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二章(四)


  我站起身,“您說得有理,我得走了。您真的就不愿意去?”“噢!不!我沒有任何欲望去和斯克利亞西納談論政治,你嘛,他也許會饒了你。”
  “但愿如此。”我說。
  在羅貝爾閉門寫作的那段時間,我經常沒有他陪伴而獨自外出。可今天夜里,當我突然陷身于寒冷与黑暗的包圍之中,真后悔,不該接受斯克利亞西納的邀請。噢!我理解自己,我看到的總是那些熟悉的面孔,對此,我已感到几分厭倦。朋友,我對他們太了解了,整整四年里我們肩并肩生活在一起,這給人以溫暖。可如今,我們那親密的勁儿已經冷卻,散發著無益于人的霉味,我終于抵擋不住新的誘惑,讓步了。可我們有什么可談的?我也一樣,絕無心思去談論政治。一跨入里茨酒吧的門廳,我停下了步子,對著一面鏡子,細細地審視了自己一番。要做到衣著寒酸卻又不失高雅,本該經常注意拾掇拾掇,可是我卻宁肯不屑一顧。身穿這件舊大衣,腳套這雙木底鞋,我這副模樣可真不佳。要是在好朋友的眼里,我無論怎樣都還是我。可斯克利亞西納來自美國,那儿的女人個個都那么喜愛打扮,他准會發現我這雙木鞋的。我心里不禁想:“我不該這么隨便。”
  當然,斯克利亞西納笑容可掬,不會流露出內心真實的想法。他吻了吻我的手,這是我討厭的事情,手比面孔還更裸露,有人那么緊貼著去打量,讓我好不別扭。
  “您喝點什么?”他問道,“來杯馬提尼酒?”
  “就喝杯馬提尼酒吧。”
  酒吧里擠滿了美國軍官和衣著時髦的女人,熱气、煙味和嗆人的金酒味很快滲入我的腦袋。我為呆在這里感到樂滋滋的。斯克利亞西納在美國度過了四個春秋。那是一個偉大開放的國度,在那里,泉井噴射的是果汁和冰激凌。我貪婪地向他詢問這一切,他很樂意地一一解答,我慢慢喝著第二杯馬提尼酒。接著,我們到了一家小飯館用晚餐,我毫無顧忌地把血紅的牛肉和奶油白菜往肚子里填。這一次,輪到斯克利亞西納向我提問了:要回答他那一個個過分細致的提問,确實困難。每當我設法重新品嘗過去的日子里那天天如此的滋味——在那因宵禁令而門扉緊閉的屋子里彌漫的湯味,以及當羅貝爾開秘密會議遲遲不歸的時候,我內心籠罩的那种沉寂——他便不由分說地打斷我的思路,他听得十分入神,人們仿佛感到詞語在他的心底進行漫長的跋涉。可是,人們說話只能為了他,而不能為了自己。他打听一些實用的情況,諸如怎樣設法制作假證件?如何印刷《希望報》?如何散發報紙?他也要求了解總体狀況,我們是在怎樣的精神氛圍中生活?我竭力滿足他,可難以如愿,我所說的不是比他想象的更糟糕,就是不如他設想的那么難以忍受。雖然真正的災難并沒有降臨到我的頭上,可卻給我的生活帶來了煩憂,怎么對他講述迪埃戈的死呢?那詞語太悲愴,我難以啟齒,那詞語也太無情,他不會往肚子里裝。那個過去,我無論如何也不愿重新經歷;然而時過境遷,它竟然漸漸地顯出了一种淡淡的溫馨。我理解朗貝爾為何在這和平的歲月中產生厭倦,這种和平使我們重新獲得了生命,但卻不賦予我們生活的理由。當我在小飯館的門口再次面臨那种寒冷与黑暗時,不禁回想起昔日我們是多么驕傲地向它們挑戰。可如今,我需要光明,需要溫暖,我渴望某种別的東西。斯克利亞西納沒有任何挑釁的意思,又開始滔滔不絕地對別人大加抨擊,我希望他很快改變話題。他憤怒地指責戴高樂的莫斯科之行。
  “嚴重的是,”他以譴責的口吻對我說道,“整個國家似乎對此都表示贊同。瞧瞧佩隆和迪布勒伊,他們都是些正派人,可卻与共產党人攜手并進,這對了解底細的人來說,真是一种無名的痛苦。”
  “羅貝爾可沒有跟共產党人一塊儿走。”我安慰他說,“他試圖創立一個獨立運動。”
  “他跟我談過,可他明确表示決不采取反對斯大林分子的行動。獨立于他們,而又不反對他們!”斯克利亞西納沮喪地說。
  “您總不希望他反共吧,瞧眼下的局勢!”我說。
  斯克利亞西納神情嚴肅地望著我:“您讀過我的書《紅色的天堂》嗎?”
