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奮鬥在民國

龍騰世紀 第十一章 平叛(完) 文 / 奮鬥在民國

    誰也沒有想到,曾經稱雄廣東的滇軍在開戰只有1o余個小時後,只剩下白雲山還有一脈.駐紮在韶關和廣州郊外的滇軍已經全部被剿滅,俘虜將近萬餘人,其中還有一批特殊的俘虜,將近千餘人的學生部隊,而他們竟然全部都是青代會的成員。當獨立師衝進他們的學校的時候,才得知這幫學生正準備聲明表示支持大本營,反對總司令,桂軍軍官學校的學生也是如此。由此就可以看出,蔣先雲他們的號召力已經變得多麼的強大。

    獨立師的士兵可不管這套,俘虜就是俘虜,只要你穿著滇桂兩軍的軍裝,一律以敵人對待。二話不說的押解著這群特殊的額俘虜回到正在打掃的戰場。

    不久,廣州大本營先後收到了兩份捷報,捷報比高振率先到達大本營。高振在指揮完士兵開始清掃戰場之後,便和趙謙一起驅車趕來大本營,下面的軍事部署再不跟那幫老大哥們說說就真的過不去了。

    高振不知道,在大本營裡,正有著一大批的廣東實力派人物正在為捷報吵得不可開交,原因自然是滇桂兩軍曾經把持的富有地盤已經無人看管,歸屬問題就成了戰事還未結束而先搬在檯面的東西。各軍早就對這幾個地盤垂涎不已,自然在會議上爭來爭去,完全忘了剛才對於獨立師自主作戰的不滿。

    蔣介石已經離開了廣州,前往東江調兵,他的作戰計劃和獨立師的差不多,只不過是把在白玉山和廣州的滇軍放在了最前面,韶關的放在最後。只不過是被高振搶了先,這讓他從內心中對高振有一絲不滿。回到東江途中,他又收到了獨立師已經殲滅了滇軍的兩部,正在廣州休整,而大本營給來的命令就是讓他本人親率校軍前往白雲山平叛。

    抵達了大本營的高振收到了眾人的熱臉相迎,高振向胡漢民報告了關於平叛戰事的總體過程,其戰事的突然性受到了眾人的一致贊同。人家都已經打完了,再在這方面掰扯不放只能夠為自己樹立一個強敵。這方面高振也清楚的明白如果自己還想拿到屬於滇軍在廣州的勢力範圍也會成為眾人的眼中釘,於是便向軍委會負責人請命是否需要獨立師在休整完後繼續向桂軍作戰。

    「忠革,後繼的作戰就交給我們吧,你的師俘虜了那麼多人,又還沒有整編完成,我看等在這裡休整幾天之後就拉回贛南繼續修正如何?」許崇智要有興趣的抓住了獨立師先前的把柄說道。

    「這…」高振絲毫沒有準備,為難的說不出話來。

    「我看這注意不錯,讓獨立師跟廣州坐鎮,其他的軍隊自然可以放心前去平叛,大家認為呢?」譚延闓抓住時機表示道。

    會議室裡的氣氛凝重,高振不敢輕易拒絕這二人的提議,畢竟打桂軍的計劃後廣西的計劃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就好比打不到廣西邊上,南洋支隊的處境就危急。如果真是待在這裡的話,廣西的作戰計劃估計就需要從做一遍了。

    胡漢民也不看輕易的表達意見,輕輕的說:「忠革,不知道在贛南的防務你是怎麼部署的,要知道那邊可也是面對著孫傳芳的重兵,如果贛南一失,對於我們即將成立的國民政府可是一大損失。我看忠革還是以大局為重,切莫因小失大。」

    「展堂說的對,還是應該於大局為重,忠革這次前來救駕不就是如此,我看還是早日回去,要知道除了你的部隊,無人能夠威懾孫傳芳的部隊啊。」汪精衛知道這些人在想什麼,雖不知道高振為什麼為難,便唯恐不亂的說道。

    高振一看這架勢,就知道這幫人的意思了,心裡對著汪精衛說了一聲狗屁之後,表示了同意。等出了大元帥府,便讓趙謙給鄧演達去電報,上稱「取消,重擬」四字。

    之後獨立師的部隊66續續的帶領著俘虜向贛南回撤,原先扣押的青代會成員,也在青代會駐紮在廣州的主要負責人指認之後如數奉還。留在廣州的只有2個團的兵力駐紮在郊外,而高振本人留在了廣州。

    數日之後,蔣介石便在白雲山再次打響了戰火,戰事長達2天才徹底解決了胡思清的部隊,自身傷亡也達1ooo餘人。然後又兵分三路,以粵軍、警衛軍和校軍為為主體,圍剿了劉震寰的一萬多人人馬。黃埔軍校再次稱雄於世,除了有不少對方的高級軍官逃進租界外,將近2萬人馬全部被俘,就是連胡思清也在戰俘的名單上。

