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鐵血兵戈

正文 第二百一十六章 眾人安心 文 / 風中的失落

    中和元年五月初五。

    王妃崔涵蕾突然感覺到肚子疼。

    崔涵蕾廣明元年八月懷孕,到中和元年五月,已經有十個月的時間,俗話說十月懷胎,這是要生產的兆頭了,一時間整個王府都開始忙碌起來。

    李儒沛得到了稟報,迅速回到了王府。

    崔安潛也從節度使衙門趕到了王府。

    接生婆早就準備好了,李儒沛和崔安潛站在屋子外面,兩人來回不停的走動,屋子裡面眾多的丫鬟來來回回的穿梭,端著熱水進去的,端著血水出來的,神色都是急匆匆的,她們甚至沒有來得及給站在外面的王爺行禮。

    梁氏一直都是待在屋裡的。

    女人生產等於是過鬼門關,這樣的關鍵時刻,梁氏當然要陪著女兒了。

    壓抑的呻吟聲從屋裡傳來,李儒沛聽見這呻吟聲,有些忍不住了,開口對著屋裡大聲叫嚷了。

    「夫人,若是疼得厲害,大聲叫出來就是了,那樣好受一些。」

    崔安潛看著李儒沛,臉上的神情難以置信,他想不到李儒沛會喊出來這樣的話語,這不是縱容自己的老婆撒嬌嗎。

    小半個時辰過去,「哇」的一聲,小孩子的哭聲終於傳出來了。

    首先從屋裡跑出來的是崔秋月,來到了李儒沛的面前。

    「恭喜王爺了,喜得貴子。」

    一邊的崔安潛哈哈大笑,女兒崔涵蕾生下了兒子意味著什麼,他是非常清楚的,按照李儒沛目前的身份來說,這個兒子肯定是被封為嗣王,若是今後出現了什麼變故,那這個小孩子很有可能被封為皇太子了。

    女兒的地位更加的牢固,崔氏家族的地位也將大幅度的提升。母憑子貴,這是千古以來不變的真理,哪怕女兒成為了王妃,若是不能夠生下兒子,將來的地位也會出現動搖的。

    接生婆也出來了,手已經洗乾淨了。

    來到李儒沛和崔安潛的面前,接生婆行禮恭喜祝賀。

    早有準備的崔安潛,拿出了一錠黃金,賞賜給了接生婆。

    黃金是非常稀罕的東西,市面上能夠見到白銀就不簡單了。何況是黃金,得到賞賜的接生婆眼睛都笑的瞇起來。

    女人生產,屋裡帶有血腥味道,這是很晦氣的,必須要將這股血腥味道清理完畢之後,男人才能夠進去,否則男人沾染了這些血腥味道,運氣一定不好,弄的不好是要倒霉的。所以儘管李儒沛想著能夠進屋去,崔安潛阻止了。

    又過了半個時辰,屋裡顯然收拾完畢了。

    梁氏抱著小孩,站在了門口。示意李儒沛和崔安潛可以進來了。

    李儒沛看到了自己的兒子,他想著伸手去保,梁氏轉身偏開了,嘴裡說大老爺們哪裡知道怎麼保小孩子。何況是剛剛出生的小孩,這是女人家的事情。

    李儒沛苦笑著進入內室,來到了床邊。

    屋裡有著一股香味。看來是專門碰灑了香料,藉以壓住血腥味道。

    崔涵蕾的臉色蒼白,額頭上搭著白色的手絹。

    李儒沛輕輕捏住了崔涵蕾的手,儘管天氣慢慢變熱了,不過崔涵蕾的手還是很涼。

    「夫人受苦了。」

    崔涵蕾的眼淚終於流出來了,生小孩的時候,那樣的痛苦,她都能夠忍受,可是看見了李儒沛,她終於忍不住了。

    李儒沛看著崔涵蕾,不再說話,這個時候說什麼話都是沒有意義的,崔涵蕾需要的是陪伴,屋裡的其他人都悄然的出去了,梁氏抱著小孩和崔安潛一起到了外室。

    一刻鐘之後,崔涵蕾終於安靜下來,臉上出現了一絲的紅暈。

    崔秋月端來了一碗早就熬好的雞湯。

    李儒沛接過了碗,用嘴試了試雞湯的溫度,拿起調羹慢慢餵給崔涵蕾。

    站在旁邊的崔秋月,臉上出現了紅暈,低下頭不好意思看這一幕,崔涵蕾的臉上卻是出現了笑容,很自然的接受李儒沛的關愛,能夠為李儒沛生兒子,是崔涵蕾最為高興的事情。

    李儒沛有了兒子的消息,迅速在襄陽傳開,消息以最快的速度朝著四邊擴散,不過幾天的時間,山南東道和山南西道各地都知道了這件事情。

    對於眾人來說,這是大事情,非同一般的事情。

    眾人跟隨李儒沛拚搏,當然希望能夠得到榮華富貴,榮華富貴延續的最大可能性,就是政權的繼承,李儒沛有兒子了,表明政權可以名正言順的繼承下去,這令所有人心安,他們的未來得到了保障。

