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鐵血兵戈

正文 第二百一十七章 煽風點火 文 / 風中的失落

    高駢做夢都想不到,朝廷居然要免掉他淮南節度使的職位,儘管說回到京城擔任平章事、禮部尚書,看起來很是風光,畢竟進入到了朝廷的最高層,可惜這個丞相與淮南節度使的位置比較起來,根本就不算什麼。

    高駢引以為豪的是麾下的十萬大軍,也正是因為這十萬大軍,朝廷對他儘管不滿意,朝中有些人儘管對他恨之入骨,但也是無可奈何,就算是他不聽從朝廷的敕令,包括皇上的聖旨,可依舊能夠在淮南道優哉游哉。

    要說朝廷沒有變化,皇上也不會有什麼變化,可為什麼朝廷就有了這樣的打算,皇上就準備下旨了,高駢當然是明白其中道理的,那就是因為鐵血軍的崛起。

    因為鐵血軍的崛起,他麾下的十萬大軍地位不是很重要了,在朝廷看來和以前是無法比較了,故而朝廷就要動手了。

    若是沒有鐵血軍佔據山南東道,高駢對於朝廷準備做出的決定根本無所謂,也斷定朝廷不敢真正做出決定,畢竟穩定南方的就是他麾下的十萬大軍,一旦這支大軍散了,黃巢勢必肆掠整個的南方,皇上和朝廷也絕不願意看見這樣的局面。

    高駢可不會坐以待斃。

    經過冷靜的思索之後,他做出了決定,因為山南東道的鐵血軍,因為李儒沛,他的決定有了一些變化,不會如同以前那樣對著幹,這裡面需要採取一定的策略,他離開淮南道,暫時到京城就任,留下信得過的人掌控淮南,接下來讓南方的局勢出現變化,相信到了那個時候,朝廷怕是要求著他繼續出任淮南節度使。

    畢師鐸進入屋子。臉上的神色很是平靜。

    「畢師鐸,某今日找你來,你可知道是什麼事情。」

    高駢的神情很是嚴肅,畢師鐸也是心知肚明,他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內心卻是充滿了渴望,既然高駢在這個關鍵時刻找他來,那就說明他將被賦予重任了。

    「屬下不知,大帥有何吩咐。」

    「你上次到隨州,找到了朱溫。這個朱溫還真的是不識抬舉,你的所作所為,李儒沛肯定是清楚了,故而也想到了對付某的辦法了,這可真的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李儒沛不過是黃毛小兒,以為搬出朝廷就能夠讓某屈服嗎,他想的太簡單了。」

    畢師鐸低著頭沒有說話,這件事情他早先也是不同意的。可惜高駢堅持讓他到隨州去,這恐怕是高駢過於的自信了。

    「皇上讓某到京城去,出任平章事、禮部尚書。」

    畢師鐸終於露出吃驚的神情,儘管說他早就從其他的秘密渠道知道了這件事情。

    「皇上不可如此啊。誰不知道南方是依靠著大帥才能夠平定下來的,若是大帥離開了淮南道,朝廷如何能夠穩住南方。」

    高駢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笑容,可很快就消失了。

    「或許是某這些年穩住了南方。朝廷無所謂了,既然朝廷做出了這等的決定,某也不能夠抗旨。還是要到京城去的,不過這十萬大軍,某是沒有辦法帶走的,今日某會寫奏折,舉薦你出任淮南副使,統領這十萬大軍。」

    畢師鐸低著頭,看不清楚臉上的表情。

    高駢也算是聰明的,沒有舉薦畢師鐸出任淮南節度使,而是副使,這樣淮南節度使的職位肯定就是空缺的,畢師鐸以副使的身份統領十萬大軍。

    也許是在高位的時間太長了,高駢有著太大的自信,認為讓畢師鐸出任副使,已經是很不錯了,再說畢師鐸若是出任了淮南節度使,他今後如何能夠回來,總不能直接免掉畢師鐸的節度使之職。

    高駢的考慮是正確的,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不過他沒有考慮到畢師鐸等人的想法,也沒有想過秦彥和李罕之會怎麼看,在他看來,這三人都是他的屬下,而且是他信任的屬下,對於他所做出的安排,是不會有什麼意見的。

    高駢沒有注意畢師鐸的表情,接著開口了。

    「畢師鐸,十萬大軍交付予你,某是放心的,某離開揚州這段時間,你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做,你要記住,南方越亂,你的功勞越大。」

