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鐵血兵戈

正文 第二百七十六章 以點帶面 文 / 風中的失落

    輕鬆的拿下揚州之後,包括崔安潛等人都認為,接下來李儒沛將要趁勢拿下黔中道和嶺南道了,畢竟這兩個地方的官吏,已經是惶惶不安,那些節度使所擁有的軍隊,面對鐵血軍是不堪一擊的,也是不敢抵抗的,這個時候,拿下黔中道和嶺南道,是最佳的時機。

    可是李儒沛否定了這個建議,鐵血軍居然在如此大好的局面之下,暫時停止了征伐。

    難道是因為皇上的聖旨,因為南方道大行台這個職位嗎,按說皇上的聖旨和朝廷的敕令,根本就不可能限制李儒沛的。

    回到襄陽之後,很多人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李儒沛一直都沒有做出合理的解釋,只是將自己關在王府的廂房裡面,不知道在思考一些什麼,眾人也很清楚,每當李儒沛如此思考的時候,就會有重大的決策出台了,大家也不會在這個關鍵時刻去打擾的。

    兩天之後,李儒沛到了南方道大行台的官邸。

    崔安潛等人正在官邸裡面忙碌。

    李儒沛徑直到了官邸的廂房,看見崔安潛和闞澤宇等人進來的時候,只是微微點頭。

    身邊的親兵很快鋪開了李儒沛帶來的地圖,眾人的目光落到了地圖上面。

    「這些日子,某也聽到很多的議論,都說鐵血軍的形勢大好,為什麼不能夠趁勝追擊,為什麼不佔領黔中道和嶺南道,這兩個地方的節度使和觀察使,根本就不敢抵抗了。」

    「某暫時不想這樣做,並不是說今後亦不會這樣做,只是目前的時機尚不是很合適。」

    說到這裡,李儒沛指了指面前的地圖。

    「鐵血軍佔領了山南西道、山南西道、淮南道、江南東道和江南西道,地盤已經很大了,可是目前的形勢堪憂啊。山南西道和山南東道的形勢是不錯的,百姓基本都能夠安居樂業,可是看看其他地方,特別是江南西道和江南東道,百姓正在掙扎著生活,淮南道的形勢也不是很好,這裡面有各地出現諸多的匪患、部分人造反和黃巢作亂的原因,可更大的問題在於官府,就連高馳邦等人也看出來了。」

    「官府盤剝百姓,讓百姓活不下去了。江南道和淮南道原來都是富庶繁華之地,可如今的人口銳減,當年的繁華早就不存在了,派出到各地的官吏,基本都在叫苦,很多地方沒有白銀和糧食,眼看著百姓受凍挨餓,卻無能為力。」

    「如此情況之下,鐵血軍若是佔據條件更為困難的黔中道和嶺南道。諸位想想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某早就說過了,征伐不是主要目的,地方上的百姓必須要能夠穩定下來。能夠安安心心的種地,這才是關鍵。」

    「南方道大行台府缺乏官吏,人才是巨大的缺口,目前這個問題尚未能夠解決。如此情況之下,佔據的地盤越大,問題將會越多。故而某仔細思考過了,利用一年到兩年的時間,讓南方基本恢復以前的繁華,至少百姓能夠穩定下來。」

    「欲速則不達,某不能夠貪心,更不能夠好大喜功,必須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讓淮南道、江南道恢復生氣。」

    「百姓已經非常窮苦,此時若不能夠與民休息,南方就不能夠徹底穩定下來,某準備給朝廷再次上奏折,懇請朝廷免去淮南道、江南東道和江南西道的三年賦稅,讓老百姓能夠真正的安定下來,好好的種地。」

    李儒沛說出來免去賦稅的想法,崔安潛等人目瞪口呆,要知道淮南道和江南道是產糧的主要地方,若是免去了三年的賦稅,那官府靠什麼維持,南方道大行台可拿不出來那麼多的銀子和糧食,再說鐵血軍正在招募軍士,十五萬大軍也要維持。

    李儒沛說完之後,崔安潛接著開口了。

    「王爺還是要慎重,淮南道、江南東道和江南西道,地方很大,各地官府也是依靠賦稅才能夠維繫的,若是一口氣免去三年的賦稅,且不說朝廷會是什麼意見,地方官府也無法維繫啊,大行台府已經收到了很多的奏折,都是懇求予以援助的,有些地方官府已經是揭不開鍋了,大行台府維持一年時間問題尚不是很大,可維持三年之援助,沒有那麼多的銀子啊。」