    王府的客人絡繹不絕,每天都有大量的人來拜訪和祝賀。

    有了兒子,李儒沛也是非常高興的,和每一位前來拜訪的客人都見面了。

    小孩出生之後,是有著嚴格禮儀的,說起來就是「三朝」、「滿月」、「百日」和「週歲」,三朝就是小孩出生的三日時接受各方面的賀禮,滿月小孩必須要剃去胎發,百日要行認舅禮和命名禮,週歲要實行抓周儀式。

    重男輕女的思想一直都是存在的,李儒沛也無法避免這樣的情況,儘管他的內心更加喜歡的是女孩子,女兒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

    李儒沛的身份不一般,他兒子的身份更是不尋常。

    bsp;三朝之後,李儒沛有所警覺,小孩子的教育是至關重要的,何況是他的第一個兒子,這是要繼承他事業的兒子,若是教育出現了偏差,將來建立下的功業,很有可能毀於一旦,大秦王朝就是最好的例子。

    李儒沛的這個兒子,所處的環境是完全不一樣的,和他的環境沒有可比性,穿越的他明白很多的事情,也知道原來的李儒沛是吃了很多苦的,跟隨父母顛沛流離,沒有過上什麼安穩的日子,更沒有體會到親王兒子的尊嚴,可這個兒子不一樣,可謂是集萬千關愛於一身,不要說吃苦,受委屈的可能性都不是很大的。

    李儒沛看的比其他人更深遠一些,父母的關愛,家庭的和睦,對於小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言傳身教的作用更是影響小孩子的一生。

    李儒沛對於兒子的教育事宜,開始立下了諸多的規矩了,儘管說小孩尚未滿月,甚至還沒有來得及取名字,那是百日的時候才會提及的事情。

    有關小孩的教育方面,梁氏和李儒沛的看法完全不一樣,隔代親的認識在梁氏的身上有著明顯的體現,這些日子梁氏一直都是在王府,每日裡都抱著小孩,而且對奶媽的要求非常嚴格,每次給小孩餵奶的時候,都要清洗好多遍。

    李儒沛很清楚,若是讓外公外婆長期陪伴小孩子,插手小孩子的教育事宜,對小孩子的成長肯定是不利的,就算是崔涵蕾,對小孩子也是過多的疼愛,將來肯定是捨不得教育的。

    李儒沛私下裡和崔安潛商議,說到了自己對於小孩子教育的認識,崔安潛很是贊同,認為不能夠過分的溺愛小孩。

    因為小孩子的教育事宜,李儒沛破天荒的在王府召開了一次會議,參加的不僅僅是崔安潛和梁氏,還有劉允章和高馳邦等人。

    眾人來到王府的時候,臉上都是帶著笑容的。

    李儒沛的神色卻頗為嚴肅。

    眾人都坐定之後,李儒沛開口了。

    「今日請諸位來,主要是說到某的兒子教育之事宜,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脛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某的兒子雖說不用遭受這些罪過,可亦不能夠被溺愛,某的家族之中決不允許出現紈褲之子。」

    李儒沛的這番開場白,說的很是突然,崔安潛和劉允章等人暗暗點頭,梁氏有些不高興。

    「某是有著切身體會的,自小就跟隨父王顛沛流離,讓某見識到百姓之疾苦,體會到官府胡亂作為對百姓造成的傷害,此等切膚之痛,某是一生都牢記的。」

    「某曾經聽說過一個典故,所謂富不過三代,這個典故的意思,想必諸位都能夠明白,若是對小孩子一位的溺愛,他長大之後必然不能夠體察到民間疾苦,認為得到一切都是理所當然,他也難以珍惜父輩創造出來的財富,甚至隨意的揮霍。」

    「某說這些話語,可能是有些過於擔心了,不過今日某在這裡要提出要求,某的兒子不能溺愛,和尋常人家小孩子一樣,嚴格教育,要懂得禮儀,要知書達理,當然,某對兒子的要求會更高一些,他生在王府,來日的責任就很是重大,絕非是尋常人家的小孩子可以比擬的。」

    說完這些,李儒沛對著梁氏行禮了。

    「岳母大人之擔心,某是明白的,某的意思是吃喝方面的照顧還是不少的,不過在辨別事情方面,務必嚴格要求,小孩必定有任性之處,不能夠有著他的性子來,錯誤的地方必須要指出來,該批評的批評,該教訓的教訓,唯有如此,才能夠讓小孩明白事理。」

    梁氏儘管有些不高興,還是點點頭。

    李儒沛說完之後,崔安潛開口了。

    「王爺說的是,孩子的未來關乎到很多人的命運,教育是不能夠放鬆的,王爺今日的話語,是提醒諸位,今後萬萬不可溺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