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12


  第二天的早上。
  數十個男女站在醫院門口,等待著他的同志的棺材出來。
  暗探們細心地包圍住他們,聳起敏銳的耳朵想要听到只言片語,同時還努力記著他們的面貌長相和舉止行為。街對面,一隊腰里帶著手槍的警察向著他們盯望。
  暗探的傲慢的態度,警察的嘲笑的表情,以及他們要顯顯威風的那种神气,引起了群眾的憤慨。有的人為了遮掩自己的憤怒,故意講著笑話;有的則陰郁地瞅著地面,竭力不去看這种令人倍感被欺辱的情形;有的壓不住怒火,就索性嘲笑當局,說他們對除了言語之外沒有任何武器的群眾,都要害怕。
  秋日的淡青色的天空,晴朗朗地俯視著舖著黃色圓石的街道。秋風卷著落葉,把它們吹到人們腳下……
  母親漲在人群里面,注意著張張熟悉的面孔,悲哀地想:
  “太少了,人數太少了!差不多沒有一個工……”
  門開了,一具棺材抬了出來,上面放著系有紅絲帶的花圈。
  大家不約而同地摘下了帽子,——好像是一群黑鳥在他們頭上飛舞。一個紅臉、留著濃密的黑唇胡的高大警官,很快地跑到人群中間。一隊兵士跟在他后面,把笨重的皮靴在石子路上踏得叮當響,他們蠻橫地推開群眾。
  警官用沙啞的聲音像發布號令似地大聲喊道:
  “請把絲帶解下來!”
  話音剛落,這些男男女女便緊緊地把他圍住了,他們紛紛揮動著手臂,非常激動地推搡著、吵嚷著,也不知都在說些什么,亂作一團,難以分清。
  母親只覺得,眼前閃動著一個又一嘴唇發抖的激動的臉龐,她弄不清楚誰是誰,其中好像有一個女人的臉頰上流著屈辱的眼淚……
  “打倒暴力!”有個年輕人高喊了一聲。然而,這喊聲很顯得孤零,在喧鬧的聲浪里立刻就被淹沒了。
  母親心里頓感痛苦難捱,于是,她對她身旁的一個穿得很寒傖的年輕男子激憤地說:
  “怎么竟連給一個人出喪都受看管,——簡直太不像話!”
  群眾的反感情緒不斷地增長著。棺蓋在人們頭上擺動,風吹拂著絲帶,在人們的頭上和肩上不停地繚繞飄動。每個人都可以清楚地听見紅絲帶那干燥的如同神經質般的碎嚓聲。
  母親害怕可能發生沖突,急忙悄聲對左右兩旁的人說:
  “算了,既然這樣,就解了絲帶吧!解了有個么要緊呢!
  ……”
  一個高亢而洪亮的聲音,壓倒了所有的喧噪聲。
  “我們嚴正要求你們,不要妨礙我們給這個讓你們折磨死的同志送葬!……”
  不知是誰又用尖細激越的聲音高唱起來。
    你在戰斗中犧牲了……
  “把絲帶解下來!雅柯夫列夫,把它給切斷!”
  听見了拔刀的聲音。
  母親閉上了眼睛,等待人們的吶喊。
  然而,此時聲音卻漸漸地靜下來。過了片刻,人們像被在追逐的狼似的驟然咆哮起來。到后來,大家都一聲不響地低下了頭繼續朝前走,街上只听見沙沙沙的腳步聲。
  前面抬著被洗動了的棺槨。棺蓋上面放著被蹂躪了的花圈。
  警察們騎在馬上,身子左右搖顫著,仿佛一派洋洋得意。
  母親在人行道上,那具棺材已經被密集的人群圍著,母親已經看不見它了。
  群眾不知不覺地漸漸增多了,几乎要擠滿了街道。群眾后面,也高聳著騎馬警察的灰色的身形;徒步的警察手按馬刀,在兩旁走著;四處都躲閃著母親常常看見的暗探的狡猾眼睛,正在仔細而尖銳地觀望人們的臉。
    永別了,我們的同志,永別了……
  ——兩個姣好的聲音悲傷地唱著。
  這時,突然發出了一聲叫喊:
  “不要唱!諸位,我們應該肅靜!”