  “當然。”
  “那么,您該有個大致的看法,當我們將歐洲作為禮物拱手奉送給斯大林之時,等待我們的將是什么命運。”
  “絕對不可能那樣做。”我說。
  “事實恰恰如此。”
  “不對!必須贏得与反動派斗爭的胜利,倘若左派開始分裂,那就完了。”
  “左派!”斯克利亞西納譏諷地說,繼又專橫地一揮手:“啊!咱們別談政治了,我害怕与女人談論政治。”
  “又不是我挑起的。”我說。
  “這倒是,”他出人意料地嚴肅說道,“我請求原諒。”
  我們又回到里茨酒吧坐下,斯克利亞西納要了兩杯威士忌。這酒味讓我高興,因為這是一种新味道。斯克利亞西納的价值就在于我對他還不熟悉。這個夜晚突如其來,因而散發著昔日那种充滿青春气息的芬芳。往昔,夜晚的聚會并不一一雷同,晚會上,常与陌生人相遇,他們說的話往往出人意料,有時還發生一些新鮮的事情。五年來,在世界上,在法國,在巴黎,在別人的身上發生了多少事情,可是就輪不到我的頭上。難道從今之后,我再也不會發生任何事情?
  “呆在這里真怪。”我說。
  “怎么怪?”
  “這熱气,這威士忌,這聲音,這軍裝……”
  斯克利亞西納環顧四周:“我不喜歡這個地方,他們在這里給我征用了一個房間,因為我是一家法美合辦的雜志的記者。”他淡淡一笑,“万幸的是,這里的生活費用馬上就要貴得讓我無法再呆下去,我將被迫离去。”
  “您就不能不落到被迫的地步才走?”
  “不能。正因為如此,我覺得金錢很腐蝕人。”一束喜悅的光芒使他的臉龐變得年輕了:“我一旦有錢,就盡快花掉它。”
  “這不是維克多·斯克利亞西納嗎?”一個眼睛十分和藹的禿頂小老頭走到了我們的桌旁。
  “是的。”從斯克利亞西納的雙眼我看到了几分怀疑,同時又發現某种希望。
  “您認不出我了?自維也納一別,我老多了。我是馬納斯·哥德曼。我自己許了愿,万一能与您相遇,一定要向您致謝:謝謝您的書。”
  “馬納斯·哥德曼!當然認識!”斯克利亞西納熱情地說,“您現在法國生活?”
  “自1935年以來一直都在。我在古爾斯集中營呆了一年,后來僥幸逃脫……”他說話的聲音比他的目光更加溫和,溫和得近乎死气沉沉。“我不想打扰您,我能与《棕發女郎維也納》的作者握手感到榮幸。”
  “我能再次与您相見感到高興。”斯克利亞西納說。
  矮小的奧地利人已經輕輕地离去,走出玻璃門,消失在一位美國軍官的身后。斯克利亞西納目送著他,突然說道:
  “又是一次失敗!”
  “一次失敗?”