    闞澤宇看了看李儒沛,沒有開口說話,畢竟他到大行台府的時間不長,不好在這個時候貿然的開口說話。

    「闞澤宇,你有什麼想法,儘管說出來就是了,既然在崔閣老的身邊做事情,想到什麼建議就要說,若不然就是失職。」

    闞澤宇臉色有些發白,連忙抱拳開口了。

    「王爺,屬下同意崔閣老之建議,屬下前段時間到江南西道和江南東道去看了看,特別是岳州、江州、洪州和饒州等地,遭遇黃巢的劫掠,匪患的侵擾,百姓窮困潦倒,無力承擔賦稅,就連春耕時節的種子,都需要官府的幫助,加之這些地方的士紳富戶,大量逃亡,亦或是被黃巢斬殺,有很多無主的耕地,官府需要重新登記,讓農戶耕種,屬下認為免去一年之賦稅,是很有必要的。」

    「至於說免去三年之賦稅,地方官府的確難以維繫,二月和三月,大行台府已經拿出了七十餘萬兩白銀,讓各地官府能夠維持,預計全年尚需要百萬兩的白銀,今年之內,大行台府拿出來這麼多的白銀,能夠滿足地方官府的大部分開銷,包括官吏的餉銀,可若是明年和後年還是需要拿出來這麼多的白銀,大行台府也難以承受。」

    李儒沛微微點頭。

    「有理有據,有具體的數字,很好,某就希望聽到這等的建議,某今日來,就是專門說到賦稅之事的,其實辦法還是有的,只是大行台府一向都不是很重視商貿,故而覺得肯定是想不到什麼好的辦法了,若是你們注意到山南東道和山南西道賦稅的構成,就能夠明

    白商貿之重要性了,去歲的賦稅,商貿賦稅已經佔據全部賦稅的七成以上,百姓的賦稅算起來微不足道了。」

    崔安潛微微搖頭,他的認識已經固定了,認為農業才是根本,賦稅並非是主要的,這樣的認識不可能改變,李儒沛也不想去改變崔安潛的認識。

    所以他想到了,在大行台府裡面,讓闞澤宇專門負責商貿這一塊的事宜,以前專門負責商貿事宜的馬浩軒,已經出任山南東道節度使。

    這是李儒沛精心思考的結果,今後的商貿,將以襄陽為中心,馬浩軒已經非常清楚商貿之重要,出任山南東道節度使,就能夠很好的發揮出來中心地域的作用,讓南方的商貿朝著一盤棋的方向發展。

    至於說崔安潛,重點負責的是官吏任命考評以及地方錢糧收支等事宜。

    「商貿一事,就讓闞澤宇負責吧,以前是馬浩軒負責此事的,馬浩軒如今是山南東道節度使,闞澤宇有什麼不熟悉的地方,多多向馬浩軒請教。」

    喜出望外的闞澤宇,立刻抱拳行禮了。

    「屬下一定盡心竭力,不辜負王爺之期盼。」

    闞澤宇當然明白了,以前是馬浩軒負責商貿事宜,做的很不錯,這麼快就升任山南東道節度使了,自己要是認真做了,出任節度使是絕無問題的,南方穩定下來之後,鐵血軍肯定是要佔據黔中道和嶺南道的,節度使的位置豈不是很快就出來了。

    李儒沛的神情變得嚴肅了。

    「今後之商貿,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某所思考的是以點帶面的辦法,襄陽、梁州、揚州、蘇州和洪州五個地方,必須練成一條線,這五個地方都是節度使衙門的駐地,人戶相對集中,商貿發展有著天然之優勢,商貿發展之中心,在襄陽這裡。」

    「揚州和蘇州之商貿發展,都要強於襄陽,某之所以選擇商貿中心在襄陽,也是想著能夠覆蓋到更多的地方,闞澤宇,接下來你必須要考慮到鹽鐵等物資之交易,將這些交易適當的限定在襄陽、梁州、蘇州、揚州和洪州等地,自然能夠吸引大量的商賈。」

    「傳統的商貿,難以在短時間之內帶動地方賦稅的大量增加,故而某決定了,在揚州和蘇州設立海運商埠,將廣州等地的海外貿易吸引到這些地方來,此事尚需要認真的商議。」

    「闞澤宇,你負責商貿之事,某是有明確要求的,一年之內,各地商貿賦稅,必須要完全滿足鐵血軍和各地官府之開銷,三年時間之內,商貿賦稅必須要佔據整個賦稅的八成左右。」

    發展商貿,帶來的問題肯定是很多的,一個新興的階層將隨著商貿的發展誕生出來,不過歷史的車輪總是要朝著前面邁進的,李儒沛早就想到了這些,這也緣於他穿越者的身份,不過他有著足夠的信心引導這一切,恢復大唐初期的輝煌,這不是他的目的,他要讓大唐屹立在世界的頂端,讓大唐之影響遍佈世界各地。(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