  在這聲叫喊里,有一种感人的威嚴气勢。
  悲哀的歌聲停止了,談話的聲音也輕起來。只有踏在石子路上的堅定的腳步聲,讓大家之上充滿了整齊而低沉的送別感。這种腳步聲,漸漸地升高了,升到了透明的天空中,仿佛第一聲春雷傳來的沉痛而喜悅的余音,震動了空气。
  冷風越來越硬了,惡意地把城里街道上的灰塵和髒東西朝人們迎面吹過來,吹動著衣服和頭發,吹迷了人們的眼睛,拍打著人們的胸脯,在腳邊亂竄……
  在這种沒有教士、沒有令人心酸的歌聲的肅穆的葬禮上,沉思的臉,緊蹙著的眉頭,在母親心里喚起了一种惊慌的感覺。她的思想慢慢地轉動著,把她的感想用憂傷的話語表過出來。
  為正義斗爭的人還是不多……”
  她低頭走著,她覺得這里葬下的好像不是葉戈爾,而是另外一個她非常熟悉、非常親近而又是她不能缺少的人。她覺得悲傷而且不自在不知如何是好。她還覺得有些不安——因為她不贊成為葉戈爾送喪的人們所采取的方法,于是,心中好像打了個疙瘩似的。
  “當然,”她心想,“葉戈魯什卡是不相信上帝的,他們大家也和他怀樣……”
  可是,她不想再想下去,但為了驅散胸中的痛苦,她歎了口气。
  “啊,神啊,耶酥基督啊!難道說我將來也這樣?……”
  他們到了墓地,又在墳墓中間的那條小路上左左右右地走了好久,最后才算走到一塊滿是矮矮的白色十字架的空地上。大家聚在墳墓旁邊,沉默起來。
  在許多墳墓之間,活著的人們的嚴肅的沉靜喚起了一种恐怖的預感,叫母親的心抖動了一下之后就好像停止了跳運似的,仿佛是在等著什么。
  風,在十字架上忽哨著,怒號著。棺蓋上那被蹂躪了的花朵令人傷心地顫動著……
  警察們都豎起了耳朵听著動靜,每個人的身体都挺得筆直,
  眼睛訓順地望著警官。
  有一個身材高大魁梧的年輕男子站到了墳了,他留著長長的頭發,臉色蒼白、黑黑的眉毛、頭上沒有戴帽子。
  就在這時,警官猛地叫了一聲:
  “諸位……”
  “同志們!”黑眉毛的男子開口說話了,聲音洪亮悅耳。
  “等一等!”警官喊道。“我宣布,這儿不准演講……”
  “我只講几句話!”青年十分鎮靜地回駁后,接著又說:“同志們!我們應該在我們導師和友人的墓前宣誓,我們決不忘記他的遺訓;對于造成祖國的一切不幸的根源,對于壓迫祖國的暴力——專制政体,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終生不懈地替它們挖掘墳墓!”
  “抓住他!”警官喊著。可是一陣嘈雜的叫喊聲蓋過了他的聲音。
  “打倒專制!”
  警察撥開群眾,闖到演說人的面前。那人雖然被緊緊地包圍著,但還是高舉起拳頭在那高喊:
  “自由万歲!”
  母親被擠到了一邊,她恐懼地靠在了十字架上,索性閉上雙眼等著挨打。
  一陣猛烈的旋風般的噪音差不多要震聾了好怕耳朵,腳下的土地似乎也在抖動,恐怖和驟然的寒風叫她不能呼吸。
  警笛的聲音十分慎人地從空中飄過,有個粗暴的嗓音在發布命令,女人們在歇斯底里地叫喊,圍牆的木材發出了斷裂的響聲,腳板重重的踏在干燥的土地上發出低沉的共鳴。這一切繼續了許久。
  母親覺得,閉著眼睛听到這一切是非常可怕的。于是她睜開雙眼。這一剎那間,她突然喊叫了一聲,并伸著手朝前跑去。
  离他不遠的地方——在墳墓間的窄窄小路上,警察們圍住了那個長頭發的男子,同時,正拚命驅逐四周襲擊過去的群眾。只見出了鞘的馬刀在空中閃著冷嗖嗖的白光,在人們頭頂上忽起忽落著,而手杖和瓦礫了居上下飛舞著。扭打在一直怕人們發出了野蠻的叫喊聲,叫喊聲混亂地盤旋在墓地之上。
  那個青年的蒼白的臉龐在高處出現了,——就在那憎惡和憤怒的風暴上面,又響起了他堅決而洪亮的聲音:
  “同志們!別作無益的犧牲!……”
  他的喊聲生了效。
  人們紛紛丟下了手杖,漸漸地退散開來。可是,母親仍被那种不能抑制的力量所吸引著,還是繼續向前擠。
  這時,她忽然看見了尼古拉。尼古拉把帽子推到了后腦上,正在推著被气憤激怒了的群眾;她听見了他的責備般的呼喊:
  “你們別發瘋啦!鎮靜一下吧!”
  母親恍惚看見,尼古拉的一只手上已經染上了鮮血。
  “尼古拉·伊凡諾維奇,走吧!”母親急久忽地沖到他身邊,關心地喊著。
  “您要到哪去?那邊會打您的……”
  索菲亞站在母親旁邊,伸手攏住了她的肩膀。她頭上沒有帽子了。頭發散亂,扶著一個差不多還是孩子的青年。
  這個小青年一手捂著被打破了的、流著血的臉,用抖動的嘴說:
  “放手,不要緊……”
  “照顧他一下儿,帶他回去!這儿是手帕、給他把臉包上。”索菲亞迅速地說著,順便將小青年的手塞給了母親。然后一邊跑,一邊叫喊著:
  “快走啊,在抓人了!……”
  群眾四散而逃,警察緊跟在后面,嘴里大罵著,手里揮舞著馬刀,在墳墓中間笨重地跨著步子,兩腿常被大衣的下擺纏裹住,很不靈便。
  這個小青年用狼一般惡狠的目光盯著警察的背影。
  “咱們快些走吧!”母親用手帕擦著青年臉上的血,低嚴喊道。
  他不停地吐著帶血的唾沫,含含糊糊地說道:
  “您不要擔心!——我不疼。他用力把子打我……我也用手杖結結實實地揍了他几下!揍得他哭了出來!”