    平定了楊劉叛亂之後,軍委會任命在平亂和東征過程中戰功卓著的蔣介石為廣州衛戍司令,隨即蔣介石便在廣州成立了衛戍司令部,同時任命張治中為參謀長,在評判過程中表現英勇的陳賡也被調往到蔣介石身邊擔任司令部參謀。而高振得到的是贛南衛戍司令一個要就應該確立的空銜和上將軍銜而已,其他的還有待國民政府成立之後任命。

    5月底,也就是叛亂已定、各方雲集廣州之後的數天之後。在北江,一支疲憊的部隊正在收駐紮在此處的獨立師兩個團的盤查。從這群士兵的軍容來看,他們應該是經歷了長途的行軍,連軍官們身上也是風塵僕僕,更不用說身穿衣衫襤褸的士兵了。還有不少軍官攜家帶口的在軍隊中,等待著獨立師的盤查。

    高振在接到一支部隊來到這裡的時候,馬上下令了全軍集合,荷槍實彈的殺到人家面前的時候,才知道這支部隊就是一支沒有和大本營聯繫過的熊克武所率領的川軍。看到他們窘迫的樣子,高振立即下令讓一個團的士兵回到營地為他們拿來必要的寄養裝備,並讓留守在這裡的軍醫主動上前為這支軍隊中的病患檢查身體。盤查也是為了如此,主要是看這些人當中那些有傳染病等疾病,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傳播。安排完這些,高振才帶著自己的上校副官李志來到站在這支軍隊最前面的一名上將軍銜的中年人面前。

    「您好,我是廣州革命政府獨立師師長高振,高忠革。請問桂軍是不是建國川軍?」高振不卑不吭的說完,身邊的副官李志也開口道:「您好,卑職是廣州革命政府獨立師師部副官,根據防疫規定,我軍軍醫要為貴軍各官兵做身體檢查,請您允許。」

    熊克武看看眼前的兩個年輕人,尤其是同樣是上將軍銜的高振,在聽完他倆的話之後,心中難免有所感觸,未曾想到我已落魄到如此田地,卻依舊能夠獲得革命軍的重視,連聲到說:「好好,有勞,有勞了。」

    說完,熊克武轉身看看自己身後的部隊,性情複雜的向高振說道:「高將軍可謂後生可畏,這幫子娃們跟我可是苦了,多謝高將軍的善舉。」然後向身邊的副官說:「去跟著這位上校副官去迎接軍醫。」

    熊克武早先兵敗後接到孫中山的來信,猶豫了很久,知道自己如果去了廣州就意味著寄人籬下,可留在雲南難免會被野心蓬勃的唐繼堯吞併。便在這種走投無路之下,硬著頭皮的回到了廣州,同時也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參加到東征和平叛等一系列的戰事當中。也就是帶著這失落頹廢的心情,帶著自己的部隊回到廣東。

    根據剛才的觀察,他注意到殺到自己面前的這支部隊堪稱精銳,等一見到對方的指揮官才知道,原來這支部隊就是近日以來常常被人提到的獨立師。

    留守在軍營的其他參謀已經聯繫上了大本營,告知了有這麼一支部隊前來,胡漢民和廖仲愷一聽就知道是熊克武的川軍,之前雙方曾有過代表間的聯繫。於是胡漢民和廖仲愷磋商之後同意了先由獨立師和熊克武的川軍接觸一下,看看對方到底是抱著什麼樣的打算回到這裡。這種做法,也算是上次對於沒有挺立支持獨立師繼續鎮壓叛亂的一種彌補。

    最為新任的廣州衛戍司令的蔣介石也想看讓人和熊部軍官接洽一下,好看看他們的反應,特別是抱著什麼養的心思。這是因為他對於熊克武回到廣東的目的保持懷疑,早先東征和平叛中都現此人和陳炯明和楊希閔之間有過聯繫,然而他更願意負責接洽的是自己派去的軍官,而不是由高振負責此事。想了又想之後,他還是選擇了接受大本營做出的決定,就當是還個人情吧。

    熊克武的部隊被獨立師的兩個團暫時安置在了自己的營地旁邊,正好上回撤軍的時候遺留下了一批軍帳,算是能夠緩解燃眉之急。不過這支川軍人數過多,留守的軍醫又只有數名,醫護兵也只有2個小隊,導致體檢的工作進行的緩慢。

    剛帶著熊克武回到軍營的高振接到了一封電報,南洋支隊將會在明天順利抵達廣州,接到這封電報,高振之前忐忑不安的心也算是放下了一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