    畢師鐸抬起頭,臉上出現了一絲吃驚的表情,但他很快明白了高駢的意思,這明顯就是要挾朝廷,要挾皇上。

    「南方如今的問題很多,淮南道有黃巢的十萬大軍,戰鬥力不弱,哼,鐵血軍剿滅黃巢,哪裡是嘴上說說那麼簡單的事情,江南西道和江南東道都不是很平靜,只是有些問題被掩蓋住了,一旦出現風吹草動,很多的問題就會爆發出來,你的任務,就是讓這些問題徹底的爆發出來,越猛烈越好,到時候就讓鐵血軍去想辦法撲滅吧,某倒是要看看,鐵血軍能夠有多大的能耐,是不是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

    「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派人聯繫黃巢,告知黃巢不要在淮南道惹事了,至於說其他的地方,讓他看著辦,相信他能夠明白的……」

    高駢的臉上出現了冷笑。

    畢師鐸抱拳行禮。

    「屬下明白了,屬下一定按照大帥的要求來做。」

    畢師鐸離開之後,秦彥和李罕之進來了。

    高駢依舊是開門見山,告訴兩人,自己要到朝廷去了,已經舉薦畢師鐸出任淮南道副使,負責淮南道一切事宜,包括統領十萬大軍,要求兩人要多多配合畢師鐸。

    高駢同樣對兩人闡明觀點,那就是要讓南方亂起來。

    秦彥和李罕之也是明白意思的。

    畢師鐸回到軍營,獨自

    一人呆在房間裡面。

    他臉上的表情很是不好,高駢做出來這等的安排,出乎了他的預料,按說舉薦他出任淮南節度使,應該不算什麼的,他不會反對高駢,高駢在京城也能夠遙控指揮,可惜高駢根本不完全相信他,而且都是朝中丞相了,還想著牢牢把控淮南道的所有事宜,世界上哪裡有那麼好的事情。

    不能夠出任淮南節度使,有著很大的問題,首先就是名不正言不順,副使不是真正的負責人,很多的事情不能夠做主,只能夠協調,這也預示著畢師鐸不可能真正的掌控權力,其次就是難以處好與秦彥和李罕之等人的關係,兩人若是不聽從調遣,畢師鐸沒有任何的辦法,只能夠睜大眼睛看著,而且兩人依舊可以直接聽命於高駢,如此的情況之下,讓畢師鐸怎麼去做事情,最後就是讓所有人都抱有希望,畢竟淮南節度使的職位空缺,任何人都是有可能出任節度使一職的,很多人可盯著這個職位,做出最大的努力,包括秦彥和李罕之等人,而且最終的結果也是說不定的,這就讓畢師鐸的處境會很艱難。

    最為關鍵的是畢師鐸不是傻子,也不是沒有雄性壯志的人。

    高駢提議讓南方亂起來,這個亂是不是可以控制,若是亂到無法控制的局面,誰來承擔責任,朝廷若是一定要追究,他畢師鐸豈不是會成為標準的替罪羊。

    畢師鐸不會幹這樣的傻事。

    當然了,他也不能夠違背高駢的要求,畢竟十萬大軍是高駢經營多年的,軍隊之中的大部分軍官,都是高駢的心腹,他畢師鐸目前還沒有能力掌控這十萬大軍,如此的情況之下,他還是只能夠屈服,暫時按照高駢的要求去做。

    秦彥和李罕之回到軍營,沒有按照高駢的要求去見畢師鐸,兩人的內心一樣是不服氣的,憑什麼畢師鐸能夠成為副使,憑什麼他們兩人要聽從畢師鐸的調遣,畢師鐸畢竟不是淮南節度使,副使不過是協調,就算是節度使沒有,也不能夠做出決定的。

    兩人甚至躲到屋裡密議了一番,從這個時候開始,他們要聯合起來對付畢師鐸,讓畢師鐸無法安心做事情,一旦畢師鐸做出了什麼惹亂子的事情,造成了嚴重的後果,兩人就有機會推翻畢師鐸,取而代之了。

    至於說兩人之間肯定是存在競爭的事情,那是今後的事情,目前兩人最為重要的任務,是齊心協力對付畢師鐸。

    高駢召見了不少的軍官,包括揚州等地的一些官員,做了充分的安排。

    做完這些事情之後,高駢很是高興,認為自己的安排是天衣無縫的,畢竟畢師鐸、秦彥和李罕之等人,都是他的心腹,會按照要求做事情的,十萬大軍也是能夠穩住的,一旦南方出現了問題,當他再次回到淮南道的時候,所有情況都會出現改變,那個時候,他高駢一樣可以在南方做藩鎮,還有可能成為最強大的藩鎮。

    至於說李儒沛和鐵血軍,高駢不是過於的擔心,佔據了山南西道和山南東道的李儒沛,恐怕沒有那麼多的精力關心其他的地方,能夠掌控好這兩個地方就不錯了。

    高駢絕對不會想到,因為他的不信任,因為他的過於自信,他的這個安排,已經給自身埋下巨大的隱患,他根本就沒有機會回到淮南了,也沒有能力繼續掌控十萬大軍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