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鐵血兵戈

正文 第二百二十四章 先下手為強(1) 文 / 風中的失落

    揚州的確是好地方,李太白的一句詩詞: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讓所有人都知道了揚州的繁華,至於說另外一句詩詞: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此時尚未出現。

    揚州的地位非常特殊,其名氣不會低於京城長安和東都洛陽。

    作為大唐的第三大城市,聞名世界的繁華之都,揚州得益於兩件大事請,其一是大運河的開發,讓漕運得到繁榮,揚州作為大運河漕運的主要城市之一,得益頗豐,大量的商賈雲集在這裡,讓揚州的商貿迅速發展起來,其二是安史之亂,北方陷入到混亂之中,北方大量富裕之人進入了揚州,直接促使了揚州的繁榮。

    當初高駢駐紮在揚州,據說也是享受到了揚州的繁華。

    還有一點不得不提,揚州的女子也是在大唐赫赫有名的,這裡青樓的水平,甚至要超過京城長安和東都洛陽。

    揚州也是胡人多的地方,很多的胡人在揚州做生意,直接將家眷安排在了揚州,更有大量的胡人,迎娶揚州的女子,成為了半個揚州人。

    儘管說淮南道出現了諸多的騷亂,黃巢更是駐紮在安州等地,可這絲毫沒有影響到揚州的繁華,也沒有讓揚州的富豪放棄享受。

    淮南道頻頻出現騷亂,儘管身在揚州的畢師鐸,沒有明確的感受,但來自於四面八方的壓力,還是讓他苦惱的,可惜這是高駢定下的計謀,他不能夠派遣軍隊前去圍剿,再說黃巢的力量很是強大,就是派遣大軍前去圍剿,還不知道會出現什麼局面。

    時間稍微長一些了,畢師鐸的心思也出現了變化。不能夠成為淮南節度使,不能夠真正掌控十萬大軍,他還是頗有微詞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揚州士紳富戶和門閥前來拜訪,這樣的心思越來越明確。

    高駢離開揚州的時候,做好了安排,畢師鐸也知道,他是不可能完全掌控十萬大軍的,除非是做出某些動作。秦彥和李罕之都有著不小的權力,而且兩人還可以直接給高駢寫信,稟報他的一舉一動。

    揚州的繁華讓畢師鐸的內心更加的不平衡,為什麼他就不能夠徹底掌控大軍,徹底掌控揚州,這個時候,以前高駢的那些好處,早就被慢慢的淡化了,怨氣逐漸佔據大腦。

    畢師鐸決定出手了。首先他還是要試探一下。

    秦彥和李罕之來到節度使衙門。

    兩人進入節度使衙門的時候,跟隨的是百餘名親兵,這些親兵不會離開左右,哪怕是到節度使衙門。也是不會離開的,揚州早就被軍隊所掌控,地方官吏說話沒有作用,若是敢得罪畢師鐸、秦彥和李罕之等人。馬上就可以葬送性命。

    兩人也不敢完全相信畢師鐸,要是不加強戒備,被畢師鐸算計了。沒有地方後悔。

    三人都是以前黃巢麾下的將領,一同投降了高駢,後來高駢手下第一大將張璘戰死,三人的地位慢慢彰顯出來,逐漸成為高駢的左膀右臂,可惜他們身上那種桀驁不羈的本性,不可能完全被抹殺掉,這方面他們遠遠比不上朱溫,朱溫畢竟是有大志向的人。

    也許高駢早就看清楚了這一點,所以在離開揚州的時候,讓三人相互掣肘。

    畢師鐸在廂房等候秦彥和李罕之。

    畢師鐸從廂房的窗戶,看見兩人被親兵護衛來到廂房,臉上沒有多少的表情,不過殺心卻在瞬間爆發出來,兩人進入節度使衙門,都隨身帶著親兵,可見防禦之心是多厚重,他們相互猜忌的心思是不可能徹底除去的,就算是畢師鐸成為了淮南節度使,怕也要採取非同一般的手段,才能夠讓兩人服氣。

    就在秦彥和李罕之兩人進入廂房之前,畢師鐸低聲吩咐身邊的親兵。

    親兵點頭從側門離開了廂房。

    秦彥和李罕之進入廂房,兩人身邊各有五名貼身親兵,不過他們進入到廂房之後,發現廂房裡面,竟然只有畢師鐸一人,兩人有些吃驚,但沒有要求親兵退出廂房的意思,畢竟節度使衙門是畢師鐸直接掌控的,兩人身邊要是沒有人護衛,天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

