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三章(二)


  校方因与飛机制造厂感情不和,2月份把學生全部撤回,并排下了3月复課、4月去其他工厂的日程。2月末,1000多架飛机飛來空襲。可想而知,所謂3月复課將名存實亡。
  這樣,等于是在戰爭最激烈之際給了我們一個月的毫無用處的假期。我們得到的,好比是受潮的煙花。然而,比起領取一袋無太大用場卻馬上可以派上用場的干面包來,這受潮煙花的饋贈更讓我高興。因為,這禮品像大學給的呆頭呆腦的東西。——眼下這時代,毫無用處的本身就是了不起的禮品呢?
  我的感冒好了,几天后接到了草野母親打來的電話。電話上說,駐扎在M市附近的草野所在的部隊3月10日允許第一次會面,問我去不去。
  我當即答應下來并為商定這事迅速去了草野家。一般認為傍晚至8點這段時間內最安全。草野家剛吃過飯。草野的母親是個寡婦。我被讓到了他母親和三個妹妹所在地爐旁。他母親向我介紹了那彈琴的少女,這才知道她叫園子。因為她和著名鋼琴家I夫人重名,我就以那次听到的琴聲為題,略帶揶揄地開了几句玩笑。19歲的她在昏暗的遮光燈燈影下漲紅了臉,沒有開口。園子穿著紅色的皮夾克。

  3月9日的早晨,我去了草野家附近的車站,在走廊等待草野家的人。清晰可見隔著鐵路的一家家店舖,因強行疏散而瀕臨倒塌。房屋發出的嘎渣嘎渣聲,撕碎了清冽早春的大气。有些破裂的房屋中還露出了耀眼的新木紋。
  早晨尚有寒意。近几天沒有听到過警報聲。其間被擦拭得越來越明澄的空气,現在已經露出即將崩潰之態而繃緊了纖細的神經。大气簡直是一經彈撥便會雅聲四起的琴弦,使人想到那瞬間過后就要達到音樂高度的、充滿丰饒虛無的靜寂。就連落在人影皆無的月台上的冷冰冰的陽光,也因預感到某种類似音樂的東西而戰栗不已。
  這時,對面的台階上有一個穿藍色大衣的少女走下來。她扯著妹妹的手,照顧著妹妹,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拾級而下。另外一個十五六歲的妹妹,耐不住這慢條斯理的行進,沿著空蕩蕩的台階故意左拐右繞,但并沒有飛快跑下。
  園子似乎還沒有發現我,可我看她看得很清楚。有生以來,我從沒有感到過女性竟有著如此動人的美。我的胸瞠激烈跳動,我的心靈變得純淨。我這么寫,想必從頭讀下來的讀者難以相信。要說原因的話,因為,一來我對額田的姐姐有人為的單相思,二來我又有這激烈跳動的胸膛,可是似乎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將兩者加以區分。因為,我現在沒有理由置那時的深刻剖析于不顧。因為,真的那么做,寫作這一行為一開始就成了徒勞,人們會認為我寫的只不過是我隨心所欲的產物而已。還因為,我為此必須前后呼應才能万事OK。但是,我的一部分准确記憶告訴我,如今的我与過去的我存在著一點差异。那,就是悔恨。
  園子又下了兩三級台階時發現了我。只見她寒气中更透水靈,雙頰緋紅地笑了。她那黑眸子圓大、眼皮有几分沉重、若帶困意的眼睛閃爍了一下,像是想說什么。隨即,她把小妹交給了十五六歲的妹妹,身姿輕柔若搖曳之光一般順走廊奔我而來。
  我看到是早晨向我跑來,而不是我從小就生硬勾畫的、作為肉的屬性的女人。若是那种人,我虛情假意地迎上去就行了。然而,讓人困惑的是,我的直感使我發現了惟獨從園子這里才可以發現的自己的另外的一种東西。這是一种自己無法与園子等值的深深的虔敬之感,而不是什么齷齪的自卑。當我看到每瞬過后都更加接近的園子時,一股無法排遣的悲哀襲上我心。這是一种從未有過的感情,一种可以動搖我存在根基般的悲哀。我以前看女性,從來都是怀著孩子式的好奇和虛假的肉感這人工合金的感情,從來沒有哪一次能夠這樣最初的一瞥心靈就被如此深沉、如此無法解釋、絕非偽裝的悲哀所震撼過。我意識到這是悔恨。然而,我有給予我悔恨資格的罪孽嗎?難道說有什么先于罪孽的悔恨不成?這顯然是個矛盾。是我生存本身的悔恨嗎?難道是她的身影把這悔恨從我身上喚醒?或許,這正是罪孽的預感呢?