  他揮動著帶血的拳頭,用已經沙啞了的聲音喊:
  “等著吧,不可能讓你們這樣就算完了!我們工人階級全体都起來的時候,不用動手就足以制服你們!”
  “快走吧!”母親著鄒地催他。
  于是,他倆加快了腳步,朝墳場圍牆的小門走去。母親以為,圍牆外面的空地上,一定有警察躲藏在那,等著他們,等他們一出去,馬上就會沖過來打他們。可是,當她小心地推開小門,朝那滿是秋天的灰霧的空地上張望的時候,外面靜悄悄的,連個人影也沒有,所以她立時就安下心來。
  “讓我替你把臉包起來!”她說。
  “不,不必了,我一點也不覺得慚愧!他打了我,我也打了他,這是很公平的……”
  母親麻利地給他包扎好傷口。一看見血,她心里就不由得充滿了怜惜之情;當她的手指触到溫濕的血時,她突然害怕不已地戰栗起來,但,她還是能控制自己的。
  母親默默地挽著那個小青年,飛快地穿過空地。
  小青年這時的口齒清楚起來了,他友好地嘲笑說:
  “您把我拖到哪里去,同志?我自己還能走……”
  可是,母親覺得,他的身子在搖晃,他的步子很不穩,他的手在發抖。
  他有气無力地向她問開了話,但并不給她回答的空儿。
  “我是洋鐵工人伊凡,——您是誰?我們三個是在葉戈爾·伊凡諾維奇的小組里——三個洋鐵工人,小組里一共十一個人。我們非常敬愛他——愿他到天國去吧!雖然我是不相信什么神的……”
  母親在一條街上雇了馬車,讓伊凡坐上車之后,她悄悄地對他嚀囑:
  “現在別講話!”她邊說邊用手帕仔細地裹住他的嘴巴。
  伊凡將手舉到嘴邊,可是已經不能把手帕取掉了,于是,那只手無力地放在了膝蓋上。但即使現在蒙著手帕,他還是含糊不清地嘟咕著。
  “今天你們打了我,我是到死也不會忘記的……在他以前,有一個大學季托維奇……教我們政治經濟學。……后來被抓去了……”
  母親抱著伊凡,讓他的頭抵住自己的胸口,小青年的身体忽然沉重起來,也就不作聲了。母親几乎被嚇呆了,她偷偷地望著馬車的兩邊,她覺得馬上會從什么地方的角落里跑出了几個警察,如果他們看見伊凡的頭包扎著,立刻會抓住他,把他打死。
  “他喝醉了?”車夫回轉頭來,善良地笑著問。
  “甭提了,喝了不少烈酒!”母親歎口气接應著話頭。
  “是您的儿子?”
  “噯,他是皮匠。我是替人家做飯……”
  “你苦啊。原來這樣0……”
  車夫加了一鞭,又扭過頭來接著問道:
  “你听說了嗎,方才墓地那邊打得可厲害啦!……一個政治人物出喪,那人也是反對官府的……他們不贊成官府的做法。當然,送喪的也是這樣的人,是他的朋友。他們在那里喊著什么‘打倒政府’,說什么政府使人民破產……于是警察就打他們!据說有的人被砍得差點沒命嘍。當然,警察之中也有的受了傷……”他停頓了一下,難受地搖著頭,用异樣的聲音說:“死人都不得安宁,唉!把死人都給吵醒啦呀!”
  馬車吱吱咯咯地在石子路上顛動著,伊凡的頭輕輕地撞著母親的胸口。
  車夫側身坐著,仿佛是沉思了之后說:
  “老百姓里面已經有了動搖,天下就要大亂了,對不對?昨天夜里,憲兵闖到我們鄰居家,一直鬧騰到天亮,今天早上抓走了一個鐵匠。据說,夜里要把他帶到河邊,偷偷地把他推到河里淹死。可是,那個鐵匠人倒不錯……”
  “他叫什么?”母親問。
  “那鐵匠嗎?他叫薩威爾,外號叫葉甫欽珂。年紀不不大,可是懂得事卻很多。現在的時勢,大概懂事是有罪的!他到我們這儿來的時候,總說:‘赶馬的朋友們!你們的日子怎么樣?’我們說,‘真的,還不如狗呢!’”
  “停下!”母親要求。
  馬車一停,把伊凡惊醒了,他低聲呻吟起來。
  “小伙子醉得可真不輕啊!”車夫說。“唉,伏特加,伏物加……”
  伊凡全身無力地又搖又晃,踉踉蹌蹌地在院子里走著,嘴里說著:
  “不要緊,——我能走。……”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