    畢師鐸的臉上帶著微笑,衝著兩人抱拳行禮。

    「秦將軍、李將軍,很久沒有如此聚過了,今日某請二位前來,主要是敘舊的。」

    抱拳行禮,這是三人曾經在黃巢麾下時候行禮的方式,投降高駢之後,三人之間很少這樣行禮,想不到畢師鐸竟然見面就如此行禮。

    李罕之脾氣暴躁,不過人也直接很多,看見畢師鐸如此行禮,沒有任何的猶豫,也是抱拳回禮了,秦彥思維縝密一些,看見畢師鐸如此做,只是略微抱拳。

    畢師鐸當然清楚,他今日的主要目標就是秦彥,秦彥的頭腦清醒一些,當初三人投降到高駢的麾下,秦彥起著主要的作用,李罕之脾氣暴躁,打仗拚命是不錯的,論起思維來,還差了很多,不客氣的說,容易被忽悠。

    秦彥和李罕之兩人的態度,在畢師鐸的預料之中。

    「來人,擺上酒宴。」

    畢師鐸對著外面大聲開口了。

    在廂房擺設酒宴,這怎麼看都難以想像,節度使衙門的廂房,要麼就是休息調整的地方,要麼就是商議大事情的地方,若是想著吃飯喝酒,最為隆重也就是設在中院了。

    秦彥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的微笑,李罕之已經是哈哈大笑了。

    「畢副使,這麼長時間過去了,某都沒有喝酒,今日機會難得啊,在節度使衙門廂房喝酒,畢副使真的是看得起秦將軍和某啊。」

    &nbs

    p;「李將軍這番話,正和某意,兄弟之間好長時間沒有喝酒了。」

    酒宴很快擺好,無所謂什麼主坐與客座。

    三人坐好之後,畢師鐸親自給秦彥和李罕之兩人倒上白酒,最後給自己倒上白酒。

    端起酒杯之後,畢師鐸首先開口了。

    「以前喝酒都是用酒碗,到了大帥麾下之後,喝酒改用酒杯了,怎麼都覺得不過癮,不過這規矩可不要破壞,某只好用酒杯來代替了,這第一杯某先乾為敬。」

    畢師鐸一口氣喝完了杯子裡的白酒。

    性格直爽的李罕之,一口氣喝完杯子裡的白酒之後,忍不住開口了。

    「這裡就是兄弟三人,就用酒碗喝酒又如何了,這酒杯太小了,喝酒根本就不盡興,以前是大帥監督……」

    畢師鐸的臉上露出了微笑。

    秦彥不置可否,他內心已經明白,今日這頓酒宴不簡單,絕非是無緣無故的,畢師鐸在這個時候提到了大帥的規矩,讓大喇喇的李罕之首先說出來不該說的話語,破壞了大帥立下的規矩,恐怕後面還會有其他的事情。

    改用酒碗之後,喝酒的確暢快了很多。

    三碗酒喝下肚子之後,畢師鐸再次開口了。

    「淮南道各地都出現了騷亂,某承受很大的壓力啊,朝廷已經來了聖旨,要求軍隊平定南方的騷動,不過大帥曾經有吩咐,某是不知道該怎麼辦,請來兩位兄弟,幫忙參考。」

    這是說到大事情了,李罕之還是知道規矩的,這麼大的事情,他肯定是看秦彥怎麼說,不會首先開口的。

    秦彥稍微沉默了一下,慢慢開口了。

    「畢副使承擔很大的壓力,李將軍和某都是清楚的,畢竟畢副使負責淮南道的諸多事宜,需要考慮的地方是很多的,不過某還是認為,這些都是大帥的信任,大帥的要求畢副使也是清楚的,軍隊等候大帥的歸來,南方越是亂的厲害,大帥越是能夠很快的回來,大帥也是相信畢副使,才會委託畢副使如此的重任啊。」

    秦彥說的很是直接,也許感覺這麼說過於的硬邦邦了。

    「畢副使承受的壓力,某是能夠感同身受的,從現在開始,某也希望能夠幫助畢副使承擔壓力,若是有什麼難以應對的地方,畢副使儘管開口,某能夠出面的地方堅決出面,能夠出力的地方堅決出面。」

    畢師鐸的臉上出現了難看的笑容。

    「秦將軍如此說,某感激不盡啊,就是因為壓力太大了,某才想著找到兩位兄弟商議的。」

    秦彥開口了,李罕之也要表態。

    「秦將軍的意思就是某的意思,畢副使有什麼難以應對的,儘管吩咐。」

    畢師鐸的神色已經恢復平靜。

    秦彥的話語令他無法接受,什麼代替分憂,不就是想著奪取一些節度使衙門的權力嗎,不僅不想著要剿滅叛賊,反而想著這個時候來奪取權力,這哪裡是畢師鐸能夠容忍的。

    不過畢師鐸早就有準備了,他可不會發脾氣,也不會在節度使衙門直接動手,至少不能夠讓秦彥和李罕之倒在節度使衙門裡面,那樣麾下的十萬大軍就會大亂,甚至會相互廝殺,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揚州不一定保得住,黃巢若是知曉,肯定會率領大軍前來進攻的。

    「感謝秦將軍的提醒,某想的多了,忘記了大帥的吩咐,這是某的過錯,還望秦將軍和李將軍不要記在心上,某向兩位敬酒,算是賠罪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