  ——園子已經不可抗拒地站在我的面前。她見我直愣愣的,就把方才行了一半的鞠躬禮重新來了一遍。
  “您在等我們是嗎?母親大人和祖母大人(她使用了奇怪的語法,臉紅了)還沒有收拾好,看樣子要遲一會儿呢。這個……這個……再等等,(接著她慎重起見重說一遍)請您再稍微等候一會儿,如果還不來,咱們就先去U車站好嗎?”
  她結結巴巴一句一頓地說完后,再次長喘了一口气。園子個頭不小,達到了我的額頭。她上身优雅勻稱,腿很美。那張沒有化妝的稚气未消的圓臉,如同不知化妝的洁白無瑕的靈魂的肖像畫。嘴唇微微干裂,反而更因此顯得生動。
  接下來,我們說了兩三句可說可不說的話。我竭盡全力做出一副快活狀,竭盡全力把自己扮成一個十分机智的青年。然而,我討厭這樣的我。
  電車几次在我們身旁停下,又都在澀滯的吱吱聲中開走。這個車站,上下車的人不多。電車每次通過,都只是把我們舒心沐浴的陽光遮住而已,但每次隨著車体的离去而重返我面頰的陽光的溫柔都使我戰栗。如此丰厚的陽光遍洒我身,如此毫無所求的時刻即在我心,我仿佛覺得這是某种不祥之兆,不能不是諸如几分鐘后突遭空襲,我們立時被炸死之類的不祥之兆。我們此時的心態以為,我們連短暫的幸福也不值得享受。反過來講,就是我們沾染上了視短暫的幸福為恩寵的惡習。兩人話語稀少面面相覷帶給我心中的效果,就是這樣。想必,支配園于的也是同一种力量。
  園子的祖母和母親遲遲不到,我們只好登上隨后來的電車,去了U站。
  在U站的人流中,我們被大庭先生叫住了。他去看望和草野在同一部隊的儿子。這位執意戴禮帽穿西裝的中年銀行家,領著一個和園子彼此熟悉的女儿。不知怎的,她那与園子相距甚遠的不漂亮讓我高興。怎么會有這种感情呢?原來,我得以發現園子具備著与美貌特權同義的爽朗的寬容之心,這只要看一下園子和對方把交叉的雙手相互親切握住并不停搖動的天真無邪的快活勁儿就可以知道,她之所以顯得比實際年齡大一些原因也在這里。
  火車很空。我和園子偶然似地面對面坐到了窗口。
  加上一名女佣和大庭家三口人。這一行好容易才湊齊了的人數是6個。一列排開橫著坐,會余出一人。我連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就默默算好了得數。園子大概也計算了。二人面對面重重落座,隨即交換了一下調皮似的微笑。
  計算的困難默許了這孤島的存在。從禮節上說,園子的祖母和母親要和大庭父女相對而坐。園子的小妹畢竟是小妹,馬上選擇了既能看到母親又能看到外面景色的地方。她的二姐學了她的樣子。因此,只有大庭先生家的女佣照看著兩個早熟的孩子的座位,簡直變成了運動場。破舊的坐椅靠背,把我、園于与他們7人隔開。