  “我本該讓他坐下,跟他談談,他需要某种東西,可我不知他的住址,我的又沒有給他。”斯克利亞西納的話聲中含著惱怒。
  “若他想再見您,他一定會到這儿找您的。”
  “他一定不敢。我該先開口詢問他,這本來又不是難事!在古爾斯呆了一年,我猜想那整整四年里,他一直東藏西躲。他年紀跟我差不多,可看去像個老頭。他肯定渴望某种東西,可我讓他走了。”
  “他并沒有顯出失望的神色,也許他真的只是想向您道謝。”
  “這是他給自己找的借口。”斯克利亞西納一口气把酒喝了個精光:“張口請他坐一坐,這是多么容易的事,一想起本可以辦到但卻不去辦的事,心里真憋气!什么机會都白白放過了!沒有思想、沒有沖動,不像過去那么開放,而是緊閉心扉。最大的罪孽莫過于此:疏忽罪。”他极為內疚地兀自講著,沒有容我插話,“那四年里,我一直待在美國,吃得好,穿得暖,平平安安。”
  “您那時無法留在這邊。”我說。
  “我也可以藏起來嘛。”
  “我不知這又有何用。”
  “當我的朋友們被流放到西伯利亞時,我寓居維也納。當另一些戰友在維也納慘遭褐衫党徒的殺害時,我又來到了巴黎。而當巴黎被侵占期間,我又去了紐約。問題的關鍵是要探清如此苟活著是否有什么意義。”
  斯克利亞西納的聲調触動了我的心,我們也一樣,每當我們想起被流放的人們,心里就感到恥辱:我們沒有任何可指責的,可我們沒有分擔足夠的苦難。
  “有難不能同當,仿佛成了罪人。”我又補充道:“感到自己有罪,真讓人難受。”
  突然,斯克利亞西納顯出一副隱秘、默契的神情,朝我微微一笑:“這要看具体情況。”
  我一時細細察看著這副狡黠而又痛苦的面孔:“您是想指某些可以免得我們遭受良心責備的內疚心理。”
  他反過來打量著我:“您可真不蠢。一般來說,我不喜歡聰明的女人,也許是因為她們還不夠精明吧。于是她們想表現自己,嘰嘰喳喳說個不休,可實際上什么也不懂。与您初次見面時讓我吃惊的是,您那种始終保持緘默的姿態。”
  我莞爾一笑:“我可沒有多少選擇余地。”
  “迪布勒伊、佩隆和我,我們都講得很多。您神態安詳地傾听著……”
  “您知道,”我說,“听別人說話是我的職業。”
  “這不錯,可那神態不同。”他點了點頭:“您肯定是一個十分出色的精神分析大夫,要是我年輕十歲,我准交給您醫治。”
  “給您分析分析,這對您有吸引力嗎?”
  “現在為時已晚。一個成熟的人,是個利用自己的缺陷与惡癖自我塑造的人,人們可以毀滅他,但卻不能醫治他。”
  “這要看什么病。”
  “有益的惟有一种:保持自我,絕對的自我。”
  他的面孔突然由于一种几乎難以令人忍受的坦誠而變得溫和起來,他話聲中那份給人以信任感的凄楚潛入我的心底。我沖動地說道:“比您病重的還有。”
  “怎么回事?”
  “有些人,你一見到他們,不禁會自問他們怎么能夠自我承受,人們暗自思忖,這些人除非痴呆,不然肯定會對自己感到恐怖,而您并不給人造成這种印象。”
  斯克利亞西納的面容仍然那么嚴肅:“您就從不對自己感到恐怖?”
