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鐵血兵戈

正文 第三百零四章 甜蜜陷阱 文 / 風中的失落

    楊復恭順利的進入了後宮。

    楊復恭本來就是宦官,進入後宮沒有什麼稀奇的,難得就是如何能夠進入到後宮,不過這一切有宋通的安排,沒有什麼問題。

    皇上等候在太液池旁邊的一個亭子裡面,周圍沒有其他人。

    這個亭子的地方是比較隱秘的,一般人根本不會到這裡來,亭子四周都是樹木,正是六月夏季,四周的樹木鬱鬱蔥蔥,從外面根本就不能夠發現裡面有亭子。

    進入後宮之後,楊復恭非常的小心,在一名宮女的帶領之下,來到了亭子邊。

    第一眼看見神情很是憔悴的皇上,楊復恭忍不住跪下了。

    「奴婢總算是見到皇上了,聽聞皇上遭遇羞辱,奴婢恨不能挺身而出……」

    楊復恭壓低聲音哭泣,害怕聲音太多,引起他人懷疑。

    皇上的眼圈也有些紅,看到了楊復恭,自然想到了忠心耿耿的楊復光,若是楊復光尚在世,絕不會出現如今的局面。

    哭泣了一會,楊復恭迅速擦去了臉上的淚水,他的時間很是寶貴,不可能在後宮長時間的停留,萬一被田令孜的心腹發現了,那就功虧一簣了。

    「皇上,奴婢已經想好了,田令孜膽大妄為,辜負皇上的信任,做出令人不齒的禽獸舉措,奴婢一定要盡力剷除田令孜……」

    楊復恭說的不是很快,但意思非常清楚,核心也就是剷除田令孜和馬騰雲等人,至於其他依附之人,問題倒不是很大。

    皇上當然關注這些事情,自從得知楊復恭要進入後宮的消息,皇上就一直在思考,他知道楊復恭前來拜見。肯定是想著對付田令孜等人的,讓楊復恭掌控了權力,恐怕今後也是這樣的局面,不過此時皇上已經知道很多事情了,等到剷除田令孜等人之後,也會開始回收權力,讓自身的地位穩固起來。

    「楊內侍有什麼好的計策嗎,京城之局面,你是知道的,不要說朝中武百官。就是朕都難以有自由之身啊。」

    楊復恭稍微頓了一下。

    「皇上,奴婢斗膽了,奴婢懇請皇上下旨,召靜難節度使王玫、河東節度使李克用、河中節度使王重榮、鳳翔節度使李昌符、幽州節度使李可舉進京勤王。」

    皇上的臉色瞬間發白,這些藩鎮都是非常厲害的,若是藉著勤王的理由,荼毒京城,那他這個皇上,就是大唐的罪人了。就是李唐皇室的不肖子孫了。

    看見皇上的臉色,楊復恭再次跪下了。

    「皇上之擔心,奴婢知曉,這些藩鎮。相互之間是有矛盾的,來到長安勤王,事情成功之後,皇上可以冊封他們為丞相。可以賞賜他們錢財,更是可以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讓他們無法在京城停留。只要運籌得當,就沒有任何的危險。」

    「奴婢相信,皇上定能勵精圖治,還大唐之輝煌。」

    一番高帽子,讓皇上差點忘記自身的處境了。

    下旨勤王,這可不是小事情,漢末的時候,董卓進入京城勤王,結果佔據京城,弄得京城烏煙瘴氣,皇上差點死於非命,這次要求如此多的藩鎮進京勤王,不知道會不會出現什麼意外,皇上擔心的是,剿滅了田令孜和馬騰雲之後,出現了比兩人更加厲害的主兒,到了那個時候,就後悔莫及了。

    不過從目前的局面來看,好像只有這個選擇。

    本能的驅使,皇上開口了。

    「楊內侍認為,福王是不是可以進京勤王啊。」

    楊復恭的臉色也變化了,他沒有想到皇上在這個時候提到李儒沛,天下人都知道李儒沛看不慣宦官,更是不准宦官干政的,要是李儒沛到京城來勤王了,那他楊復恭還有什麼希望,怕是要再次灰溜溜的回到老家去。

    楊復恭的想法,可以說比田令孜更加的大膽,他沒有很多人的那種擔心,認為李儒沛遲早是要進入京城的,他恰恰認為,李儒沛正是因為有著親王的身份,所以行動會受到很多的限制,李儒沛決不能夠帶兵直接進入京城,那就是謀反,無法面對李唐皇室。

    至於說皇上駕崩之後的事情,楊復恭暫時想不到那麼遠,皇上如此之年輕,駕崩還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的事情,只要能夠斬殺田令孜等人,掌控權柄,經過多年運作之後,自然是能夠找到出路的。

