身行禮。

    「此戰,本將需要看到你們展現出泱泱大唐無堅不摧的戰力。

    諸位清楚,陛下極重軍功,有軍功者常常不吝破格擢升。只要諸位斬獲軍功,本將定會上稟陛下和中使袁將軍,為諸位請功求賞。

    本將在軍中一向寡言少語,但絕不會刻薄少恩……殺敵,。」

    李琅虎嘯般吶喊一聲。

    「殺敵,殺敵……」

    校尉們跟著齊聲吶喊,聲沸大帳。

    「斥候隊全力向阿波達幹部後方刺探突厥來援之敵,中軍今日好好歇息,明日寅時造飯,卯時出擊……」

    李琅又說上一番行軍安排後,宣佈退賬。

    ……

    依據歷史,天寶元年,回紇與拔悉密、葛邏祿三部聯軍分別於春秋兩季兩次聯合進攻後突厥。

    春天的那一次,也就是目前正在進行的這一次,突厥王庭由於向東南面退卻及時,聯軍無功而返。

    不甘心的三部聯軍於同年八月再次起兵進攻後突厥,這一次聯軍斬殺了親自率軍斷後的骨咄葉護可汗,但突厥王庭卻再次成功向東南面逃脫。

    而此時,青海湖之戰已經落下帷幕:

    繼王忠嗣之後,皇甫惟明率軍再次在青海大獲全勝,擊潰吐蕃所有的外圍主力,隨後唐軍乘勝進至石堡城。

    皇甫惟明立功心切,抵達城下便倉促展開攻城,而且只顧攻城,忽略打援。

    吐蕃守軍憑險據守,在援兵和吐谷渾軍隊的支持下,裡應外合,重創唐軍,皇甫惟明副將褚詡戰死,唐軍被迫退兵。

    青海湖之戰,唐軍先勝後敗,最終沒有攻下石堡城。但此戰極大地消耗了吐蕃的有生力量,使得吐蕃龜縮進石堡城,暫時不敢出兵騷擾河西走廊,。

    大唐因此騰出部分兵力,配合三部聯軍夾擊突厥。

    王忠嗣由磧口出兵,俘獲部分突厥王庭成員,但依舊沒有徹底消滅突厥王庭。

    直至三年後的天寶四年,回紇可汗骨力裴羅才攻滅苟延殘喘的突厥,斬殺後突厥最後一位可汗:白眉可汗,並將白眉可汗的首級送至長安,獻給李隆基。

    在唐朝和九姓鐵勒回紇等部的聯合攻擊下,突厥從此在中國北方退出歷史舞台,僅餘中亞地區的一些突厥別部。繼之崛起於漠北草原的是回紇。

    李琅現在需要做的就是:

    讓這個歷史進程提前三年完成,把本該屬於骨力裴羅和王忠嗣的功勞收入自己囊中。

    後世來的李琅清楚目前是突厥王庭最脆弱的時刻,但大唐卻幾乎不可能有人知曉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和突厥王庭的動向,不然也輪不到他李琅領兵出擊突厥了。

    用與大唐為敵一百多年,曾經兵臨長安城下,殺戮漢民無數的突厥獻給皇帝和朝廷。

    一功遮百罪,有了攻滅突厥這個巨大無匹的功勞,喜好邊功的皇帝自然不會再去過度計較參與計劃的清江村村民的「抗旨不尊」之罪,以及李琅的那些妄為言行,也會讓清江村村民重新落戶。

    這,就是李琅回歸計劃的核心,雖然這個計劃是在向皇帝示弱。

    但凡事要量力而行。

    不示弱,難道僅憑一百多老少婦孺就能氣勢洶洶地殺回中原去向李隆基興師問罪不成?

    畢竟,清江村村民和李琅的父母,甚至包括李琅,所有人都只想回到中原種田,在漢文化的土地上過定居生活而已,。

    ……

    阿波達干糾集的八百騎兵當日沒有等來唐軍的進攻,他的斥候在唐軍的嚴密戒備下,也無法接近唐軍的大營查探敵情。

    但當日上半夜,他的部落兩側卻遭到了唐軍小股騎兵的騷擾。

    唐軍騎兵突入部落四處射箭放火,在他集軍應戰時,唐軍卻不接戰,而是迅即而退,待他回帳歇息之時,唐騎復來……

    如此反覆數次,雖沒對他的部落造成多大的傷亡,但搞得他與帳下將士上半夜都沒有睡好。

    索性,後半夜,這兩股唐軍並沒有再來騷擾,而是突然在夜色中消失得不知去向。

    騷擾的唐騎也許是回營休息了,也許是另有他圖,但阿波達干派去追蹤的斥候一個都沒有能夠活著回來,這讓他隱隱有些不安。

    阿波達干明白這是唐軍的疲兵之策,明日唐軍定會趁機大舉進攻。

    光看唐軍夜襲騷擾的人數已然不少,主力大軍必然更為龐大。

    這個情況很不妙,阿波達干孤軍應敵,難有勝算。他想到了撤退。

    但就他目前的處境而言,卻是退無可退,後面就是被回紇追擊被迫南下的王庭,他只能期待王庭的援兵到來。

    卯時時分,被唐軍攪擾得疲憊不堪的阿波達乾等來了骨咄葉護可汗的命令:

    王庭四千大軍在判闕特勤次子鶻隴匐白眉特勤和左葉護阿布思率領下,連夜兼程趕來支援。命令他收縮兵力,趁夜向後退卻,會合王庭援軍,合軍殺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