  火車還沒開動、大庭就開始了他那勢蓋一行的饒舌。細聲細气的、女人般的饒舌,除了要求隨聲附和外,斷然不給對方留下任何權利。透過坐椅的縫隙可以發現,草野家的饒舌代表、心理上還年輕的祖母也被搞得目瞪口呆。園子的祖母和母親“是”、“是”了兩聲,接下來就只有在關鍵時候跟著笑的份了。大庭的女儿則一言不發。不久,火車開動了。
  离開車站,陽光透過髒兮兮的窗玻璃,落到了凹凸不平的窗框以及身穿大衣的園子和我的膝蓋上。她和我听著身旁的饒舌,默然無語。有時她的嘴角露出一絲微笑。這立時就傳染了我。每逢這時,我們的目光不免相碰。這一來,園子的眼神又轉而變成了注意身旁說話聲的、閃爍的、調皮的、無憂無慮的,避開了我的視線。
  “我准備,死的時候就穿這身衣服。要是穿國民服扎綁腿去死,絕對死不痛快。我要讓女儿穿裙子,不讓她穿長褲,要死就讓她死得像個女人,就算是做父母的慈悲心腸吧。”
  “是啊,是啊。”
  “另外,您家要疏散東西的話,請告訴我。家中缺少個男的怕是多有不便吧。有事情盡管吩咐。”
  “不敢當,不敢當。”
  “我已經買下了T溫泉,銀行職員的東西全放在那里。那里絕對安全。我可以保證。鋼琴什么的,一概沒有問題。”
  “不好意思。”
  “另外,令郎那個隊的隊長人好,真幸運。听說我儿子那個隊的隊長,愛揩油,索要人家會面時帶去的食物呢。這和大海的對面有什么兩樣?听說上次會面后的第二天,隊長的胃就痙攣了呢。”
  “哇,嘻、嘻……”
  ——微笑再次涌向園子的嘴角,她局促起來,于是從提包中取出一冊文庫本的書。我有點不樂意了。但,我時那書名產生了興趣。
  “什么書?”
  只見她笑著把打開的書像扇子一樣遮住臉,封面朝向我。書名《水妖記》,后面的括弧內注有片假名寫的讀法。
  ——我覺察到身后有人從座位上站起。是園于的母親。她看上去是為了鎮壓小女儿在座位上亂蹦亂跳并乘机逃避大庭的饒舌。但是,目的不僅僅在此,做母親的把吵鬧的小女儿和說大人話的二女儿扯到了我們的座位上,說:
  “那么,就讓這兩個吵鬧鬼跟你們在一起吧。”
  園子的母親是個舉止典雅的美人。那裝點她溫柔話語的微笑,有時竟顯得可怜。在我看來,眼下她說話時的微笑也包含著某种傷感和不安。母親一走,園子和我國光一閃交換了一下眼神。我從胸前的口袋里掏出筆記本,用鉛筆在扯下來的一張紙上寫道:
  “你媽媽不放心喲!”
  “寫的什么?”
  園子斜身湊過臉來。我聞到了一股孩子般的頭發味。她讀完紙上的字,臉紅到耳根,低下了頭。
  “喂,對不對?”
  “唉呀,我……”
  我們的目光再次相遇,理解成立。我也感到了自己的面部發燙。
  “姐,那上面寫的什么?”