    這一切的前提,就是李儒沛不能夠染指京城。

    都到這個時候了,楊復恭不會客氣了。

    「皇上,奴婢以為,福王殿下來到京城勤王不妥,此番田令孜膽大妄為,做出人神共憤之事,始作俑者乃是福王殿下,奴婢以為,福王殿下說不定就等著這個機會,籌謀京城出現變化,好直接進入京城,此其一,天下人都知道福王殿下和鐵血軍,都知道鐵血軍控制了南方,福王殿下也依仗鐵血軍,不稟報皇上,很多事情都是擅自做主,包括調整南方的諸多節度使,這些事情,已經表露福王殿下是有野心的,來到京城之後,福王殿下會做出何等事情,奴婢不敢預料,此其二……」

    楊復恭的話語是有一定道理的,其實這些認識,也是朝中武大臣的認識,皇上曾經仔細想過,只不過因為李儒沛是李唐皇室的子弟,皇上才會提及。

    「楊內侍說的不錯,如此就依照楊內侍的建議實施吧。」

    「奴婢領旨謝恩。」

    「楊內侍,在朕的面前,就不用如此的客氣了。」

    「皇上,奴婢離開京城之後,皇上一定要保重,宮

    內暫時沒有什麼問題,宋將軍一定會護得皇上周全的。」

    「楊內侍,這個宋通真的值得信任嗎。」

    皇上突然冒出這句話,讓楊復恭高興,這說明皇上壓根不相信宋通,這種印象短時間之內是不可能消除的,一旦京城出現變化,田令孜等人被斬殺,那麼他楊復恭就成為皇上唯一最為信賴之人。

    不過目前的局面之下,皇上必須要相信宋通,否則皇上的舉措出現什麼問題,被田令孜等人發現,那麼外面的一切努力都白費了。

    「皇上,宋通值得信任,宋通雖然一直在左神策軍,其實是堂弟楊復光做出的安排,宋通是得到堂弟的賞識,才進入到左神策軍的。」

    楊復恭不說出宋通是楊復光心腹的事情,就是避免皇上過分的相信宋通。

    「原來如此,朕明白了,楊樞密使真的是忠心耿耿啊,朕當初沒有能夠做出明確之決定,如今想來異常後悔,若是讓楊樞密使掌控大局,也不會出現如今之局面了。」

    楊復恭低著頭沒有說話,皇上說的這話,他是相信的,若真的是這樣的情況,那他楊復恭也不用費那麼大的麻煩,聯絡北方的藩鎮,說不定早就掌控朝政了。

    「皇上一定要多多保重,奴婢此番去北方,少則三月,多則半年,一定會讓諸多的藩鎮前來京城勤王的。」

    「楊內侍辛苦了,朕等著你的消息。」

    楊復恭逗留了半個時辰的時間,迅速離開了大明宮。

    宮外早就有馬車等候,楊復恭上了馬車之後,小心的摸了摸胸前,皇上的聖旨,悉數在他的胸前,玉璽被田令孜控制,皇上是不可能在聖旨上面加蓋玉璽的,甚至不能夠用黃綢布來書寫聖旨,楊復恭帶出來的聖旨,上面有皇上的私印,這種蓋著私印的聖旨,比起那些黃綢布的聖旨,有著更大的震撼性,而且聖旨上面的字跡,是皇上親筆所寫。

    在大明宮的外面,楊復恭沒有和宋通見面,也不能夠見面,若不是宋通藉故支開了護衛,楊復恭不可能離開大明宮。

    夜深了,楊復恭已經做好一切準備,等到天亮之後,就離開京城前往北方去了。

    宋通來到客棧的時候,楊復恭一點都不奇怪,若是宋通不來,那才真的是奇怪了。

    「楊內侍,事情辦的怎麼樣。」

    楊復恭沒有說話,從懷裡掏出來聖旨,遞給了宋通。

    宋通仔細看了這些聖旨之後,臉上露出了笑容。

    「不錯,楊內侍拿到這些聖旨,一定能夠讓北方的藩鎮前來勤王,不過這一路到北方去,路上頗不平靜,某以為楊內侍肩負重任,安全是最為重要的,某特地挑選了兩人,一路跟隨,主要是保護楊內侍的安全。」

    「宋將軍考慮如此周密,咱家沒有什麼可說的,謝謝宋將軍了。」

    楊復恭的臉上帶著真誠的微笑,內心卻是在狠狠的罵著宋通,什麼沿路保護,無非是沿路監視,避免自己做出來什麼不好的事情。

    不過事情到了這個份上,楊復恭不可能拒絕宋通,否則一切的計劃都難以得到實施。

    「宋將軍,咱家已經在皇上面前專門說到你的忠心了,皇上的安危,就拜託宋將軍了。」

    「楊內侍大可放心,皇上的安全就交給某了,田大將軍和馬樞密使還是信任某的,大明宮一直都是某負責守衛,楊內侍大可放心,某還期待著楊內侍早日回到京城呢。」(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