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鐵血兵戈

正文 第一百六十四章 朝會的變化 文 / 風中的失落

    劉允章的辭呈和鐵血軍的大敗黃巢的奏折,同時到了京城。

    兩封奏折引發了軒然大波。

    朝廷之中表現出來兩種截然不同的表現,以鄭畋為首的丞相和諸多的武官員,感覺到高興,認為大唐有救了,京城長安安然無恙了,要知道彝王李儒沛率領兩萬鐵血軍,大敗黃巢麾下幾十萬的大軍,這樣的戰鬥力世所罕見,這說明鐵血軍是朝廷的希望,他們紛紛在朝會上向皇上表示祝賀,畢竟李儒沛是王爺,是正宗的皇室子弟。

    以田令孜和劉巨容為首的諸多宦官和部分的官吏,表示了沉默,他們不能夠提出任何的反對意見,畢竟鐵血軍大敗黃巢,保住了東都洛陽,也讓京城的危局徹底化解了,可他們內心的恐懼是實實在在的,田令孜和劉巨容的恐懼是很明確的,他們與魏王李佾的死有著直接的關係,他們是李儒沛最大的仇人,若是李儒沛壯大起來,他們的末日豈不是來臨了。

    至於宦官對李儒沛有著恐懼心理,那也是很正常的,畢竟這麼多年過去了,朝政一直都是宦官控制的,任何的一個皇室子弟,都是在宦官的照料之下長大的,與宦官之間有著不一般的感情,可是這個李儒沛是例外,偏偏這個李儒沛,有著不一般的能力,若是來日李儒沛進入到京城,會不會剝奪他們的權力。

    田令孜和諸多的宦官,早就得到了神策軍將軍的密報,神策軍在和黃巢大軍較量的過程之中,遭遇了慘敗,損失是巨大的,這種無法隱瞞的事實,派遣到洛陽去的將軍不會隱瞞,兩相比較之下,神策軍根本不是鐵血軍的對手,這恐怕也預示著,李儒沛想要清算宦官,是很簡單的事情。

    朝會到來之前,田令孜的主要任務是觀察皇上的舉動,皇上身邊的宦官,都是他親自安排的,想要掌握皇上的一舉一動,那是很簡單的事情,不過想要得知皇上想些什麼,就沒有那麼容易了,譬如說在冊封李儒沛為彝王這件事情上面,田令孜就是沒有預測到的。

    黃巢大軍斬殺了張?,讓高駢不敢應戰,橫掃南方的時候,田令孜已經有了想法,等到黃巢大軍斬殺了曹全??、威逼東都洛陽的時候,田令孜已經做好了一切的準備,那就是更換西川節度使,讓自己的兄弟陳敬?出任西川節度使,一旦黃巢大軍揮師京城,就帶著皇上逃到西川去,暫時躲避,相比較來說,前任西川節度使崔安潛將西川治理的很好,足以抵禦黃巢大軍的攻擊。

    就在黃巢屯兵開封之時,田令孜已經在暗中做著準備了。

    這一切都是基於皇上的貪玩和不理朝政,基於田令孜掌控了朝中大權。

    田令孜很清楚,隨著皇上的長大,內心的想法恐怕會出現細微的變化,那就是想著能夠掌控權力,這是人的本性,再貪玩的人也不能夠例外,皇上已經十八歲了,到了徹底明白事理的時候了,也許會在某一天,突然想著開始認真署理朝政了。

    田令孜不希望拿著局面出現,朝政需要他來把握,皇上每日裡遊樂,是他最願意看見的情況,所以說鐵血軍打敗了黃巢,保住了東都洛陽,解除了京城的危局,他也需要有所動作了,既然李儒沛率領的鐵血軍如此的強悍,那就給李儒沛找麻煩,讓皇上和李儒沛之間,形成水火不容的局面,那個時候他就有機會狠狠打擊李儒沛和鐵血軍了。

    早朝,皇上難得參加了,也許是鐵血軍獲得勝利的奏折,讓皇上興奮了。

    諸多的大臣雲集在大殿之中,絕大部分人的臉上都帶著笑容,相互之間竊竊私語,議論著李儒沛和鐵血軍,也有不少人為盧攜感覺到可惜,若是盧攜能夠堅持一段時間,熬過最為艱難的那些日子,如今也就沒有什麼事情了。

    早朝理所當然的由排名第一的丞相鄭畋主持。此次早朝主要議論的事情,也是有關東都留守職位之人選,還有如何處理劉允章的事情,不過大家都清楚,處理劉允章是一句空話,因為劉允章已經跟隨李儒沛到梁州去了,朝廷根本無法處理,就算是想著處理,也要徵得李儒沛的同意。

    鄭畋宣佈早朝開始。

    第一個發言的是吏部尚書、平章事劉巨容。

    劉巨容建議兵部郎中闞澤宇出任東都留守,至於說劉允章,準備打開城門投降黃巢,這是無法饒恕之罪過,朝廷應該嚴懲,建議皇上下旨,要求劉允章到京城來接受責罰,同時朝廷革除劉允章的一切功名,貶斥為平民,而且永世不得被朝廷錄用。

