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純愛耽美 > 貴女反攻記

第一卷 第二百七十二章 太妃 文 / 悠悠忘憂

    「你這孩子,回宮去不就是了,還巴巴兒的等著這裡,太后難不成能吃了母妃不成?」

    出了永壽宮的宮門,一抬眼便看到了幾步外一臉忐忑的慕嫣然,宛貴妃心裡一暖,疾步上去柔聲嗔道。

    莞爾一笑,慕嫣然心內安定,輕呼了一口氣嬌俏的答道:「我娘總說,女兒是娘的貼心小棉襖,嫣然會好好表現,爭取終有一日能變成母妃的小棉襖。」

    說罷,慕嫣然還俏皮的眨了眨眼睛,一時間,讓宛貴妃又是感動又是欣慰。

    兩人閒步朝漪蘭宮走去,宛貴妃輕聲歎道:「雖說又招了一頓埋怨,好歹日後你不用每日去永壽宮受罪了,明兒記得去毓秀宮謝謝皇后娘娘,為了你,她也操了不少心呢。」

    乖巧的點頭應下,一轉臉,見宛貴妃面有不虞,慕嫣然一派天真的低聲說道:「雖嫣然不喜歡太后,可她今兒倒真是說對了一句話呢。」

    「哦?」

    一臉驚奇的看嚮慕嫣然,宛貴妃眼帶詫異。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如今看來,嫣然和母妃許是前世就注定的緣分呢。我們都喜歡梨花,心裡總是惦記著同一個人,這麼多年,又同樣被同一個人厭惡至極,瞧,多大的緣分啊。」

    說到最後,慕嫣然擺出了一個誇張的感歎表情,一時間,逗得宛貴妃儘是開心無奈的笑容。

    見宛貴妃笑了,慕嫣然抿嘴一笑,又輕聲說道:「母妃,您從前告訴過我和婉兒的,人的一生很長,莫要把時間花費在讓自己不開心的事情上,否則得不償失呢。」

    鄭重的點了點頭,宛貴妃感慨的讚道:「嫣兒,你真是個好孩子,母妃能有你這樣的兒媳婦兒。既是暄兒的福氣,也是母妃的福氣。」

    說話的功夫。兩人已踏進了漪蘭宮的宮門,慕嫣然正要開口謙虛幾句,面前有宮婢迎上來稟道:「主子,順太妃來了,在正殿等您呢。」

    見宛貴妃有客在此。慕嫣然斂正了面容,規矩的跟在她身後進了大殿。

    正殿下首左手處的扶手椅中,坐了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女子,雖已是太妃。可她面容姣好,身姿端莊,瞧著。竟不像是宮裡其它那幾位太妃一般通身儘是了無生氣的孤傲。

    淺笑著和她打了招呼,宛貴妃逕自坐在了上首處,一邊,將順太妃介紹給了慕嫣然。

    順太妃是開泰帝的妃嬪,開泰帝在世時。她的位份是順昭儀。那時的順昭儀,平日裡態度溫順大方,對待宮裡的妃嬪都甚為和睦,唯一的女兒,也在開泰帝在世時便出嫁了。後來開泰帝薨逝。三王爺登基,一向與人為善的順昭儀。便被加封為順太妃,成為後/宮裡僅有的幾位太妃之一。

    「嫣然見過順太妃……」

    能在宛貴妃不在的時候進來漪蘭宮,可見是宛貴妃平日裡交好的人,慕嫣然態度大方的站起身,對著順太妃行了半禮。

    「哀家常聽宛貴妃提起你,真是個好孩子……」

    親手扶起了慕嫣然,順太妃順手,將插在頭上的一枚如意紋嵌南珠金釵取下來,簪在了慕嫣然頭上,一邊和聲說道:「沒想到能遇著你,所以倒是沒準備什麼禮物,這只珠釵,是哀家極喜歡的,平日裡極少戴,今日便送了給你,可莫要嫌棄是哀家戴過的。」

    俯身一福,慕嫣然溫婉的笑道:「順太妃人如其名,嫣然覺得,平安溫順才是最大的福氣,今日能沾沾太妃的福氣,也是嫣然前世修來的,怎會嫌棄?嫣然謝過太妃……」

    及至坐回座位,順太妃仍舊面露讚賞的看著慕嫣然,一邊,轉過頭去沖宛貴妃不住口的誇讚道:「平日裡提起她,你十句話裡,倒有九句都是誇她的,今日見了,哀家才著實覺得言之不虛,果真是個好孩子,你們娘兒倆湊在一起,倒真是彼此的福氣呢。」

    點頭應著,宛貴妃喚了宮婢,給順太妃換了新茶。

    「太妃今兒過來,可是想取那本經文回去?你差個宮婢來就是了,還親自跑一趟,好在是晌午,日頭不毒。」

    閒聊的說著,宛貴妃吩咐了丹青,去內殿書架上,將早前從順太妃那兒借來的經書取出來,又包了半斤新茶,一併交給了順太妃身邊的宮女。

    眉間有一絲舒展,順太妃看著宛貴妃輕聲歎道:「哀家自十四歲進宮,如今算來,在宮裡也呆了有三十四年了,從前,盼著家裡來人,如今,父母逝去,兄弟姐妹都零落各地,想要再見,也是空想了。平日裡,也唯有誦誦經,祈願身邊的人安康而已。」