  小妹伸手要。園予赶緊把紙藏起來。大的妹妹像是已經覺察出了其中的經緯,气鼓鼓地擺出了一副不屑一顧的樣子。從她大聲嚎气吼小妹便可以听出味道來。
  有了這個茬口儿,我和園子的談話反倒更隨便了。她說了學校的事,說了讀過的小說,還說了她哥哥的情況。我呢,一開始就泛泛而論。這是勾引術的第一步。我們二人親切交談沒有理會兩個妹妹,她們又跑到了原來的座位上。于是,母親再次為難地笑著,把兩個不起什么作用的耳目領到了我們的身邊。
  當晚一行人來到草野部隊附近的M市的旅館時,已經臨近睡覺時間。大庭先生和我被安排在一個房間。
  房間里只有我們倆。這一來,這位銀行家披露了他的反戰思想。到了昭和20年的春天,人們湊在一起就談反戰,我可早就听膩了。他壓低了聲音喋喋不休,說什么他們銀行的信貸客戶某家大型的陶瓷公司,在挽回戰爭損失的名義下,瞄准了和平的一天計划大規模生產家用陶瓮用具啦,什么似乎已經向蘇聯提出了和平請求啦,真讓人受不了。我很想靜下來考慮些自己的事情。只見他那摘去眼鏡顯得格外腫脹的額頭消失在關燈后擴散的陰影中,兩三聲天真的歎息緩緩傳遍被子的每個角落后很快呼呼睡去,我在感覺出枕頭上的新毛巾扎戳著我發燙的臉的同時,陷入了沉思之中。
  一人獨呆時,總能感到陰暗的焦躁威逼而來。這之外,現在又添加了一層今晨見到園子時動搖我存在根基的悲哀,那情景再次清晰地返回我的心中。它徹底揭穿了我的一言一行、一舉手一投足的虛偽。這樣說是因為,斷定是虛偽畢竟比“那大概全是偽裝吧”這左思右想的艱難臆測少些艱難。所以,不知不覺之間,突出暴露自己的虛偽成了我的簡單易行方法。即使在這种情形下,我那對于人的根本條件的、以及人心的實在組織的、執拗的不安,也只是把我的反省引向沒有結果的兜圈子。若是其他青年會怎么想?若是正常的人會怎么想?這种強迫觀念叱責我,立即把我認為确實已經到手的一點點幸福也徹底粉碎了。
  那种“表演”成了我組織的一部分。它已經不是什么表演了。把自己裝扮成正常人的意識,侵蝕我內心原有的正常,我變得不得不事事提醒自己:這可是偽裝出的正常喲。反過來講,我正在變成一個只相信冒牌貨的人。這一來,我那壓根儿就喜愛把心理上對園子的接近當成贗品的感情,實際上很可能是“但愿它是真實之愛”的欲求,以一副假面孔表現出的形式。這樣,我或許正變成一個連自己也否定不了自己的人。
  ——想著想著,終于進入了迷迷糊糊的狀態。突然,傳來了不吉利的、然而卻可以從某一點迷惑夜間大气層的鳴鳴聲。
  “是警報吧?”
  銀行家的敏捷反應把我嚇了一抖。
  “噢。”
  我的回答含含糊糊。警報聲久久地弱弱地響呀響。

  會面的時間早,大家6點就起床了。
  “昨天晚上,警報響了是不是?”
  “沒呀。”
  大家在盥洗室互問早安的時候,園子滿臉認真予以否定。回到住室后,那馬上成了被兩個妹妹笑話的好材料。
  “沒听見的只有姐姐一個。哇,真好笑。”
  小妹像個跟屁虫隨著二姐說。
  “我醒了,听見姐姐打好大好大的呼嚕。”
  “是的,我也听見了。呼嚕好厲害,響得連警報都听不清了。”
  “這可是你們說的。拿出證据來!”——因為當著我,所以園子的臉憋得通紅通紅。
  “造這么大的謠。以后有你倒的霉。”
  我只有一個妹妹,所以從小就向往姊妹多熱熱鬧鬧的家庭。這半開玩笑的亂哄哄的姐妹吵架,在我的眼中,是一幅人間幸福的最鮮艷最實在的映像。它又一次喚醒了我的痛苦。