    劉巨容發言的時候,周圍響起了嗡嗡的議論聲,按照道理來說,劉允章的確應該被責罰,但畢竟是沒有形成事實的舉措,如此嚴厲的責罰,是不是太過分了,還有最為關鍵的一點,劉允章已經跟隨李儒沛到梁州去了,皇上該怎麼下旨,難道要一併斥責李儒沛嗎。

    劉巨容說完之後,大殿裡面暫時沉默了一會。

    朝廷之中的格局,誰都是清楚的,自從盧攜故去之後,能夠和宦官有所交流的丞相就是劉巨容了,鄭畋和宦官之間的關係是很冷淡的,故而劉巨容說出來這樣的話語,這裡面恐怕也包含了田令孜等人的意思。

    一般人是不會站出來反駁此等意見的,那等於是得罪了田令孜和劉巨容,這樣的壓力,沒有幾個人能夠承受。

    站出來反對的是鄭畋。

    這在大家的預料之中,畢竟鄭畋是第一丞相,而且資歷是不一般的,在朝中能夠說上話,也有著足夠的威望。

    鄭畋的意見非常明確,舉薦闞澤宇出任東都留守,他沒有意見,表示同意,至於說對劉允章採取何等的處罰措施,朝廷不妨將這個權力交給彝王李儒沛,畢竟現實情況是劉允章主動辭去東都留守之職位,跟隨李儒沛到梁州去了。

    鄭畋最後強調指出,李儒沛率領鐵血軍,千里奔襲,大敗黃

    巢,解除了東都洛陽面臨的危局,從側面也讓京城更加的安穩,此等巨大的功勞,是不能夠被朝廷淡忘的。

    鄭畋剛剛說完,田令孜直接開口了。

    這令大殿裡面再次沉默下來。

    田令孜在早朝上很少發言,一般都有人幫著他說話,若是他要開口說話了,那就說明事情很關鍵,或者是很重大。

    田令孜支持劉巨容的意見,他說的大義凜然,什麼朝廷的威信必須要保護,不管李儒沛立下了多大的功勞,都是要遵從皇上的旨意,劉巨容既然是鑄下大錯,那就必須由朝廷來處置,這點是原則,不能夠動搖。

    劉巨容最後提出了一個建議,那就是李儒沛立下了巨大的功勞,朝廷應該予以獎賞,皇上可冊封李儒沛為平章事。

    田令孜提出了這個建議之後,大殿之中再次出現了議論。

    平章事就是朝中的丞相,以節度使的身份兼任平章事,這顯然是行不通的,若是李儒沛出任平章事,很大的可能就是要進入到京城,這豈不是意味著山南西道節度使的人選,需要另行安排。

    李儒沛會看不出這之中的蹊蹺,怎麼可能出任平章事。

    可李儒沛要說拒絕出任平章事,就等於是抗旨,那就意味著李儒沛和皇上之間,會出現直接的衝突,這種衝突的出現,對於朝政的穩定是有著致命打擊的,當然,李儒沛和皇上之間出現衝突,輿論責備的肯定是李儒沛。

    到了這個時候,就是傻子也知道,田令孜和李儒沛之間,關係不一般了,兩人很有可能成為最大的對頭,應該說兩人各具優勢,田令孜掌控朝政,背後有皇上的直接支持,但李儒沛手握鐵血軍,實力令所有人害怕。

    田令孜說完之後,大殿之中再次安靜下來,不會有人繼續開口說話了。

    就連最喜歡發言的王鐸,也微微閉上了眼睛。

    皇上終於開口說話了。

    闞澤宇出任東都留守的事宜,皇上同意了,至於說責罰劉允章的事宜,皇上認為朝中存在分歧,此事暫時不做決定,待到下次早朝討論商議,至於說冊封李儒沛為平章事一事,前不久才冊封李儒沛為彝王,如此頻繁的任命,顯得兒戲了,再說李儒沛率領鐵血軍,千里奔襲馳援東都洛陽,本就是應該做的事情,故而目前不適宜冊封李儒沛為平章事。

    皇上特別強調了,李儒沛年輕,在山南西道磨礪一段時間之後,定會成為朝中之棟樑。

    皇上說這番話的時候,很多人的目光看向了田令孜。

    皇上說的很有條理,語氣也是不容置疑的,這是以前從來都沒有出現過的情況,難不成是因為李儒沛和鐵血軍的強勢,讓皇上看到了希望,不一定要完全依靠神策軍和朝中的宦官了,要是真的是此等的情況,那田令孜等人的位置就有些意思了。

    田令孜的臉色如常,沒有出現任何的變化,不過劉巨容的神色有所變化,他聽懂了皇上的意思,也真切的感受到,皇上長大了,想要掌控權力了,而且皇上的依靠,恐怕會轉移了。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