  “從不。”我嫣然一笑:“可我与自我很少發生關系。”
  “正因為如此,您才那么讓人感到心宁。”斯克利亞西納說,“我們一見面,我馬上就發現您這一點:您一副很有教養的少女的乖模樣,讓大人們盡管放心交談。”
  “我的姑娘都十八了。”我說。
  “這不說明任何問題。再說,我向來無法忍受少女。可是一位宛若少女的婦人,那就迷人了。”他細細打量了我一番,繼續說道:
  “真有意思,在您的生活階層里,所有女人都是很開放的。就您而言,人們也會揣摩您是否欺騙過您的夫君。”
  “欺騙!多么可怕的字眼!羅貝爾和我都是自由的,我們互相從不瞞著什么。”
  “可您從來沒有濫用過這种自由?”
  我有些尷尬地說:“只要有机會。”為了掩飾窘態,我一口飲盡了杯中的馬提尼酒。這种机會不是很多,在這一方面,我与羅貝爾迥然不同。他認為在酒吧隨便找個漂亮的女人,跟她度過一小時,這很正常。可是我,我絕對不會答應把不能當朋友結交的男人當作情夫,我對友情的要求是嚴格的。這五年里,我一直毫無遺憾地過著清白的日子,我想我還會永遠這么生活下去。作為一個女人,我的生活已經完結,這很自然,有多少東西都已經毀滅了,永遠……
  斯克利亞西納默默無聲地端詳著我:
  “不管怎么說,我敢打賭在您這一輩子沒有過多少男人。”
  “正是。”我說。
  “為什么?”
  “找不著。”
  “要是找不著,那是因為您壓根儿沒有找。”
  “對所有人來說,我都是迪布勒伊的夫人或安娜·迪布勒伊大夫,這只能贏得尊敬。”
  他笑呵呵地說:“我并不那么想尊敬您。”
  出現了一陣沉寂。我開口說道:
  “為什么一個自由的女人就非得跟天底下所有的男人睡覺?”
  他嚴肅地看了看我:“要是一個您對他有几分好感的男人開門見山,提出要您跟他過夜,您會干嗎?”
  “這要看情況。”
  “看什么情況?”
  “看他,看我,看具体環境。”
  “就假設我現在向您提出這個要求。”
  “我不知道。”
  我早就猜透了他的用心所在,可我還是一時不知所措,亂了方寸。
  “我向您提出要求:同意還是不同意?”
  “您也太快了。”我說。
  “我討厭裝模作樣,向一位女人獻殷勤,對他自己和對她都掉价。我并不以為您會喜歡故作風雅的調情話。”
  “不喜歡。可在作出一項決定之前,我喜歡先考慮一番。”
  “那您就考慮考慮吧。”
  他又要了兩杯威士忌。不,我不想跟他睡覺,不想跟任何別的男人睡覺。我的軀体早就沉睡在一种自私的麻木狀態,我會以怎樣的墮落行為去打扰它的安宁?再說,這似乎絕不可能。納迪娜那么輕而易舉地委身于陌生男子,對此,我常常瞠目結舌,在我這孤寂的肉体和我身邊獨自飲酒的男人中間,并不存在任何聯系。想象自己一絲不挂地躺在他裸露的怀中,就像假設那躺著的就是我的老母親一樣荒謬。我說:
  “等看看這晚上相聚的情況如何再說。”
  “真荒唐。”他說,“腦子里總纏繞著這個問題,您怎能指望我們談論政治或精神分析?您完全應該知道您將要作出何种決定,赶緊明說吧。”
  他如此迫不及待,這清楚地向我表明了不管怎么說,我還不像我的老母親。應該相信,至少在這一個小時之內,我是令人渴望的,因為他就渴望得到我。納迪娜常常說她上床就像上飯桌一樣無所謂,也許她說得有理。她責備我總戴著冰冷的山羊皮手套去接触生活,果真如此嗎?若我脫掉這手套,將會發生什么事?倘若今晚不脫去,從今往后還會脫去嗎?“我的生命已經完結。”我充滿理智地對自己說,可是,与理智唱對台戲的是我尚有多少個春秋要打發。
  我突然說道:“行,那就是同意。”

  ------------------
  小草掃校||中國讀書网獨家推出||http://www.cnread.net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