  早飯時的話題,全是關于昨晚的、3月份以來的首次警報。大家都想得出一個共同的結論,即那只是警戒警報,空襲警報并沒有響,因此問題不大。我無所謂,怎么都成。心想,如果我不在期間,家被燒光,父母兄弟全被燒死,利利索索的倒也挺不錯。我不認為這空想有多么殘酷薄情。凡是可以想象到的事態每天都會輕易地發生,我們的空想力因此而枯竭了。例如一家全滅亡的想象只不過是出于避難就易罷了,因為這要比想象銀座的店舖前擺著一大排洋酒、霓紅燈在銀座的夜空中一明一滅等等容易得多。
  感覺不出抵抗的想象,不論其外表多么冷酷,都与心的冰冷無關。它不過是一种倦怠的低溫精神的表現。
  与昨晚一人時充當悲劇角色的我判若兩人,走出旅館的我馬上拿出了淺簿騎士的架式,躍躍欲試要幫園子提東西。這也是故意在眾人面前獵取某种效果的一個手段。這樣,她的客气就可以翻譯成她顧忌祖母、母親這种意義上的客气而不是對于我的客气,她自己也勢必要被這种結果所欺騙從而清晰地意識到她和我的親密已經達到了連祖母、母親也要顧忌的程度。這小小的策略奏效了。她把包交到我手中后,領情似地不再离開我的身邊。我時不時心怀疑惑地瞧瞧那明明有年齡相仿的朋友卻偏偏只和我講話而不和對方交談的園子。夾雜著灰塵的早春的迎面風,吹碎了園子那近似于哀切的純洁甜美的聲音。我穿著大衣,通過肩部的上下運動,試了試園子提包的分量。正是這分量,勉勉強強地為我那盤踞在內心深處的、類似在逃犯內疚的東西作出辯護。——剛剛走到是郊外非郊外的地方,當祖母的首先叫起苦來。——銀行家返回車站,像是用了什么巧妙的手腕,不久就為一行人雇來了兩部出租車。

  “喂,好久不見了。”
  和草野握在一起的我的手,像突然触到龍蝦殼一樣不禁一縮。
  “你這手……怎么摘的?”
  “哈哈。吃惊了吧?”
  他已經帶上了一种新兵特有的凄涼的可愛勁儿,把兩只手伸到我的面前。龜裂的凍瘡被油灰粘住,變成了一雙蝦殼似的慘兮兮的手。而且,那是一雙潮濕冰涼的手。
  這雙手威脅我的方法,同現實威脅我的方法完全一致。我從這雙手上感受到了本能的恐怖。其實,我感到恐怖的,是這雙毫不留情的手將在我的心中告發、將在我的心中起訴的某种東西。那是惟獨面對它時一切都無可偽裝的恐懼。想到這里,園子的存在立即具有了意義,她成了我軟弱的良心抵抗這雙手的唯一的鎧甲和唯一的連環甲。我感到我必須愛她。這,成為我的、躺臥于心底的、比那內疚還要深一層的義務。……
  一無所知的草野天真他說道:
  “洗澡的時候,用手搓搓就行了,不需要毛巾呢。”
  我听見輕微的歎息聲滑出他母親的口。我只覺得這時的我是個無恥且多余的人。園子無意中抬頭望了我一眼。我垂下了頭。不合情理的是,我想我必須向她說些道歉的話。
  “咱們出去吧。”
  草野用不好意思的蠻勁推了推祖母和母親的背。只見,每家都圍成一團,坐在營院的、任憑風吹雨打的枯草坪上,拿出好東回給新兵吃。遺憾得很,無論我怎么揉眼也看不出其情其景美在何處。
  不大工夫,草野也同樣盤腿坐在了圓圈中間。他吞食著西式點心,目光不停地閃爍,隨后指了指東京方向的天空。從這丘陵地帶遠眺荒原彼方,可見M市地處盆地。据說,更遠處的低矮山脈重疊部的空隙就是東京的上空。早春的寒云,在那里降下了稀薄的暗影。
  “昨天晚上那邊一片通紅,怕是夠戧。就連你家也不知道還存在不存在呢。那邊的天空一片火紅,以前空襲時可沒見過這。”
  ——草野自己神气活現地講了一通,并且訴苦說,奶奶、媽媽不早一天疏散他夜里睡不安生。