    眼中閃過了一抹留戀,順太妃繼續說道:「宮裡的日子,哀家覺得已經過夠了,再這麼下去,怕是心裡都要跟著空了。哀家已跟皇后報備了,下個月,去都城外的了塵庵住一陣子,若是在那兒住的習慣,剩下的日子,哀家可能就住在那兒了,如今,便算是提前跟你道個別了。」

    臉上浮起了一抹驚詫,宛貴妃疾聲說道:「太妃,您這是……宮裡住的好好兒的,做什麼想起去了塵庵了?那可是出家人才住的地方,雖說宮裡的貴人有時會去那兒小住幾日,可也僅僅只是祈福啊,您……」

    斟酌著話語,宛貴妃挽留的說道:「太妃,雖說宮裡的日子枯燥寂寥,可好歹有些相熟的面孔,想找人說話了,我還可以陪著您,便是倦了累了,您關起宮門,便有了一室清淨。這麼多年了,不也過的好好兒的?去了了塵庵,素食布衣且不說,您就是病了,也沒有宮裡來的方便啊?」

    方纔還面帶笑容的順太妃,聽了宛貴妃的挽留話語,眼中突然顯出了一抹悲痛。

    遲疑了許久,她低聲歎道:「從前,想著宮裡錦衣玉食,就這樣過完剩下的小半輩子,這一生,也算是平安康泰了。可……昨日,宮外遞了信進來,哀家的女兒,允雅去了……」

    雖未見過允雅公主,可瞧著順太妃的模樣,便知曉那允雅公主如今也就三十多歲的模樣,這麼早便故去,若不是因病,就是事出有因,可無論是哪一個原因,順太妃都是白髮人送黑髮人,心裡的哀痛,怕是無人能夠體會的。

    神情一僵,宛貴妃的臉上,也浮起了一抹難過的惋惜。

    一時間,三人相對無語。

    過了好一會兒,宛貴妃才低聲歎道:「太妃,您節哀順變吧,允雅公主已去,若是在天有靈,看到您這樣為她傷心難過,她心裡定然也不好受的。」

    拿起帕子將眼角滲出的淚擦拭乾淨,順太妃哽咽著說道:「從前,想著哀家還有個女兒在,即便是為了她,哀家也要好好兒活著,如今,她竟這樣早的去了,哀家著實生無可戀。」

    說著,順太妃的話語中,帶出了一絲堅決:「哀家雖是前朝妃嬪,可能在今朝活二十年,也不是誰都能像哀家一般的。傷了我的允雅,那人想如此輕易的逃過,卻是沒那麼容易的,哀家已遞了口信出去,定要那人在允雅墳前自裁謝罪,否則,哀家死後就是化成厲鬼,也絕不會放過那人。」

    殿內浮起了一抹陰冷的氣息,宛貴妃和慕嫣然的臉上,卻沒有絲毫惶然。

    「既如此,太妃怕是已做了安排,我便不攔著太妃了,明日到毓秀宮,我定然會請求皇后娘娘早日准許太妃出宮靜養。」

    順太妃心意已定,他人再多挽留也是徒勞,宛貴妃想透這些,便再無多言,只能盡自己的薄力,幫她早日達成心願。

    安慰的笑著,順太妃輕呼了口氣關切的問道:「你晌午去永壽宮,太后沒為難你吧?」

    緩緩的搖了搖頭,宛貴妃無奈的笑道:「這麼多年了,太后本就厭極了我,可每次不得已碰了面,翻來覆去,說的還都是那麼多年以前的老話兒了,我也都聽習慣了。老人都說,不做虧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門,所以,我問心無愧,便隨她去說吧。」

    話鋒一轉,宛貴妃話音清冷的說道:「不過太后今兒說了,等我死後,是不許葬進陵寢的。她得多怨恨我啊,竟要我做孤魂野鬼?哈哈,也好,這一輩子都囚禁在這個籠子裡,下一世,我倒是來去自由了,但願,她的夢裡不會有我。」

    這樣的話,慕嫣然還是第一次聽聞,強自忍住了心內的震驚,她正要開口,卻聽見一旁順太妃嗤笑著勸慰道:「誰先走一步,明眼人都瞧得出來,你也犯不著跟她生氣,何況,她自己心裡也清楚,當年的事與你並無干係,只不過她總是跟她自己個兒彆扭罷了,你過好自己的日子就是了,犯不著再去招惹她。」

    「如今,她不但把先恆王的死歸到了我身上,還將她這些年在宮裡的不得意,也歸咎成了我的過錯,我張口閉口都已說不清楚了。」

    無奈的笑著,宛貴妃喟然的說道。

    先恆王?

    慕嫣然的臉上,泛起了一抹不可抑制的驚詫,抬眼去看,卻見順太妃一臉的稀疏平常,慕嫣然張了張嘴,終究什麼都沒說。(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