  “知道了。好,馬上疏散。奶奶向你保證。”
  祖母作了有力的答复,然后,從寬腰帶里掏出了小筆記本和牙簽大小的熏成黑色的銀質自動鉛筆,一筆一畫地寫了些字。
  返程的火車憂郁极了。在車站會合而來的大庭先生也一反常態一言不發。一個個都像是成了“骨肉之情”的俘虜,成了那平常隱匿的內側被強行揭開而火辣辣作痛似的感情的俘虜。相互會面,唯一能向對方出示的,恐怕只有一顆赤裸裸的心。他們怀著這顆心見到了儿子、哥哥、孫子、弟弟,結果呢,他們發現了一顆顆赤裸裸的心“只不過各自夸耀自己無益的流血罷了”的空虛。我,則殆終沒能擺脫那可怜的手的幻影的追擊。掌燈時分,我們的火車到達了換乘國營電車的車站。
  這時,我們才看到了昨夜空襲帶來的災難的鐵證。戰爭災民堆滿了天橋,他們裹在毯子里,露出了什么也不看什么也不想的眼,勿宁說那是眼球。有的母親,像是意欲永遠以同樣的振幅搖動自己膝上的孩子。有的姑娘,頭上插著半截焦枯的假花,偎在行李上睡著了。
  甚至沒有非難的眼神投向從中間通過的我們。我們被漠視了。理由很簡單,因為我們沒有分擔他們的下幸,所以我們的存在理由被抹殺,我們被視為影子似的存在。
  盡管如此,仍然有某种東西在我的胸中燃燒。這眼前列坐的“不幸”的人排,給了我勇气給了我力量。我理解了革命帶來的亢奮。因為他們看到了規定自己生存的一切的一切都被大火包圍。因為他們直接看到了人際關系、愛憎、理性、財產都處在烈火之中。當時,他們与之相斗的,并不是火而是人際關系、愛憎以及財產。當時,他們和失事船只上的船員一樣,處在了為了一人的生存可以殺死一人的條件下。為救戀人而喪命的男子,不是被烈火而是被戀人所殺,為救孩子而死的母親,不是被別人而是被孩子所害。因此,他們与之相斗的,恐怕是人類從未經歷過的、帶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各种條件。
  我從他們這里,看到了激烈的戲劇留在他們面部的疲勞痕跡。一些熱烈的信念在我心中迸發。雖然只有几瞬間,但我感到我對人類根本條件的不安被拂拭一淨。我的胸中充滿了想吼叫之念。
  假如我的反省力再富足些,我的才智再深睿些,或許我能夠深入斟酌那條件。然而滑稽的是,一种夢想的熱烈促使我的手臂首次伸向園子的腰部。或許連這小小的舉動也拿“所謂的愛已經無足輕重”的話開導了我自己。這樣著,我們領先一行人快步通過了昏暗的天橋。園子什么也沒講。
  ——可是,當我們在明亮得不可思議的國營電車上聚齊并相互察看時,我發現園子凝視我的目光放射出既迫切又柔軟的黑色光輝。
  我們轉乘了東京都內的環城線,馬上發現災民約占乘客的9成。這里更加明顯地彌漫著火的味道。人們高聲地,勿宁說不無夸耀地,述說著自己余生前的劫難。他們的确是“革命”的群眾。因為,他們是怀有輝煌的不滿、充溢的不滿、意气風發且興高采烈的不滿的群眾。
  我在s站告別了眾人,她的包又返回她的手中。走在漆黑的回家的路上,我几次想到自己的手中已經沒了那只包。這時我才意識到那只包在我們中間起了多么重要的作用。提著它是件小小的苦差使。對于我來說,為了不讓良心過于抬頭,經常需要一個重物,就是說需要一個苦差使壓蓋才是。
  家里的人表情坦然地把我接進家。東京到底是大啊。

  ------------------
  感謝网友秋樹 掃校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